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介绍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教学大纲样表

课 程 名 称

课程代码

MED119004

课程名称

病原生物与人类

英文名称

Pathogen and Human

学 分 数

2

周学时

2

主讲教师

程训佳、邵红霞(课程负责人)

课程小组成员

卢洪洲、毛佐华、孙建华、叶荣、龙健儿、王玉燕、张俊琪、张仁芳、王菲菲、高海峰

助教

隋鲜鲜、常章梅

预修课程

课程性质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须符合我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理念)

本课程是一门面向复旦大学各专业大学生的公共选修课,旨在以人文、历史、科学、探索的精神探讨病原生物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关注人类的健康,关爱我们的社会,藉此培养具有公共健康意识和领袖气质的各行业精英人才。

基本内容简介

本课程依托“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和“传染病学”等医学专业课程,秉承通识教育理念,在教学内容上选择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病原生物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如结核、肝炎、疟疾、血吸虫病、艾滋病、流感、埃博拉、SARS等重要传染病及其他关乎民生的热点问题如过敏性疾病、虫媒传染病等开展专题讲座。讲课上既保证一定的医学专业深度和广度,又兼顾各专业大学生的接受能力,科学和人文并重;在教材选择上,使用自编讲义和参考国外教材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融入合作学习模式,强化课外合作实践、课堂交流互动,并利用上线公开的教学视频进行翻转式课堂教学和小班研讨实践,形成教师专题讲座—学生合作实践—课堂互动交流相结合的通识教育模式。

随着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课程推出,一方面实现对更大范围的大学生及社会公众推广病原生物相关公共健康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推行混合式教学实践,提高校内选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效。


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或教学参考资料

作者

书名

出版社

出版日期

自编讲义

邵红霞,程训佳等

病原生物与人类

/

/

参考教材

Robert I.Krasner, Teri Shors

The Microbial Challenge

Jones & Bartlett Learning

2014


教学参考资料

N.Shetty等主编,郑明华主译

感染性疾病——病因、预防及案例研究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美威廉 H. 麦克尼尔著,余新忠等译

瘟疫与人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9

罗伊·波特

张大庆

剑桥插图医学史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7

A.J. Bollet著, 周娜朱连成, 刘沛

瘟疫与苦难:人类历史对流行性疾病的影响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潘孝彰

新发传染病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其他教学参考资料:

1.WHO感染性疾病:http://www.who.int/topics/infectious_diseases/zh/

2.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http://www.cdc.gov

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http://www.chinacdc.cn/

4.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办的公共卫生信息微信公众号ggwsxx

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与民众健康相关的病原生物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及相关历史文化背景,了解引起疾病流行的因素、防治策略及其引发的多种社会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独立思考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应注重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创造能力等。)

教师专题讲座—学生合作实践—课堂互动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讲座式教学以教师主讲为主,鼓励学生在课堂外与教师展开讨论。其中一部分课堂讲座以在线学习替代,并组织课堂小班研讨以促进学生深入学习和自主学习。

课外合作实践以学生为主导,以课程代表为核心组成学习小组,在组长的协调下,组织专题讨论,并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内容整理成报告并进行课堂展示、汇报和讨论交流。



主讲教师简介:(主要包括主讲教师姓名、性别、职称、所在院系、教学成果、科研方向等,应相对详细)

程训佳(课程负责人),女,病原生物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任BioScience Trend常务编委、中华预防医学会寄生虫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寄生虫学会理事。上海市精品课程“人体寄生虫学”课程负责人。从事医学原虫的致病机制和抗病原生物工程抗体构建的研究;螨性过敏性疾病的脱敏制剂的标准化和抗IgE抗体研究;新发和突发传染病高通量检测技术研究等。发表SCI收录论文50余篇,参编和主编教材、专著、词典等十多部;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委面上项目、传染病重大专项、863计划、公益性行业、上海市重点基金等项目十多项。获专利授权7项。曾获得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复旦大学教学名师,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等荣誉称号。

邵红霞(课程负责人),女,病原生物学博士,高级讲师,教育部视频公开课“病原生物与人类”课程负责人,上海市精品课程“人体寄生虫学”的主讲教师之一。主要从事预防螨性过敏性疾病的基础研究及基础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主持上海市教委课题1项及其他多项教学研究项目,参与多项国家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参编专著和教材4部,主编讲义2本,累计发表各类研究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教学荣誉奖励十余项。

其他主讲教师简介:

卢洪洲:内科学博士、留美博士后,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担任卫生部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艾滋病治疗专家组组长,世界卫生组织临床专家组专家、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艾滋病、流感、埃博拉出血热、感染病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成员等多种学术兼职。长期从事艾滋病、流感、肝炎等各种感染性疾病以及医院感染控制、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等多方面临床研究及诊治工作,承担国家“十一五”、“十二五”传染病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人才发展基金等30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在国内外发表各类论文360余篇,主编或参编各类著作43部,获得8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专利4项,并荣获“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上海市卫生系统第十届“银蛇奖”、全国抗击“非典”先进个人、中国医药科技创新人物、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15年“最美援外医生”、 2014年度“影响中国”科技人物等多种荣誉称号。

