首页  教师队伍  青年教师培养
青年教师培养

青年教师的培养措施:

 “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非常经典、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涉及知识面又非常广的古老学科,培养青年教师队伍,重视青年教师培养显得十分重要,而培养一名优秀、合格的教师十分不易。因此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上,通过学习和探索,我们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学科特色的教师培养体系,具体的培养措施简述如下:

1.针对青年教师的不同情况,确定每个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由于每个教师的专业背景和学习、科研经历大不相同,因此根据青年教师的特定背景,我们为梯队教师度身定做了各具特色的培养计划。比如课程负责人最初进入该课程的教学之初,就在闻玉梅院士、瞿涤教授的帮助介绍下,分别在2008年夏季和冬季集中利用两周时间,两次进入华山医院检验科轮转学习临床微生物的检验工作,熟悉微生物的临床实践,使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结合得更为紧密;而且在培养经费支持下参加了由武汉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举办的高级教师进修班系统学习;课程主讲人王玉燕老师在上讲台之前,也在程训佳教授的介绍下,与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卢洪洲主任医师一道巡查病房、并全程参与旁听了“传染病学”课程,系统地提高了对人类传染病的理解;青年教师王菲菲初入教学之时,还专门聘请了具有几十年教学经验,并刚刚退休的老教师胡纯达副教授,“一对一”的就教学大纲、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对她进行专门辅导,随后还利用一个学期时间系统地旁听了龙健儿、王玉燕、叶荣等老师的授课过程等。

2.建立了为培养青年教师和保证教学质量的集体备课制度。为培养青年教师,并保证教学质量,使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面向学生都能达到相似的教学效果,我们建立了高层次专家和临床医生参与指导的全体授课教师备课制度。比如我们曾经多次邀请了闻玉梅院士、张文宏主任医师、张继明主任医师等来参与我们的备课指导,并对主讲教师授课方式、授课内容等提出专业见解。甚至对青年教师的课件制作、语言表达方式等非常具体的教学环节也多次细细提醒。

3.建立具体的教学准入制度和门槛。为保证保证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了,我们制定了具体的教学准入和门槛制度,青年教师在上讲台前,都必须与有经验的教师沟通和修改课件,并通过多次试讲取得认可以后才能走上讲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资深教师和主讲教师经常抽查、旁听年轻教师的授课,课后还及时与青年教师探讨。在实验教学中,教学成员定期组织集体讨论、青年教师参与预实验以帮助其提高教学水平和保证实验的成功。对每个青年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解决方法等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4.鼓励和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在有经验的教学名师和多位教授的指导下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教材编写、申请教学项目,撰写教学论文。目前有多位年轻教师获得教学研究项目的支持。

5.为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提高,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全国性的教学、科研会议,甚至出国进修培训。如龙健儿老师20083月参加了武汉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举办的高校教师高级培训班;王玉燕、张俊琪老师于20117月参加了中国微生物学会在南宁举办的第13届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研讨会;张俊琪老师于2010-2012年间,在Johns Hopkins大学出国进修一年半;王玉燕老师为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也预备2014年出国进修一年,与宾夕法尼亚大学联系妥当,相关手续正在办理等。

青年教师的培养效果:

在加强本课程建设的同时,培养和成长了一批优秀、合格的青年教师。近年来,青年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在教学研究与改革中也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如王玉燕老师实践教学指导的学生周峰同学获“全国第二届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三等奖(201211月);并到台湾清华大学参加“望道、莙政”学者交流学习;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在大会作口头学术报告(201212月,泰国),发表SCI论文1篇;龙健儿老师参与的“病原生物与人类”课程成为国家教育部视频公开课,实践性教学指导的学生贝一冰、陈荪奕列入复旦大学“正谊学者”和“曦源计划”;熊鹰和陈泽和同学被列入“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计划”;张俊琪老师的教学研究项目“创建PBL教学法应用于医学微生物学小班化教学”于2012年在复旦大学立项并成功实施,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王玉燕老师的《发展性教学评价在“医学微生物学”全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列入2012年复旦大学教学研究支持项目;叶荣老师针对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开展的特色研究项目“军团菌专题研究作为预防医学专业《微生物学C》课外拓展项目的尝试”,已经顺利开展,并有望将其成功经验向其它专业的学生进行推广等等。更重要的是,以目前的青年教师队伍为主,每一个青年教师都至少能够担当多个章节的教学任务,并普遍获得学生的好评,学生多以老师上课“认真细致”、“幽默风趣”、“深入浅出”和“拓展了视野”等肯定的评价予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