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讨论题,欢迎同学们加入
发布时间: 2017-04-07 浏览次数: 214

张旭曙:

    陈昱扬同学昨天发了一封邮件给我,表示不同意我的看法。我把它转帖于此,希望同学们加入讨论。陈同学的信涉及以下几个问题:(1)存在不存在永恒的美?(2)外形美和神态的关系;(3)蒙娜丽莎的魅力何在?(4)审美观是否是变动不居的、相对的?(5)美的来源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6)审丑与审美的界限;(7)自然科学的美(物理学与美)与人;(8)如何提高欣赏水平?

    陈同学好学深思,一口气提了这么多这么大的问题。我想把它设计成开放式的讨论,等待你的积极参与。思考了,参与了,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希望你的发帖有观点、有例子。适当的时候我会参与进来的。

    思想起于惊异、好奇!

    下面是信:

张老师:
   您好。
   我是13届技术科学实验班的陈昱扬,是“东西方美学思潮”课上的学生。今天课上您问到存不存在一种美是不朽的,不受时间影响的,永恒的,并且您很肯定地表达了您的看法:必定存在永恒的美。之后也用了蒙娜丽莎等艺术画作为例子来证明观点。
    但恕我不赞同您的观点,我认为这个宇宙中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美可以不朽。首先,我认为您用蒙娜丽莎等例子并不能佐证您的观点,蒙娜丽莎的特点是她那微笑的神态被达芬奇刻画地惟妙惟肖,而且关于这微笑以及画作的其他方面有很多的谜未解开。可是这也只是特点,也许有一天关于这幅画作的所有秘密全都被揭开,不再有神秘感,而且未来的人们越来越注重外形而到最后完全忽视了神态呢?我对蒙娜丽莎了解不深,不好意思,但我只想说明,人类的审美观是会变化的,很可能会有一天,过去被认为绝对的美的事物那时会被抛弃。之前《读者》上有篇文章说当今世界出现了审丑文化,并且举了《江南style》为例,全文都在说明现代人的审美已经变化很大了。所以我认为并没决定性的理由说明有不朽的美,反倒是美会随时间而消逝的可能很大。
    可能是我上课漏听了,开小差,我听到您课上并没明确说到美是主观还是客观的。 而我认为客观的只是事物的特点,而拥有智慧的人类对这特点的看法则是美的来源。我非常喜欢物理学,平时会看很多有关近代物理,自然科学的书,物理学中就有个人存原理:"我们看到的宇宙之所以是这个样子,那是因为我们的存在。"所以一切对这个宇宙的研究如不考虑人,则无意义。我们对宇宙的认识和描述,都带有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水准,同时,其认识成果都不违背人的判断标准。(摘自百度百科)至少从此理论出发,美就完全是主观上的了,既然主观,那就不可能是永恒的。
    不知您对我以上的论述看法如何,希望得到您的回复与指点。
    最后很抱歉我想再问一个关于自身的问题。如上所言我很喜欢科学一类的事物,但我发现我去博物馆,艺术馆时一直无法去欣赏展品中的艺术之美,尤其是中国艺术(比如青铜器,陶瓷),和同去的在这些面前叹为观止的好友相比差别很大。我想问如何做才能让自己变得能理解,欣赏艺术,发现其中的美?

 

周明芷:

    关于永恒的美,我想我是这样理解的,如果只是一种美,那它便不大可能是永恒的,毕竟辩证法就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也正如这位同学的例子,因为事物本身和人审美观的变化,美也会发生某种质变。但是,追求美是人类和万物生灵的天性,美是生命存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被传承和替换,但不会消失。美始终代表的是人心中的某种正面的追求和向往。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美是永恒的。

    论及美的主客观问题,我认为我只能给出一个浅薄的中国式答案:美有其主观的部分,也有客观的部分。主观的部分已谈及,关于客观的部分我是这样认为的。美的事物中应该会有一种美的特质,它是客观存在于事物中的。当人们用主观意识对于一个事物给出美的判定时,如果这个事物中美的特质和人的主观意识产生了某种共鸣,那我们定义为美的事物就产生了。也许有一天《蒙娜丽莎》不为这个世界认可为美,那或许只是因为是某种社会存在下的社会意识,难以和事物本身所含有的美的特质产生共鸣。但这并不影响事物本身美的存在。

