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话题
发布时间: 2017-04-07 浏览次数: 159

 

张旭曙

    朱光潜先生《怎样学美学》云:“不通一艺莫谈艺,实践实感是真凭。”浸淫艺海实乃登达美学王国堂奥之不二津梁。上海当代艺术馆、现代艺术馆国庆期间在世博园区首度对外开放。适逢上海艺术节,上海大剧院、音乐厅、大舞台等处有多台精彩音乐会、戏剧上演。上海博物馆、刘海粟美术馆等各类文化展馆常年有精品展出。
建议同学们利用国庆长假或周末携伴观看。有个人观感不吐不快者,欢迎发帖,以供分享。
此项工作为本课程平时成绩考核的重要部分。

 

湛柳桃

   3号去了上海美术馆,有百年旗袍文献展,或许因为是以褚宏生的“瀚艺HANART"的作品为主,规模不是很大,但有些旗袍真的很好看,如手工金丝苏绣的《龙凤呈祥》系列。另外还有张充仁先生的个人作品展。

 

高楚卿

   我于10.14 19:15赴上海天蟾逸夫舞台观赏了“菊坛传响”上海站折子戏专场——《十八罗汉展大鹏》,《霸王别姬》,《文昭关》的表演。三场折子戏,异彩纷呈,台下观众叫好连连,可谓是反响热烈。其中尤其是是项羽的扮演者杨赤,他豪迈优美的袁派花脸风范,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此行不虚也。

 

 

高楚卿

   在京剧表演中感受美——回复观赏文艺表演展览的通知

   我于11.2 19:15 赴上海逸夫舞台观赏了京剧《建安轶事》。该剧体现的丰富的美感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整部剧以蔡文姬的“三嫁董祀”为故事主线,展现了这位奇女子可歌可泣的一生,情节跌宕起伏,贯穿一致,可谓是既迎合了我们观众的兴趣,又坚持了艺术传统。该剧在舞台艺术上总体显得圆整、典雅。演员功底扎实,注重体悟和传达人物的性格、心迹,唱做精彩,气韵生动。诸多唱腔动听传情,大段“二黄吟唱”悲凄感人,格调不凡。以京剧老生行当演曹操,亦是一可贵的创新亮点。

    此外,主演万晓慧在剧中表现不俗。唱功方面,第六场蔡文姬赴宰相府求情的一段“二黄吟唱”如泣如诉,既见功力,又饱含深情,其忧夫之切,倾诉之惨,令人动容,一种悲剧美亦由此体现得淋漓尽致。舞功方面也有相当精彩的展示,我认为第五场最精彩!剧情紧接上一场,董祀被押赴刑场,蔡文姬单人独骑冒着风雪直奔丞相府邸去求情,伴着紧张的高拨子伴奏,蔡文姬一袭蓝衣,手拿马鞭,出现在舞台中央,仿照《杨门女将》“探谷”的路子,蔡文姬边舞边唱,因为高拨子这个板式紧张激烈,再加上万晓慧精心设计的策马疾行身段的一大套,把事态的紧急,心情的焦虑,和天气的恶劣表现的淋漓尽致,疾趋之下,蔡文姬所乘驽马腿折断,趁势,万晓慧一个起跳蹲坐在地,从马上跌落后只得徒步前行,又要遮挡风雪,又要快步疾趋,万晓慧耍了一段水袖功,灯光渐暗,静场,形与神,声与情完美相融,注蔡文姬以灵和肉!

    作为一出新编剧,在舞美方面,该戏在布景,灯光,化妆等舞美方面都有很好的呈现。其中最值得说的就是这出戏的尾声,一块纱屏缓缓降下,其上山水墨迹,其间晶亮的蝴蝶翩跹而下,幕后的蔡文姬和董祀相依相偎,一同隐居终南山……这种布景处理手法营造了一种朦胧的美感,令人回味无穷。

   剧终,我仍沉浸其中,难以抽离。

   本报着随意地看一场表演的想法,却收获了一场美的盛宴。《建安轶事》情节展现美,舞台艺术美,演员演绎美,作为新编剧,舞美更是美不胜收。

所谓“实践实感是真凭”,此言不虚也。

 

