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基础

现场报道:第一讨论课

发布者:邓安庆发布时间:2017-04-12浏览次数:186

第一次讨论课

共八组

2017年4月5日 上午9:55-10:40:1组-4组

第一组:

组长:石雍和

组员:曹智诚,刘啸云,李霞,李茜蔓,李林,臧朔,王济东,陆观宇

限制卓越的定义,论述自己小组的各个组员的观点。



第二组:

组长:陆茗

组员:吴宛凊,李静,张倩,张碧霞,韩春秋,夏煜瑶,俞雪雪,裴月


第三组:

组长:吉才新

组员:施心格,刘紫薇,舒兆曌,林灼银,达佤央宗,吴镭,金文硕,杨亚光

陈述简单,让大家提问。


第四组:

组长:童斯诺

组员:闫雨,周敏,史梦雨,裘家浩,李云飞尹邦铎孔德东,廖庆

从亚里士多德和康德的对比上对自我和卓越进行分析。


2017年4月5日 上午10:50-11:35:5组-8组

第五组:

组长苏思齐

组员:金卓凡,汤欣如,王沁雨,狄思霓,张倩盈,邵一千,袁心崧,尚子森


第六组:

组长:刘千瑞

组员:高婷婷,陈诗妤,郎嘉晨,妥亚伟,冉升林,赵苏俊,张体云,左越琪

(形式新颖),辩论赛的形式。双方陈述观点,多是语言上的。


第七组:

组长:丁少青

组员:李越,邱巧丽,余秀雯,戴源,林浩东,吕炅蒲,诺璞卓玛,拉巴琼吉

从各种观点进行分析。比如佛教的因果关系。从环境,佛教,自我意志方面进行分析。


第八组:

组长:查梦杰

组员:翟萱,王美琳,简杏维,刘秀,汪悦帅,张港悦,张育晨,蔡宜瑾,张曼莉

定义清晰,把卓越严格定义在亚里士多德的意义上。

自我的定义是:自我意愿还是自我行动。

个体的人和族群的人类。



打分情况:

第一组:89

第二组:85

第三组:82

第四组:92

第五组:85

第六组:87

第七组:88

第八组:90



第一组:

       首先考察了“卓越”的概念。通过考察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发现,卓越(Tüchtigkeit)的希腊文为ἀρετή,和德性(Tugend)同源,指一个实体因为其德性而达成的最终状态。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指出“每种德性既使承载德性的实体本身达到优秀和卓越的状态,也使其功能达到完善”(1106a15-16)。一个人对于卓越的造就,就是“实现或完成他所固有的人的使命”(1098a15-16)。

       卓越以及德性的关系已经明晰了,但是小组成员在“自我”的概念上产生分歧。个人能够自我成就其卓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人”与“自我”、是否要将“个人”与“社会”作为分离的概念讨论。有以下四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对于自我造就的理解基于自我意志与自我能力。第二种对于自我的理解是个人内心理性的部分。第三种对于自我的理解则是自我在实践中不断被构建。第四种对于人“自我造就”的理解是基于现代生物学意义上的。


第二组:

        首先阐明了造就卓越的条件:1.潜能这一存在形式的存在,2.潜能的实现(当潜能未实现时,相当于是不存在的)潜能的实现:外力(教育)。所以人与环境共同造就卓越

其次,说明造就何以可能:造就使人拥有人之为人的特性。因而第一个人可以造就下一个人,下一个人可以再造就下一个人。以以下四个问题推动讨论。

        问题1:第一个人如何达到卓越。

        问题2:一个人向着美德的情感倾向是怎么产生的。直接给出“理性判断能力”这一个前提,但没有推得更远。

        问题3:好的环境是哪来的?即最一开始的那个善的人是从哪里来的?

        问题4:一个人向着美德的情感倾向是怎么产生的。直接给出“理性判断能力”这一个前提,但没有推得更远。


第三组:

首先定义卓越:在群体中的非凡存在,不仅是内在的也有外在的。

讨论思路:

人的卓越一定程度上会依靠自身先天所具有的优势,如智力与身体素质,拥有健全的身体以及智力非凡的大脑,有助于一个人成就卓越。当然也有例外,一个残疾的人也可以通过努力与毅力成为一个卓越的人,例如霍金,高中生物课本上的21-3综合症小孩(唐氏综合征、先天愚症)。<非必需>

个人自身的努力是一个人成为卓越的人的重要因素(主观的),没有努力就难以成为卓越之人。在这里有两种努力,一个是积极的,也就是一个人是自由的、有选择的、有目标的努力;另一个是非积极的,也就是一个人是被动的、无选择的、无目标的努力。但无论是积极的还是非积极的努力,都是需要依靠自身。<动力因>

人的内在的、外在的卓越的来源离不开外界这个客观因素。即使是一个智力远超常人的天才,他也不可能完全依靠自身直接成为一个卓越的人,不存在庄子所设想的“无待逍遥”境界,势必要依靠外界,没有外界为他相应的条件,他是没办法成为卓越的。<质料因>

观点:人的卓越有自我造就的部分,也有依靠外界所提供的部分,即人的卓越不完全依靠自我造就。



第四组:

