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
发布时间: 2013-03-26 浏览次数: 31
 

 

一、灵活多变的讨论形式:
我们2012年做过一个关于课堂形式的全校范围调查,发现学生大多不喜欢照本宣科的教学形式,向往可以发表意见的讨论氛围。但对于我校当前的课堂讨论形式也抱有两种典型的消极态度:1、讨论浪费时间,效率不高;2、讨论缺乏组织性,沦为形式。基于这一调研结果,我们咨询了国外教学专家,大量浏览了国外教学方法的网站,再考虑到中国课堂人数多、学生害羞、喜欢个体学习等特点,总结出一些讨论的方法,实践证明它们是有趣的、在人数较多的情况下仍能让每名学生具有高参与度、并可以大大高于个体学习的效果。举例如下:
(一)小组专家讨论法。每组均在课前对不同领域的文献做深入阅读。我们于是把各个小组视为不同领域的专家小组,然后课堂上我们再从每个专家小组中抽调一名同学形成新的几个讨论小组,于是新的讨论小组中每个成员都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我们再提出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让这些新的小组进行专家会诊式的讨论。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讨论的专业性,加强学习交流,合作性,知识通过学生之间,在问题解决中传递,可以成倍地提高学习效率。
(二)鸡尾酒会随机采访活动。我们在课前准备许多小卡片,每张上面写着不同的问题,需要学生解答,或是陈述观点。每名同学抽取一张然后开始随机采访,课堂中学生自由活动,根据老师的时间提示交换新的采访对象,活像一个有组织的鸡尾酒会。采访结束时,每个同学都就他卡片上的问题征询到了不同同学的看法。这种方法可以让大班级中的每名同学发言,并交换意见。
(三)课堂专题采访桌。方法是设置几个采访桌,每桌负责收集某个问题的态度和观点,每桌由一位同学负责采访。其他同学轮流到不同采访桌接受采访。这种方法让意见的收集更有组织性和专业性。在采访过程中同学们便可听到所有人的意见。
(四)小范围“四角异议与中心共识”讨论法。这一方法适合活动受限的情况进行求同存异的讨论。方法是提供一张讨论纸,中间画一个圆圈,其中写着要讨论的问题,周围四个角分别属于坐在纸张四个角上位置的同学,请他们把问题的想法写在自己的那个角上,然后大家协商后把达成共识的意见写入中间圈内。
(五)群体同心圆转动交流法。将学生组织成两组围成圈,站成两个同心圆的格局,内圈面朝外,外圈面朝内,内外圈人数一致面对面。根据老师的指导开始和对面同学交流意见,一段时间后外圈转动,根据老师指令随机停止,再和面前的同学交流。这适合大班级的群体随机交流。交流对象随机产生,会非选择性地与多个同学面对面交流。那些不善交流的同学也因此获得了与人面对面单独交流的机会。
以上讨论进行时教师均以组织者或讨论参与者参与其中,活动结束后会请大家交流意见并做总结。
 
二、实践教学法
艺术治疗实践本身具有吸引力。小组实践活动一直是学生最期待的环节。理论实践和技能训练是这一环节的教学目标。我们设计了背对背沟通;作业循环法等等许多小组活动方式;还设计了小组项目承包的方法,让各小组包揽另一个小组的问题解决方案的制作;增加课后资料收集,课堂现场演示以及视频治疗现场解说等等方法。在教学上采取讲一点练一点、讲到哪练到哪、以问题为中心统整知识的方法来加强深度学习;以及自己先来做“病人”的方式和个人成长周记等方法来加强深度学习。具体到各章所采用的方法请参见本表格中的4-4教学内容部分。
 
三、小组合作学习法
我们鼓励小组式合作学习,因此,几乎所有的课堂活动、课后阅读、作业制作等都以小组形式完成,也以小组作为考核的标准。
 
四、鼓励探究
在恰当的指导和激励下,本科生学生也有专业创新的能力。所以,我们要求每名学生都要阅读中英文文献。并能够对文献进行批判和评价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课题设计。此外,课程为学生提供参与科研的机会,可以按照自愿的原则加入老师的研究团队或是老师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自行申请相关研究项目。
 
 五、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我们课程的视频已经拍摄完毕,即将可以在超星视频上观看到所有理论讲授的部分,便于学生自主学习,课前思考,并把更多的课堂时间用于问题探究、讨论、实践指导和师生互动交流。我们还申请了Elearning的网站,便于课前预习,资料交换,小组合作,以及增加课后互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