    以上仅仅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李治呈:

    讨论审美与审丑的界限这一问题,仅就个人看法而言,其实是探讨何谓美丑定义及其确切的界限。从词面意义上看,这两者必然是相对立的,可我觉得美丑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往往是相互蕴含的存在。事实上,美的事物固然有其标准,在与这种标准考量时,我们观察事物,观察世界的方法和得到的结论却不尽相同,援引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为例,他在诗中描写城市那些“丑恶”的东西,选取的意象往往是阴暗而令人厌恶的事物,但这其中却产生了一种奇特的沉重的美的感受,或者按雨果的说法则是“令人颤栗的”,这种创作,显然颠覆了我们以往传统的美学观念,在这一点上,波德莱尔本人认为需要挖掘丑中的美,发现恶中的精神躁动,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我确实在他的诗中感受到浓郁的美的体验(尽管是译本),所以我觉得审美与审丑的界限,应该没有一个绝对不变的文字性的准则,这个界限相对变化的。

 

陈英伦:

    唐朝人以女性丰腴为美,而到了现代大多女性追求的是瘦削和骨感,尽管如此,我认为美还是永恒的,古代和现代对于美女的认识虽不尽相同,但人们会把她们视为“美”或许是因为她们身上散发的魅力和气质吸引大多数对美向往的人。就如同蒙娜丽莎的微笑,也许未来她不再被视作美女,但我相信她身上带着美的气质,从精神上来说仍是美的化身。我不认为蒙娜丽莎的魅力来源于神秘,如今我们已从她身上解开许多谜团,但几乎所有人都希望亲眼目睹她的美,这说明她展现给我们的方面越多,就越迷人。

    对于审美观,我认为表层的观念必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可深层观念难以撼动。正如法国既存在引领潮流的时装,也拥有历史淘下的古迹,这意味着人们对潮流美的追逐远不及对建筑、造型、雕刻等艺术形态更为丰富的形式的追逐,同时,时装的某些创意也会从文化的美学中汲取养分。

 

宋一帆:

   关于审美与审丑的问题,我的看法是它们的词义或者说是我们传统意义上对这两个词的看法限制住了我们的思维。"aesthetics"如果译为“感性学”是否会更好?也就是我们对于一个物体的审美(审丑)必定无法离开感觉上的愉悦或是身体的激情(如弗洛伊德提出的性本能。),如果丑足以唤醒身体的激情那么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美的。

    但我们不能说只有生命冲动,不然动物为何没有发展出美学观?在等式的一边应该包括个体的经历、性格与精神追求等,而另一边应该包括审美对象自身的特性(如果这个特性恰好与审美者相契合,则判定为美的。),而在等号上面应该包括了人与艺术所处的社会与历史境遇。因为历史境遇的改变所以审美也在改变。我觉得与其回答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不如说美不是实体,而存在于审美关系之中。

   那我们能不能说存在“永恒的美”呢?我觉得可以。在审美主体上——“人”毕竟存在相同之处,否则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就失去了意义。人渴望趋利避害,这是动物性的本能,是肉体赋予的,从中或许就可以分化出对生命的肯定(至少我们不能说舍生取义者不爱生命。)而在社会境遇中有一部分核心价值观是无法改变的,它是定义在人的自然属性之上的。因而,当我们在面对自然的雄伟壮观面前会觉得“美”,在生命不断传递的喜悦中会觉得“美”,在温柔与爱的沐浴中会觉得“美”,说到底,“美”是定义在“人”上的。

    最后,我再试着回答一个“为什么我们无法欣赏艺术作品的问题”。也许,我们可以假定一切的美我们本来就可以感觉的到,只是被生活的琐碎,被阅历的积累所蒙蔽起来。不是对象不是“美”的,而是还没有唤醒我们的审美激情。当我们置身于一个绝对自我的环境中(比如无人的幽谷),就会猛地发现自然的美。同理,当我们了解过绘画、雕刻的过程,我们就会知道其中一笔一画间偶合的惊奇,就会理解画面背后作者的情感,从而唤起自己的共鸣。

