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当前位置: 首页  课程介绍
课程介绍

 

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本课程为“分析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药学专业各方向的基础必修课,开设于药学院建院之初,由我国分析化学的著名教授陆明廉主持,此后历任教师保持了“重视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教学和动手能力培训”的教学思想。全国高校药学专业统编《化学分析》教材已改编到第七版,本教学团队教授每版均参与编写。
2 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2-1课程在本专业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仪器分析”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利用较特殊的仪器,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形态分析。 仪器分析方法所包括的各类方法所依据的原理不同,所测量的物理量不同,操作过程及应用情况也不同。随着药学学科的发展,相关学科的研究对仪器分析学科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仪器分析涉及体系也越来越复杂,内容也远远超出化学学科的领域,它正把化学与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结合起来,发展成一门多学科性的综合性科学。
通过学习仪器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使学生掌握各种方法的原理,并且具有根据分析任务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经过实验技能和操作的严格训练,真正掌握各种仪器分析技术,各种分析技术在药学科学中的应用。
仪器分析发展日新月异,本课程的内容是最必要的基础和知识贮备, 通过教学还需使学生养成时刻关注仪器分析的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了解各种新方法和新技术在药学以及各领域的应用,了解药学学科及其他学科的进展和对仪器分析的新要求,培养具有创新性思维和强动手能力的药学人才,以适应21世纪我国新药研究开发的需要。
2-2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理论课(45学时)
一、电位法及永停滴定法    8学时
二、光谱分析法概论        1学时
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5学时
四、荧光分光光度法        2学时
五、红外吸收光谱法        4学时
六、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学时
七、核磁共振波谱法        4学时
八、质谱法                4学时
九、色谱分析法概论        2学时
十、气相色谱法            5学时
十一、高效液相色谱法      4学时
十二、平板色谱法          4学时
 
实验课(18学时)
一、磷酸的电位滴定                  2学时
二、磺胺嘧啶的重氮化滴定            2学时
三、微量铁的测定                    2学时
四、双波长法测定                    2学时
五、荧光法测定                      2学时
六、氟离子含量测定                  2学时
七、气相色谱法                     2学时
八、高效液相色谱法                  2学时
九、红外光谱测定                    2学时
2-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各类方法的原理,根据物质的结构选择合适的仪器分析方法(包括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
难点:仪器分析涉及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原理,将物理原理和本学科的方法相结合是课程学习过程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仪器分析发展迅速,学生对仪器缺乏感性认识。
解决办法:①温故知新:课堂对有关基础知识进行复习;②突出重点:仪器原理阐述与仪器部件和作用相结合;③强化实验: 通过实验使学生更加了解和熟悉仪器,并加强了对方法原理的理解。
 
2-4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内容的课程不填)
本课程含实验课18学时,内容与理论教学匹配,时间上先理论课后实验课。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认识。争取达到完成仪器分析课程学习后,学生可以根据分析的任务和目的,选择合适的仪器分析方法。
 
 

3 教学条件

(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本课程教材选自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分析化学》,从第一版至第七版均有我院药物分析学教研室教师参编。经过20多年的使用,教材经过多次修订,内容、形式不断改进与完善,是一本优秀的本科生教材。理论教学的课件已上网,学生可自行下载复习,并可通过网络与教师进行提问交流。
为了便于学生学习参考,课程指定了相关书籍作为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如:《分析化学学习指导和习题集(赵怀清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等。通过参考书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范围,另外课程还配发了英文专业名词注解,便于学生使用和理解。
如今我院整体搬迁至张江新校区,建立了学生实验中心,实验仪器也得以更新,配置了大量的较先进仪器,实验室面积和实验环境大大改善。实验内容中又增加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法的测定等,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增强了学生对各种类型仪器的了解。

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课程主要讲授仪器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涉及到多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如药物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实践中所需的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向学生作讲解,为学生作知识铺垫,同时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适时地增加一些新知识、新技术和新进展的介绍,在经典的仪器分析内容的基础上,介绍目前流行的高灵敏度、高专属性的仪器分析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也作了一些探索。课堂教学中常穿插一些提问、讨论思考题等,在课堂当场提问,或让学生准备后经查阅文献后供小组讨论。我们还将尝试采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分组对指定的研究文献作研讨,然后学生推选一名在课堂作讲解。这样的方法对于开启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文献检索和阅读能力、理解科研成果原作的思路和方法的能力等非常有益。
多媒体教学:PPT可直观展示各种图片和数据,相关课件可放在网上供学生下载,让学生集中精力听课。学生反映效果良好。
实验课教学:配合课程知识,精选实验内容,让学生学习主要的实验操作技术并增加动手机会,并较完整地了解数据测量、分析、报告写作的过程与要求。学生动手能力明显提高。
5 教学效果(含校内同事举证评价、校外专家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近两年学生的评价结果;课堂教学录像资料要点)
教学效果:长期以来,经过本教学团队的努力工作,教学效果显著,受到学生的好评。
课堂教学录像内容包括二名教师讲授的三节课。
一、      荧光分析法(授课教师:郁韵秋)。
二、      红外吸收光谱法(授课教师:郁韵秋)。
三、     色谱分析法概论(授课教师:李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