孙建华:副教授,上海医学院形态学科实验室主任,从事人体寄生虫学特别是医学昆虫的教学科研工作。

毛佐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龙健儿:博士,硕士生导师,副教授,主要从事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科研工作。

叶荣:博士,硕士生导师,副教授,主要从事分子病毒和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教学科研工作。

其余略

课程小组成员介绍

姓名

性 别

职称

单位

授课教师

卢洪洲

教授、主任医生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授课教师

毛佐华

副教授

病原生物学系

授课教师

龙健儿

副教授

病原生物学系

授课教师

孙建华

副教授

病原生物学系

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授课教师

叶荣

副教授

病原生物学系

授课教师

王玉燕

讲师

病原生物学系

讨论课教师

张俊琪

讲师

病原生物学系

讨论课教师

高海峰

讲师

上海医学院

讨论课教师

张仁芳

主任医生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讨论课教师

王菲菲

讲师

病原生物学系

讨论课教师

隋鲜鲜

博士生

复旦大学

教学辅助

常章梅

硕士生

复旦大学

教学辅助

教学内容安排 (按34学时):

(教学内容应突出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体验性”、“实践性”、“讨论性”特点。可另附页)

基本教学设计思路:结合在线课程的推出,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实践,将实体课堂的讲座、在线课程、分组研讨、课外实践、汇报交流等多种形式结合,前期侧重实体课堂讲座式学习和在线课程学习,后期结合课程学习展开研讨、课外实践和课堂汇报交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在线课程:总计7周,14讲,包括总论在内计8个专题,总时长约7.5小时。学生可借助网络自主学习,教学中将留出一定时间供学生自主学习。

第一周:病原生物与人类总论(2学时)

1. 病原生物与我们共存

学会给病原生物下定义,能区分病原生物的基本种类;

了解病原生物的共性和特性;

能从宏观角度理解病原生物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渊源;

对病原生物与人类的相互关系有自己的理解。

2. 病原生物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了解人类应对病原生物的主要策略;

认识新世纪人类面对病原生物新的机遇和挑战;

思考天体生物学与人造生命研究相结合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第二周 艾滋病离我们有多远(2学时)

什么是HIV和AIDS?分别是如何发现的?

HIV如何入侵人体,对临床药物研究有何启示?

了解艾滋病是如何传播的,掌握预防艾滋病感染的方法,警示临床医务人员;

认识艾滋病在全球及国内的流行现状,理解艾滋病防控是一项全民工程;

了解艾滋病的临床进程,理解艾滋病的临床治疗策略,明白为何要对艾滋病人应尽早开始治疗并进行依从性教育?

为何会出现艾滋病合并结核,这一现象对艾滋病和结核的防控带来哪些困难和挑战?

了解我国为遏制艾滋病的流行态势,已采取哪些措施,还可有哪些策略?

第三周 击退疟疾(2学时)

什么是疟疾,了解人类对疟疾认识和研究不断深入的历史过程;

认识引起人类疟疾的五种疟原虫的生物学特征;

通过对疟原虫特性的认识,理解临床药物设计思路;

通过对疟原虫生活史全过程的认识,掌握疟原虫的感染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其引起的疟疾的主要临床表现和特殊临床现象;

掌握疟疾诊断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全面认识疟疾防控策略,对阻断疟疾传播的方法和实施难点有自己的理解。

第四周(2学时)

1. 与结核抗争

了解结核流行和防治现状;

了解结核诊断的基本方法,理解各诊断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认识现阶段结核防治存在的挑战和困难;

理解艾滋病合并结核现象的原因,提出解决对策和思路。

2. 身边的流感

从认识历史上三次流感大流行出发,理解身边的流感威胁;

认识流感病毒的分型与演变,理解对流感暴发警示和监测的意义;

全面理解禽流感、人流感及普通感冒的异同;

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流感威胁,思考我们的对策。

第五周 保护我们的肝(2学时)

认识肝炎病毒的生物学特征及其血清学变化规律,掌握乙肝诊断的基本方法;

认识乙肝病毒的流行特征和传播途径,掌握预防乙肝感染的方法;

了解乙肝病毒在人体内的发展规律,正确看待乙肝患者和感染者;

对乙肝的治疗原则和方法有基本认识;

了解不同类型肝炎的基本特征和鉴别要点。

第六周 送“瘟神”(2学时)

什么是“瘟神”?从瘟神的流行现状和典故中,了解血吸虫病对中国社会的多方面影响和危害;

全面认识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了解传播途径、感染方式和致病机理、防治原则;

结合日本血吸虫的研究发展史,理解急、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的不同临床表现;

认识血吸虫病诊断的基本方法和各诊断方法的局限和不足;

掌握血吸虫病的防治策略,理解防治上存在的困难和挑战。

第七周 被忽视的热带病(2学时)

什么是被忽视的热带病(NTD),包括哪些疾病种类?