    以上,是我的一些猜测。

 

鲍洁:

    "美", 从一个象形字,跟随着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仿佛已如血脉贴近肌肤、山川贴近大地般 贴近着我们生活的每时每刻。 “美味”,"美丽“,”美好“,”美妙“……每当我们有了感觉的喜悦抑或刺激时,总会不自禁的发出“美”的感叹。而当我们真正去审视“何为美,美在何”时,对于这过于熟悉的字眼,却总会有些许的无措与困顿。(我想,引导我们去审视美也正是张老师这门课的意义和魅力所在吧~~) 那么,这个古老又年轻、熟悉又陌生的字,真的会有永恒的含义么?

    不妨先看看“美”的造字吧。这个象形字原本象征着人佩戴羊角,牛角。古人认为这很美。 而显然,这并不完全符合我们现在的审美标准!可见,特定的历史时期、地域背景、社会文化中,我们对美的认识和欣赏都会存在一定差异。

    然,由对立统一的辩证法,任何事物都有其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一些变化总是寓于相对不变之中的。 譬如,爱便是世界永恒的美!爱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延续的必要条件。 当我们感受到那些爱的瞬间时,会有人觉得不美么? 如若保留着人类的真与善,为什么不去相信存在着永恒的美呢?

 

邓懿文:

    我看到过这样一个观点,“大自然的诗意是自始自终都存在在那里的,只不过我们恰巧路过,恰巧瞥见。”(大意如此)

 

张俊美:

    个人觉得,并不存在永恒的美,美始终依附于主体对客体的感受。

    仍拿蒙娜丽莎做例子,当有人跳出来说“我并不觉得她美”的时候,总会有其他人以毋庸置疑的

态度否定他说“不!蒙娜丽莎绝对是美的,她的美不流于表面,她安详静谧的微笑让她的美永垂朽!"但

实际上,这个人的观点不正说明是因为蒙娜丽莎的微笑让他感受到了某种愉悦身心的东西,所以他才认

为她是美的;再比如外貌其丑无比的卡奇莫多,大多数人当然不会认为他是丑的,但这也毫无疑问来源

于卡奇莫多的精神力量让他们感受到世界的真善美,让他们的”精神感官“受到美好的冲击;所以,可以

认为正是这种或视觉、或心灵的感受让我们产生了”美“这个概念。至于自始始终存在的“诗意”的大自

然,其实也只是原作者个人的观点,他从中体会到了好的东西,所以他才认为自然是美的,尽管有可能

他认为的美好在别人看来其实是险山恶水。而且,我坚信如果有一个风景绮丽,人人称颂的世外桃源,

但是他在那里因为种种不为人知的原因只能感受到压抑、痛苦、绝望的话,那么在他看来这个美的地方

也绝对不是美的。因而,我认为不存在永恒的美,美是始终依赖于主体而存在的。

 

刘夕铭:

   由于缺乏学术方面的经验和必要的知识储备,我不敢轻易妄谈自己对美学浅薄的一知半解。但当我看到对于“美是否存在永恒性”这样一个命题的讨论,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我不禁联想到不同法律观对于法律本体的探索。其中,自然法学派认为“法律是一种超验或抽象的正义准则,一种超越人类所制定的规则之上的更高的法律体系。这种形而上的法律或者是整个世界所固有的,或者是神造的,或者源于一种抽象的人性,或者是从某个概念或原则演绎出来的。”

    我是否可以暂且将美假设为类似于此的一种形而上的存在,它如同人性深处的一种理想寄托,高于生命以及附属于生命的认知范畴,远离了万物生灭与此消彼长,因此具备了永恒的神性色彩。如果能够从这个角度认识美,那么我想就可以认为存在永恒的美。