       首先从亚里士多德的角度对卓越这一概念的解释与阐发

       其次,从康德文本解读:自由意志与道德责任——对来自于人本身的动力与准则的解释

       主要观点如下:人是能通过自我造就卓越的,但这种自我价值的实现不是个体远离社会独自修为的结果,而是在社会之中经历实践过程而达成的,亦即是在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以公正和友爱作为维系力量的良善城邦中实现的。社会作为人无法摆脱的限制和有深刻影响力的外部性因素,常常会使人产生社会才是规定人判断、选择、行动的决定性力量的误解。但人的德性与卓越是自身灵魂价值的实现活动。社会不能造就人的卓越,只能为人自身造就卓越提供一种必要的路径(也是唯一的路径),我们不能因此就把路径当成判断、选择、行动的动力与准则,这样的动力与相应的准则只能来自于人本身。

       同时,我们会意识到我们无法忽略的是人有造就其卓越的可能,无论造就这一过程的主体是什么,这样的一个过程必须要有某一个主体对其负责,若是没有这样一个主体,伦理本身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V1]人是否能自我造就其卓越,换个角度来看也就是人在造就卓越的过程中是否能为这一过程负责,而只有当承认了这一点,承认了自由意志的主导地位,人的卓越才在伦理学的框架下显得有意义。


第五组:

小组各成员的论证基本都是基于亚里士多德的论证思路和结构,但是同时又在不同程度上参考了现代语言对“卓越”、“自我”的定义,对于亚里士多德的运用也有多少之分,从而产生了差异,主要表现在:

1、如何看到“卓越”一词隐含的比较性质?

2、人自我造就的可能性?

3、如何看待卓越的目的性与功能性?

他们首先讨论是何为“卓越”,其次我们也讨论了“人”和“自我”,以及什么情况下能满足“自我造就”的描述。首先参照了亚里士多德对何者为善的讨论。分为以下三个步骤讨论:1,讨论 – 善的不可定义。2,目的论-外在目的/实现活动层次。3,三观受到社会影响。


第六组:

      (形式新颖),辩论赛的形式。双方陈述观点,多是语言上的。陈述观点2分钟

       自由辩论6分钟 3组辩论每组2分钟 总结观点2分钟

总结:根据辩论,发现对于卓越的定义不同,首先要对卓越进行定义。之后承认社会对于人有影响作用,不过真正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自身。世界也唯有在人的心中才产生对于它的意识,人是客体中的主体,是认识者、知识者、经历者、参与者,不是世界的生产物,世界之于人的影响必定最终经过人自身的经验、认识、实践才能作用于人。是人在成就自身,而不是外界。


第七组:

        首先先定义了“卓越”和“自我造就”,其次自己小组分为两派,不同意和完全同意的。分别就这两派的观点进行阐述。同意的一方的主要观点是:我们可以认为人是拥有自由意志,可以自由思考,具有自我选择、自我决断、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能力和条件的。人可以根据自由意志及自我的这些能力和条件选择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并且选择、决断、管理和控制自我的行为以成为自己愿意成为的那样的人。这样说来,人是自我造就其卓越的。不同意的一方主要从荀子的观点反驳,明显力度不大,支持的声音微弱。


第八组:

       对于这一问题,组内部有两三种意见,部分同学倾向于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他们认为:人是自我造就其卓越的。部分同学认为这一问题在逻辑上是推不出的,部分同学认为仅将造就人自身卓越的力量归于人自身显得有点局限。首先,此组是在亚里士多德的意义上定义卓越自我,并且都肯定自我和外界对造就卓越的作用后,但对自我和外界何者起决定性作用大家略有分歧,有认为个人离开社会是无法理解的,有认为内在因素是第一位而外在因素是第二位的,也有认为个人和社会是相互联系共同起重要作用的。但不论何者,都认为自我和外界都对卓越的造就起了作用。

嘉宾点评:

       各位同学的发言都非常好,知识点很多,知识面很宽,理论来源有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奥古斯丁,阿奎那,康德,以及分析哲学等等。我个人谈几点看法:1,“自我”是一个后来才出现的概念,在古希腊,人肯定是城邦人,也就是说人的卓越(德性)肯定要包括道德德性。在古希腊,人不仅要有灵魂上的完整性,还要用城邦上的完整性。也就是说缺乏道德德性(城邦德性)的要么是动物,要么是神。2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德性是包括自然德性,理智德性,道德德性,自然德性是人从植物动物那里分有的,理智德性是人从神那里分有是,只有道德德性独属于人。而道德德性由习惯养成。个人的建议是,理论资源多元化是好事,但如何在多元的理论资源中找到单一的,有逻辑力度的线索也很重要。


       汉斯约纳斯在《责任原理》一书中对人的责任有过这样的强调:一方面,从主观上或从人的本性上说,人的希望是无限的,换言之,人的物质利益是永远无法得到完全的满足的,它是一个无限大;另一方面,从客观上或从自然的本性上说,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最大限度实现人类希望的物质条件不存在。因此,通过希望的满足来建立真正的人,这一想法既不具备主观可能性,也不具备客观可能性。


复旦大学伦理学基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