黄丽贤

    2012.11.10 上海美术馆

   上海美术馆今天有三场展览,分别是黄君壁、黄湘詅父女作品展,全球首席摄影大师、私视角——马里奥。特斯蒂诺和木刻艺术展。我们先去了特斯蒂诺的摄影展。阴暗的房间里,一个个放大的著名人物肖像镶嵌在漆黑的墙壁上。这些照片大多来自《vogue》、《名利场》等时尚杂志,以个人肖像照为主,虽然我对于这些时尚名人都不很了解,但这些肖像照还是非常有震撼力的,至少不会让我觉得那仅仅只是一张张为了记录而拍的普通的照片,这些照片有其内在视域,充满了生命,不仅抓住其形,更重要的是其表情,我想一副人物肖像能传神的部分就是其面部神态。他的作品有的充满幻想与真实的交织,有的写实得过分到感觉非现实,不同的光线、不同的深度,让作品升华到另一个空间——他的私视角。美从中诞生。无论是性感的影星、端庄的国家贵族、荒诞的艺术家……特斯蒂诺给我们呈现一个名家的不为人知的一面,他用最诚挚的记录带给我们最美好的视觉享受。

    接下来参观木刻版画,展览的主题是——“原点的维度”之断想,意图告诉我们,“彷徨已成为过去,平和的心态和创造的无限可能性会使木刻艺术以一种崭新的面貌临近时代、展现新的迷人风采”。面对传统与当代的矛盾交织,木刻艺术家们该怎样选择?他们选择的是基于“原点”的深度挖掘和外延扩展,既尊重传统,又要有贴近时代的自觉性。观看了这么多的木刻艺术品,我看见了艺术家们无限的创造力。这些作品过于抽象,甚至于名字与作品完全看不出什么关系,我觉得全都是现代化的风格。构图力求简约,还有不断的单调的重复、复制、重叠,那些作者的木刻功力都是了得的,看得出来的,但是作品的内容有时让我觉得杂乱,不明所以,感觉走不进画作的内在视域,无法产生共鸣。但是现代风格的艺术技巧还是很对我胃口的,就是那种“虽然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但就是觉得好看、有意思”的俗人的满足感。

   最后黄君壁、黄湘詅父女作品展,这两位都是台海两岸美术交流的主力军。他们的作品以中国传统绘画的山山水水的水墨画为主,给我们一种从现代突然回到古代,从西方回到了华夏的穿越感。大家都觉得,大概是由于文化根基的缘故,传统绘画给我们以舒心感,而不像西方现代艺术那种晕眩感。这里有九寨沟、阿里山、黄山、峨眉山……还有梅兰竹菊、熊猫、狮子,以及飘逸的书法。参展作品最早有1960以前的,最晚有2008年以后的,记不清了。其水墨画功底令人赞叹。山水画居多,远看过去都有一种被吸引到那高山顶上、那瀑布边上、那悬崖峭壁上的感觉,我觉得他画的最好的,是水和云,那墨和水恰到好处。印象深刻的还有那些作品的名字,几乎都是以诗句命名的,非常有意境美。不足也有很多,比如不太恰当的点缀、把熊猫画得有点难看等等。

    总之,这次去上海美术馆算是饱了眼福,我们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水平,否则在艺术馆也只是草草观过,而没有产生任何感觉,没有任何感觉才是最可悲的。