    人类的审美观会因时间、地域以及个体因素的不同而变化,我相信任何一个时代都存在流于表面的审美和注重神韵的审美,但这两者的存在是由于社会成员的禀赋差异造成的,应当是长久地稳定地保持对立交融的模糊状态,任何一方都不会随时代的发展而消失。如果说时代的改变给审美观带来了什么变化,或许多是由于思想和科技的发展给人类不断提供出新的解构自我与世界的维度。但潮流不等同于审美,一个大群体对某一种情趣的追逐因其得到了广泛地传播而容易被误解为社会的主流,但我们不应仅仅停留于这些现象,而忽视表层之下潜伏的审美准则。我愿意相信人性在世世代代的迁徙中仍然在深处保留着一种变动不居的本质,因此我也愿意相信即使审美的社会潮流是相对的,即使有各种主义各种视角的纷繁存在,人类的审美观依然存在一个变动不居的内核。

    很惭愧,我无法对我猜测的这一内核做出近一步阐释,而对此的思索又牵动了最后一个问题。或许,当我们能够对自然万物所呈现出的种种保留一份虔诚的低姿态的敬畏感,能够过滤掉我们繁杂琐碎的生活经验,我们会感受到美的无所存在。

 

    在思考并写出自己的拙见的同时,我明显地感受到自身知识的封闭、表达能力的匮乏和逻辑的支离散乱。希望能得到一些更为系统更为深层面的建议,谢谢。

 

冯奕乐:

    对于美,我的感受还是纯粹从主观出发。能使身心得到愉悦,使灵魂得到升华的事物可以称之为美。美的来源是客观实体,而美的感受来自于主观印象。对不同的人来讲,能使他得到身心愉悦的事物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认为永恒的美可能并不存在,毕竟世界上很难有一种艺术能给所有人带来精神享受。同样,即便是同一个人的审美观也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以最近的《江南Style》为例,我本人对这样的艺术形式并无共鸣,然而确确实实有很多人从这样一种舞蹈风格中得到了精神上的享受,因此一部分人眼中的“审丑”在另一部分人眼里可能就是“审美”。另一个例子是中国古代妇女的“裹小脚”,随着时代的推移原本“美”的事物随着文化的进步而逐渐被意识到了其残酷而丑恶的一面,最终沦为丑的事物。“审丑”与“审美”我想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对于提高人的艺术欣赏水平,我觉得多看看多感受感受自然而然就可以提高了。

 

陈瑶:

    1.我认为永恒的美是存在的。就单个个体而言,人的审美观会发生改变,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他对所有他以前感兴趣的东西都失去了兴趣,因此就一个人的一生而言,存在于他一生的美是存在的;就整个人类社会而言,就可以从一个更广泛的方面考虑,例如:爱,在任何时期,它的美都具有普遍性,可能存在少数反对这一观点的人,但毕竟是少数,不能代表大多数。

    2.人物的神态实则也可以作为外形的一部分,但特别的是,神态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3.这个问题我也不清楚,可能需要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再做讨论。

    4.我认为审美观是相对的,因为存在个体差异,所以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审美观自然也是如此。

    5.我认为美的来源是主观的,因为美是人对事物的感受,只有人感到美,才能形容其为美,事物本身是不具有美或丑的性质的,而是其的某一个或一些性质带给人们美的感受,才称之为美。

    6.我认为审丑与审美之间不存在界限,不论审丑还是审美,都是对事物做出符合自己感受的评价,可能一些人认为丑的,却有一些人认为美,其实审丑本身与审美一致,都是发现事物本质的过程,这二者并不矛盾。

    7.这个问题似乎有点大,自然科学的美有很多,如:从其起源来看,是人类对自然的探究,其中体现的人类精神未尝不是一种具体的美;从其结果来看,他为人类带来福利,为人们更好地生活创造条件,也是一种具体意义上的美。

    8.这个本人没什么经验,应该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观相关活动来提高。

 

陈文婷:

