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
 
  当前位置: 首页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复旦大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PHAR130002

编写时间

2014.5

课程名称

仪器分析

英文名称

Instrumental Analysis

学分数

3.0

周学时

2

任课教师

郁韵秋、李嫣

开课院系

药学院

预修课程

有机化学、高等数学、化学分析

课程性质:

基础课程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掌握常用仪器分析的基本操作技术,熟悉各仪器分析方法的主要用途,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基本内容简介:

²电位法及永停滴定法

²光谱分析法概论

²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²荧光分析法

²红外吸收光谱法

²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²核磁共振波谱法

²质谱法

²色谱分析概论

²气相色谱法

²高效液相色谱法

²平面色谱法


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l)各类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2)各类方法的应用范围;(3)根据化合物的结构选择适当的定性、定量方法;(4)根据化合物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分离条件;(5)简单化合物的定性鉴定及结构分析。熟悉:(1)仪器的主要部件和作用;(2)掌握常用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方法。了解:(1)常用仪器的构造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2)仪器分析发展动态

教学方式:

以课堂教学为主

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分析化学(第七版),自制多媒体课件

作者

教材名称

出版社

出版年月

李发美

分析化学(第7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03


中国药典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教师教学、科研情况简介和主要社会兼职:

郁韵秋:从事药物分析教学工作近30年。现主要从事本科生《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研究生《近代仪器分析基础和方法》的教学;以及成教《分析化学》的教学工作。

主要从事药物新药质量标准、代谢组学和药物分析方法的研究。

李嫣:药物分析教研室青年教师。现主要从事本科生《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研究生《现代药物分析选论》的教学;以及成教《分析化学》的教学工作。主要从事基于新型功能材料的药物分析新方法研究。

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周:仪器分析绪论,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

第二周:光谱分析法概论

第三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第四周:荧光分析法,红外吸收光谱法

第五周:红外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第六周:核磁共振波谱法

第七~八周:质谱法

第九周:色谱分析概论

第十~十一周:气相色谱法

第十二~十三周:高效液相色谱法

第十四~十五周:平面色谱法


第七周开始实验,内容为:磷酸的电位滴定;永停滴定法测定磺胺嘧啶;微量铁的测定;双波长法测定安痛定注射液中安替比林的含量;荧光法测定硫酸奎尼丁的含量;氟离子含量测定;色谱分析法;红外分光光度法



作业和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