楚悦

    周末去看了上海美术馆的展览,看之前同学们的回帖,发现已有对其三大展览的介绍,我就不再啰嗦,直接写写一幅作品带给我的感受吧。
    一个有很多展品的艺术殿堂,必然有很多大作可以给人带来震撼,但是其实真正能感动甚至震撼到一个人的作品,并不会很多。我看了很多优秀的摄影,书画作品,都只是静静的走过,感到舒适,但并不震撼,直到我走入“原点的维度”,直到我看到那幅木版画——爱琴海之恋。
    她并不是浩大的作品,她并没有纷繁的色彩,她没有放在令人瞩目的地方,她只是静静的,待着,等着,渴望有人欣赏那片宁静。我刚开始并没有注意到她,谁会一下子注意到只有蓝白两色的,大小普通的作品呢?但也许真的存在什么不知名的力量,让我恰巧很累了,让我坐在她前面的椅子上休息,让我可以一直看她,直到,觉得自己也成了一片海。。。
我没有见过爱琴海,甚至没有怎么欣赏过普通的海,但是我在看她时,在静静盯着她几分钟后,我觉得,也许我有那么一点点理解海了。蓝白两色,乍看确实单调,但是,那是海的颜色啊。满目的蓝色海洋,加上不可忽视的白色浪花,让海变的广博。蓝色是宁静之色,而白色,是纯洁之色。我觉得那简直不再是一幅画,她就是海啊,你看到画的边上,就可以自己想出画外的世界,那是一整片海!
    我渐渐的再也坐不住,我慢慢的站起来,走近那片海。她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画作,她是我之前并没有接触过得木版画。所以,她有纹理。细细的纹理,藏在颜色之下,没什么规律,却让画有了更多的质感,有了点沧桑的气息,让海告别了绝对的纯美,多了些质朴与自然。我常常在想,如果我没有看到那美丽的纹理,那细细的线条,不就缺少了对她,对爱琴海更深的理解吗?而如果不是被她吸引,离得足够近,有怎么能看的到纹理呢?那多一份的美丽,也许,就是她对爱她,接近她的人们的馈赠吧。
    其实我不是一个书画爱好者,对于真正的书画知识,知道的也很少。但是伟大的艺术,是可以让不懂其技巧,不懂其创作的人也赞叹的!我不能说我爱的这幅作品是最好的,其实,她真的很难是最好的,因为没有所谓的最好的艺术品,有的只是,带给您震撼的艺术品。
    我想,我就被那份宁静所震撼了。最静的,也许,就是最有力的。我顺着浪花的形状看那白色的线条,我盯着蓝色的海洋想看的更深,渐渐的,就真的好想看到的鱼儿在蓝色的爱琴海中自由的摆着尾巴,吐着泡泡。。。我看那海中的小小漩涡,好想自己真的在爱琴海上,调皮的用手打乱那片宁静,添点自己带去的生气。
    只是静静的看,我甚至忘了把她照下来,但她就印在了我的脑子里。我忘了照她,忘了第一时间去看看名字,忘了同游的人还在后面,其实真正全心欣赏她的时候,能记得起来的东西真的不多了。经管的分流压力?数分的变态考试?一直担心的东西,慢慢变淡了。。。虽然这些世俗的压力不可回避,但起码在那一刻,一个刚入学不久的大一新生忘记了所谓的绩点,只记得,宁静,和海。
    这次看到了美丽的爱琴海,已经足够了。下次,下下次,我期待着更多的精喜,更多的美。

 

孙庭莉

    週末的時候趁著天氣好,去了一趟上海藝術館,剛好參觀到與Vogue合辦的一個攝影展覽這也是攝影大師馬里奧.特斯蒂諾(MarioTestino)在中國辦的第一個展覽,他擅長用他的鏡頭來帶領觀者
   進入他的異想世界,他的作品時而誇張而華麗,時而樸實的貼近平民生活,但每每卻都深深打動人心,打動我們被都市喧囂下所隱藏的那顆純時的心,作品正面且樂觀,引領著我們欣賞著生活的美好,是藝術也是生活的最好體現。

 

 

耿凡诗雨

    12月2号去了上海美术馆看了《马里奥·特斯蒂诺:私视角》摄影作品展,以艺术家独特的视角呈现人物肖像。有皇家成员,好莱坞影星,还有封面巨星,虽然没有我钟爱的女神奥黛丽·赫本,和我的性感嘴唇女王安吉丽娜·朱莉,但是依旧吸引了我的眼球。每幅作品不仅抓住其形,还有其神。摄影作品不体现摄影师与被拍人之间的最大程度的密切,同样也需要合作,一副好的作品是共同努力的产物,是真挚的记录。

 

版权所有 © 东西方美学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