了解这些疾病被忽视的原因和被忽视的程度;

认识NTD对人类健康的多方面危害;

了解世界卫生组织(WHO)各不同历史阶段对NTD相关疾病的防治策略;

认识被忽视热带病(NTD)的防治现状;

了解NTD防治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二.实体课堂讲座:总计6周,包括总论在内计6个专题,总计12学时

1.病原生物与人类总论(2学时)

与在线课程的总论部分有些许重复,是在线课程的更新和补充,在线课程中涉及的内容课堂教学中略谈,重点介绍补充和更新内容,加强学生对病原生物进展的基本认识,增强对病原生物与人类相互关系的理解。

2.生物技术与生物安全(2学时)

讲课要点:1.病原生物与危险评估

        2.传染病突发与个人防护

        3.生物技术与转基因安全

        4.实验室生物安全

        5.生物武器与社会稳定

3. 食物中毒-浅谈身边的微生物与食物安全(2学时)

讲课要点:1. 食物中毒的基本概念

        2.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微生物及其基本特性

        3.食物中毒的主要特征和鉴别、诊治

        4. 食物安全与社会稳定

4. 认识肠道原虫(2学时)

讲课要点:1. 肠道原虫的基本概况

         2. 肠道原虫的致病特点

        3. 肠道原虫与肠道健康的关系

5. 来自昆虫的威胁(2学时)

讲课要点:1. 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历史和现状

        3.面对媒介昆虫,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6. 神经系统的烦恼(2学时)

讲课要点:1.神经系统的解剖特征和基本功能

        2.引起神经系统感染的常见病原生物

        3.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4.神经系统感染的防治原则


三.研讨/实践:包括4次课堂学习时间,总学时8学时,还包括时间不等的课外合作实践。

1. 讨论课1:分四组围坐交流讨论,分别由四位老师引导,内容涵盖四大主题,即艾滋、结核、疟疾和肝炎,设计成上下两幕的案例文本,每一幕设计一些思考题,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结合在线学习和自主搜集的资料展开深度学习和讨论,具体案例文本见网站。举例如下:

讨论课:艾滋病离我们有多远

第一幕:

男性,55岁,因在家突然跌倒,意识不清,家属呼叫120救护车,急送某综合医院。患者在救护车上反复发作癫痫,继而病情迅速进展至呼吸衰竭、在重症监护室(ICU)里,患者接受了镇静、抗癫痫、气管插管,并上了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然而患者始终处于昏迷状态。

患者妻子反映,患者在最近半年来体重逐渐下降,易疲劳,时有不适感,入院前2周出现咳嗽和呼吸急促,既往身体健康,没有跌倒和癫痫发作,近1年内没有出国旅游史。他们结婚已超过20年,并有2个孩子。

血常规发现患者的淋巴细胞计数下降,胸片显示有感染卡式肺孢子虫(菌)的迹象。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中也检获了肺孢子菌,肺孢子菌肺炎(PCP)的诊断成立。

1.请根据以上信息分析,患者罹患肺孢子菌肺炎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

2.你还需做哪些检查以支持你的诊断?

3.简述患者感染HIV后的疾病进程和各阶段的临床特点,结合患者的情况分析患者目前处于哪个阶段?

4.简述HIV感染的基本治疗原则?

第二幕:

ICU诊疗组出于疾病诊断的需要,在未征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第一时间给患者做了HIV检测,结果显示HIV阳性。诊疗组考虑到患者病情危重,未必能脱离危险,将患者的病情告知了妻子并让妻子接受了HIV检测,所幸结果是阴性,该患者最终也没能脱离危险。

1.医生是否有权不经患者同意开具HIV检查检测?如果患者神智不清,家属是否可以代为签署同意书。

2.患者的妻子是否有权知道其丈夫HIV感染的事实?医生有没有权利直接将这一结果告诉他妻子,还是等患者清醒后,和患者本人讨论决定,由患者亲口告诉妻子。

3.如果患者拒绝告诉妻子,医生是否有权违反保密性原则直接告诉妻子?

4.本案例中,鉴于医生无法预知患者是否能恢复神智,生怕耽误患者妻子,医疗组决定让妻子知道患者的病情,如何评价这种做法?

2. 讨论课2:不限主题的自由讨论,侧重探讨新现传染病的发生因素、预警监测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其他各种问题。

3. 讨论课汇报交流和嘉宾报告:分四组对讨论课进行总结报告,每组派代表出席,同时邀请医院的医生进行点评和结合临床实践进行总结发言。

4. 课外合作小实践和实践汇报:(课堂汇报2学时,课外学习或实践时间不等)

重点围绕疾病调研与健康宣教,病原生物学进展与展望及其他病原生物与人类相关的主题,自主组合成小组,展开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并进行汇报展示。


四.考试(3学时):开卷笔试,独立完成测试


五.备选讲座:(有视频,供自主学习用)

“敏感”的现代人(2学时)

“埃博拉”之战(2学时)


考核方式:

请明确考核是否包括平时成绩、作业、课堂互动、小测验、期中考试等,及它们在课程总成绩中的百分比。此外必须向学生明确课程期末的考核形式(课程论文、课题报告、口试、开卷笔试、闭卷笔试等)


课程成绩由两部分组成:

出勤及平时表现30%(包括在线课程学习)

实践和讨论课30%

期末笔试40%(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