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教学方法
当前位置: 首页  课程介绍  教学方法

 

    东西方美学思潮教学方法

 

 

    本课程每学期的学生规模平均保持在30-60人左右。

    课堂上,我们除采用老师主讲学生聆听的传统教学法外,每学期都上二到三次课堂论辩课。根据老师推荐或学生建议,选择一到两个本课程核心问题或与课程有关的当前热点问题,按学生自愿分组准备,推举代表发言,同学也可即席上台讲演,申明见地,随时接受其他同学的质疑,最后由老师总结。通过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力,使其举一反三,逐渐进入专业问题的语境。他们解读问题的能力、表达见解的水平之提高可以从课程论文里见出。

     由于本课程容量特别大,要想在课堂内教完几乎不可能,故而我们非常重视将教学实践延伸到课堂之外,为此采取了以下三项举措:(1)开设e_learning讨论区。讨论题不仅有与课程相关的专题,也时常发布与课程联系密切的文化与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从美学只研究艺术的狭隘视野中走出来,关注现实,学以致用。(2)与学生交流。或者下课后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分享对艺术美学、现实生活、人生理想的看法,或者在e_learning上、通过e_mail答疑解惑,与学生交换彼此见解,教学相长,变被动吸收为主动参与。我们特别鼓励学生有理有据地自由表达独立见解,提倡质疑老师甚至权威的观点。(3)引导论文撰写走向规范化。学术论文的写作向来被学生视为畏途,对非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尤其如此。我们不但公布论文写作规范和要求,而且编了两辑《优秀课程论文选评》,略加评说,用于内部交流学习。由于作者均为选课生的同龄人,甚至是同专业的学长,因而文选具有不可比拟的激励性、示范性。读过文选的同学,上课态度有了明显改善,写作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美学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学科,而艺术又凝炼地表达了一个民族的审美精神特质。因此我们(1)坚持形象化讲解。讲每个专题,尽可能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东西文艺作品,一方面弥补学生艺术接触面普遍狭窄的缺憾,提高艺术鉴赏力,另一方面提高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抽象的理论问题变得容易理解;(2)促使学生亲近艺术。硬性要求每位学生修课期间必须进一次(多多益善)博物馆(或看一次艺术展、听一场音乐会),并在e_learning讨论区发帖谈看法,纳入课程成绩的评定。

 

 

版权所有 © 东西方美学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