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化学系
 
   首页  教学研究  教学改革及成果
 
教学改革及成果

 

1. 重组基础实验课程,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复旦大学化学系在学校“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求创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以培养学生宽厚的基础知识和创新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依托化学学科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建立并完善了“基础-综合-科研训练——三阶段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在化学人才培养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一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在2009年获得了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基础化学实验作为化学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在化学人才培养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近些年来,我们广泛吸收了国内外化学实验教学的先进理念及经验,坚持“重组课程体系、精选实验内容、改进训练方法、抓好基础技术、加强能力培养、注重创新精神”的原则,将基础化学实验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重新规划建设,将原来分属各个二级学科管理的“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 “仪器分析实验”和“物理化学实验”整合为“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实验”、“合成化学实验”和“仪器分析与物理化学实验”,并对重组后的化学实验课程内容进行了调整、更新和综合,充分体现了基础实验的一体化特点,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其优势已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得以体现。这方面的成果作为复旦大学化学人才基地建设和教学实践成果的重要部分,获得了2005年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 依托科研,注重实际,精选实验内容
    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我们遵循“四个结合”的原则(即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基础与应用相结合,典型与趣味相结合,动手与思考相结合),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一目的出发,对原有实验选题和内容进行改进和更新,体现基础性、先进性、趣味性、应用性和综合性,如“无机与化学分析实验中”, 依托于我系在长期实验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厚实基础,增加了综合性“制备加分析”的内容,从新的角度和新的高度确定实验教学内容,学生比以前学得更有兴趣、更有实际意义。几年来我们共改进和更新了各类教学实验项目近70个,体现了以下特点:
  •    保留经典实验特色,引入现代化实验技术经典实验在实验教学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以减少验证性成分,增加综合性元素的思路对这类实验加以改进,如“合成化学实验”中,我们将TLC、柱层析、旋转蒸发仪等现代有机合成分离手段引入实验,使学生在传统实验中学到新的知识和实验技术,提高了实践能力。又如在仪器测试类实验中,许多经典实验均改用了先进仪器,传授新实验方法,提高了教学水平。又如“物理化学实验”中,根据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结合先进仪器设备设置了物理化学实验的内容,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实验原理,加深对化学学科的认识。
  •    结合科学研究成果,更新实验内容。复旦大学化学学科雄厚的科研力量是实验教学强有力的支撑,许多科研成果被直接转变成了实验教学内容,促进了实验教学水平的提升。我们在基础实验中开展绿色有机合成,把绿色环保型实验技术引入本科教学,如 “合成化学实验”中的“环己酮绿色氧化合成己二酸”实验则直接改编自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绿色合成法。
  •    注重结合实际,提高学习兴趣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尽可能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如在“仪器分析实验”的内容中,开设了多个的应用性实验并引入实际样品处理方面的内容,使实验教学更加接近于实际,如测定饮料中混合色素的含量、面粉中的核黄素、奶粉中的钙”、头发中的锌等,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注重因材施教,加强教学方法改革     

    实验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在教学中十分注意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革,开展因材施教,增加学生对实验的兴趣。除了在内容上加以改进,开拓视野,全方面、多视角地了解基础化学实验以外,在指导实验过程中,加强因材施教,对于实验进展快、质量高的学生,在必修内容之外可加做选做的拓展实验内容,增加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加深对实验的理解。

4. 注重实验教材建设

    本课程所包括的三类实验目前均已共正式出版教材,包括:《物理化学实验》第三版,复旦大学等编,庄继华修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该教材第二版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该书英文版《Experimental Physical Chemistry》(高滋主编,2005年)是国内首本全英文化学实验教材;《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李妙葵等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无机及化学分析实验》,赵滨等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仪器分析实验》第二版,朱万森等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版权所有 © 复旦大学化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