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药物化学教研室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药物化学教研室成立于1952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药物化学学科之一。早期由历史悠久的中法大学药科、上海药学院、浙江大学药学系等著名的药物化学和有机化学二级教授杨毅(留日)、宋梧生(留欧)、袁开基(留美)、伍裕万(留法),和知名教授刘贻荪、王振钺、朱淬砺等领衔,在我国药学界享有盛誉。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和辛勤耕耘,不断壮大;并进一步在历届主任薛芬、董纪昌、刘懋勤、周智善、闻韧、夏鹏、仇缀百等教授的共同不懈努力下继续发展。1981年和1990年,本学科成为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1995年成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1999年成立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近年来本学科在教学和科学研究中均取得了长足进步,是国家培养药学人才和新药研发的重要基地之一。

 

 宋梧生教授(  1895-1969年)

教授在法国里昂大学先后获得医学博士和化学博士学位,后毅然返回祖国投身爱国运动和振兴祖国医药教育和医药工业的事业中。他曾协助颜福庆院长创办国立上海医学院药学专修科,担任药物化学专业研究生导师。他还曾任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制造注射用葡萄糖的工厂——大中化工厂和阳明医院(现在的余姚市第一人民医院)。

 

伍裕万教授(1906-1989年) 

教授在法国里昂药学院获药学博士学位,历任中法大学药科药物化学教授、药物化学教研室主任、药科教务长等职。解放后,任上海医学院药科药物化学教研室主任、药科副主任、上海医学院药学院副院长、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学系主任等职。教授长期从事药学教育和药物化学教学和研究工作,贡献了毕生精力。他既重视加强基础理论的教育和研究,又十分注重新药与新剂型的研究与发展,在全国药学院系中率先设置理论有机化学、高等有机实验、化学药理和物理药剂学等课程,使药学教育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杨毅教授(1904-1973 

药物化学专业研究生导师。早年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医学系药学科求学,并获药学学士学位。曾任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生药学科研究员,新星药厂研究所所长,同仁大学任教,上海市卫生局(国民党统治时期)接收专员,大同大学化学系教授,北洋药厂研究室主任,上海市卫生局技正(管理监督上海市所有药厂)等职,对当时上海制药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教授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学系后,着手筹建制药工程教研室,并为药化专业开设有机单元课程。后任药物化学教研室教授、主任,药学系副主任等。

 

袁开基教授1904-1982 

我国著名有机化学药学家。曾任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学系副主任,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医学院及药学系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政协委员,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理事。教授绝大部分时间是在高等院校任教,在学术上有较高的造诣,在教育事业上辛勤耕耘,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药学人才,为祖国建设贡献了毕生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