     参与讨论前,我先阅读了其他同学的一些观点。对于美是否永恒这个问题,大家还是存在很大的分歧。我认为出现分歧的根源在于对美的界定不同,而就我个人的观点,永恒的美是存在的。我注意到无论是认为永恒的美存在或不存在,大家都以蒙娜丽莎作为论据。我认为若以当今对待美女的标准,蒙娜丽莎并没有那种令人惊艳的五官和轮廓,照这样看,蒙娜丽莎的美已经在岁月的冲刷中流失。但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画蒙娜丽莎的初衷真的只是记录一个女子的美貌吗?几百年以来,蒙娜丽莎的美并非对感官的刺激及其引起的愉悦,而是那微笑背后所透露出的平和的人性光辉。正是这种平和而带有一丝神秘的微笑触到了人内心深处对柔美的追求和对祥和的渴望,使得短暂的感官美转化成了永恒的美丽。这种美丽深藏于人性,臻于永恒。如有人看不到这层美,并不代表美不存在,只是未被发现。于是这里就牵涉到如何提高欣赏能力的问题。

    对于优秀的艺术作品,其美丽一定不止于视觉上的唯美,因此学会解读作品背后艺术家试图表达的思想,才能真正发现它的美。就我个人的经验,欣赏艺术作品要从整体和细节两方面把握。首先要从大体上把握艺术的风格,了解艺术家表达的大致内容,然后再观察细节,会发现细节中蕴藏着许多作者的观点,这样才能体会到作者独运的匠心,解密优秀作品的妙处。如奥地利象征主义画家古斯塔夫·克林姆的《吻》,呈现的是相拥在一起的恋人。作者并没有把男人画成帅哥,把女人画成美女,然而关注细节,传统油画上覆盖的金箔表现出了强烈的现代感,而男人和女人长袍上的长方形和圆形则是刚强和柔美的象征,长袍下的身体已融合而分不清明显的界限,表达了对爱情的盛赞。当然,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艺术的理解不尽相同,而我也只是分享一下个人的经验。

    关于审美和审丑,我认为审丑的提法就存在缺陷。人们一般意义上所说的审丑不是从丑中获得享受,而是从丑中发现美,欣赏丑中的美。因此,人们所说的审丑也是一种审美。我认为这就相当于喜剧美和悲剧美。鲁迅曾这样定义喜剧和悲剧:喜剧就是将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所以审美和审丑中的美和丑只是形式,是流于表面的,而它们共同表现出的美则是一种震颤人心的力量,是人们与作品引起共鸣之后所唤醒的蛰伏于灵魂中的对美的感悟。因此,又回到了美永恒与否的问题。人性不变,美丽永恒。

 

韦一飞:

    所谓的永恒之美,我觉得解决存不存在永恒之美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弄清何谓“永恒”。这看似简单的概念,我们很容易想到永恒即是不朽的,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可是这些词终归还是泛泛之论的腔调。我无法用理性的思维去思考永恒这个词的意义,因为似乎一旦给了它一个明确的定义,那么所有被定义成永恒的东西也只是某个范围内的东西,也不再是永恒了。因此我们平时所说的永恒,也仅是一种感性的惊叹,是对某样事物的具有的超越当下的意义的赞美。

    因此我认为“永恒之美”也是一个感性的概念。也许老师的意思是经受了历史的洗礼仍旧闪耀着美的光泽的事物。蒙娜丽莎是超越那个时代的美,没有随着时代的终结而终结。

但是超越时代的是否就是绝对的永恒的呢?

    如果我们要探讨绝对意义上的永恒,我觉得这实在是没什么意义,我甚至想象不出什么是不受时间影响的永恒的存在。宇宙是永恒的么?太阳和星系是永恒的么?虽然我们还不知道这一切是否有终点,但至少这一切是有开始的。既然存在着开始,那么即便未来如何延伸,它的过去至少不是没有尽头的,那么这能算作永恒么?

