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比松到印象派:克拉克艺术馆藏法国绘画精品展
发布时间: 2017-04-07 浏览次数: 106

徐欢:

    本次画展中展出了73幅法国19世纪油画精品,包括法国画坛革命领军人物柯罗、米勒、卢梭等巴比松派画家的经典作品,还有印象派从新生到成熟的毕沙罗、莫奈、雷诺阿等人的风景写生。

    让我受到震撼的是卢梭的《朗德省的农场》一画。

    画中描绘出的是美丽的乡村风景。左侧两棵高大的树木占据了大部分画面。而这两棵树呈现出的稳实的感觉,让整幅画变得静谧。好似能让人直观地感受到何为“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蔚蓝的天空让人感到温暖,金黄落叶铺成的小路向内绵延,而路的尽头是一个红瓦小屋,不知门是否开着,也不知道屋里是否有人。给人以无限想象空间。

    卢梭作为巴比松派的代表,强烈的色彩是他的作品的一大特点,在《朗德省的农场》一画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两棵大树的着色十分浓烈,甚至具有一些立体感。这让观众第一眼看到这幅画时便被这浓烈的色彩所吸引进而感受到整幅画所带来的强烈震撼,丝毫不会因为这是日常生活中所见惯的场景而感到贫乏无趣。

    卢梭的画作只是巴比松派画作的一小部分,但不难看出巴比松派的作画风格都较为写实,画家都以极其细腻的笔触将所见所感如实反映在画布上。而这与中国山水画中的留白的画法截然不同。

   中国画作中的留白是一种含蓄的情感表达,同时也给看画的人一些遐想的空间,让每个人在同一幅画中体味出不同的感觉。巴比松派的写实虽然框住了场景内容,可是画家依然能在画作中留下遐想的余地,就比如上文提到的那个红瓦小屋。可见,虽然中西方的某些画派在表现形式上显得相去甚远,但是表达情感的手法却没有孰高孰低之分,观看效果也有相似之处,都能带给人美的享受与美的思考。

 

周明芷:

    上一次看比较大型的名家画展是去年去香港看的毕加索油画展,之前也去广州看过毕加索的版画展。而这次在上博看的展感觉会有些不同。也许是因为毕加索天才般的表现手法和想象力给人的感觉强烈而有原始野性的冲击力,充满着宇宙中某种神秘的力量。但这次从”巴比松到印象派”的展更像是······一首诗,一个娓娓道来的故事,一段时而婉转,时而跌宕的乐曲。为此,我感到震撼,甚至感动。

    与其他画家不同的视角,在涉足的深水中远望象鼻山,莫奈敏锐而细腻的感官,恰好捕捉到阳光直射那一点的惊艳,然后以挑点的手法伸展开,这幅画最大的亮点就应是阳光中的无穷变化,就像是静物油画最难表现的永远是其中无所不包的白布,还真有几番‘色即是空‘的味道。

 

盛阅:

    这个展览我也去了,个人对西方的艺术史并不是十分了解,只好发表一些自己的愚见,西方的画作较为写实,色彩使用的也比较丰富,整幅画显得明艳光鲜,人物的肖像画也是十分逼真,看起来好像如同照片一般,相比之下中国画更加含蓄,表达的一些意向也隐藏的更深,给人遐想的空间很大,不过我个人不太喜欢这种过于含蓄的手法,看完了西方的绘画,我觉得它更胜一筹。

 

鲍洁:

     哦,同学!!~~ 用“更胜一筹” 来描述西方绘画与中国画的关系,,不太好吧!??且不说中国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深厚积淀,,但就能否在艺术范畴内评判高低优劣的问题,就有待商榷啊……!况且你认为西方的绘画给人的想象空间就不大嘛?有很多抽象、超现实主义的画作呀……不是么……(个人见解,不喜勿喷~~)

 

版权所有 © 东西方美学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