     而如果将人类的历史算作我们定义永恒的范围,那么我认为这种永恒的美是必定存在的。人之所以为人,总还是存在一些共性的东西。不论人类的审美观如何变化,我相信未来的人们,不论是诗人、艺术家,还是普通的社会大众,在面对大自然美好的阳光、花朵、草地、森林,必然不可能心生排斥,而是会自发地产生审美愉悦之情。因此自然的美,就是一种永恒的存在。

 

骆毓菁:

    对于上述大家讨论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可以从知识和阅历这方面去解释。

    要想探讨是否存在永恒的美的问题,要先清楚美的定义,美是什么或者什么是美?而对于美的理解又是因人而异的。我们大部分人对美学没有太多学术上的研究和了解,或许更多的只是一种感受,正如前面同学提到的感觉上的愉悦或是身体的刺激,因此对于我们来说美的来源是主观大于客观的;而对于对美学有了深入的研究和具备较高欣赏能力的老师来说,对美或许会有比较明确的定义和理解,因此我猜测对于老师来说,美的来源是客观大于主观的。

对于提到的蒙娜丽莎的例子,毫无疑问她在当今社会依旧是美的,而我认为这与她是否具有神秘感不关。我记得上课时有同学提到她并不认为蒙娜丽莎很美,我们爷爷奶奶这一代人也不会觉得蒙娜丽莎美,我想这大概便是我上面提到的知识和阅历等的原因吧。而对于认为当今社会出现了审美丑化,并举的例子《江南style》,我不同意这个观点。并不是所有人都觉得《江南style》美,相反,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认为它是美的。因此,不能根据这点就说当今社会出现了审美丑化,不能因此说明美已随时间流逝。

    而永恒的美不一定是大众的美或者普遍的美,因此,我的观点是存在永恒的美的,永恒的美不会因为部分人的否定而消逝。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说得不对的地方还希望老师同学们能多多指点~^0^

 

徐欢:

    我认为存在永恒的美。可是这种“美”不存在具体的一个人身上。人们对于“人”本身的审美标准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就好比唐朝时以胖为美,那么那时候的“美人”在“以瘦为美”的现代人眼中充其量是个“长得还可以的胖子”,而现代人审美中“以瘦为美”的理念在几百年后可能也会被改变。所以没有永恒的“美人”。可是“美”不仅仅存在于“人”身上,它还存在于山水风景之间,存在于音韵旋律之间。中国的山水画、西方的油画风景画到现在看来依旧是美的,因为人们对于景物的审美几乎不会有改变。音乐亦是如此。每个人在音乐中体味到的不同心境带给他们不同的美的享受。这种美的感受是不会受到时空限制因而能成为一种永恒的美。

    所以永恒的美的确存在,只是“人”本身不能作为“美”的承载体。

    以上仅个人拙见。如果认知有偏差还望谅解。

 

陈怡雯:

    首先,就我个人认为,永恒的美是存在的。这种美跨越了时间和空间,不仅仅因为某些人对其欣赏水平的不足而造成的误解就说这种美不是永恒的。

    就拿大家都在谈论的蒙娜丽莎为例。达芬奇创作《蒙娜丽莎的微笑》的整个过程耗费了十多年的时间,也许是为了展现女性之美,也许只是为自己的好友做一幅肖像画。另外,Mona Lisa这一名字很有可能是指AMON L'ISA,意味着蒙娜丽莎是非男非女,为两性的结合体。这也就造成了很多人认为的蒙娜丽莎并不是一个美人,至少并不是所有人眼中的美人。这当然无可厚非。

    但尽管如此,我仍然认为《蒙娜丽莎的微笑》这幅画作是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具有永恒的美。这种美更多的存在于达芬奇本人在创作这幅画时的手法,隐藏在其中的奇思妙想和他对人体的充分认识。在欣赏这幅世界名画时,我更赞叹的是达芬奇作为一个天才,不仅是画家,还是数学家、天文学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如此的全才、博学家,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集世间之美妙于一身,真正的美的化身。

     另外我还有一个疑问。当我在卢浮宫欣赏画作时,发现大部分画作都色彩鲜艳,人物形象分明,而《蒙娜丽莎的微笑》却画面暗淡、昏黄。不知这是保存不当的后果,还是达芬奇在创作时刻意为之?

 

盛阅:

     个人认为永恒的美是存在的,像那些伟大的画作,著名的诗篇,在任何一个时代,在绝大多数人看来,应该都是很美的,只不过小部分人看不到那些美罢了。要提高审美的能力,去理解欣赏艺术,我觉得需要用心,去了解隐藏在深处的故事,打个比方,你可以了解一下达芬奇所处时代的一些背景知识,想必在看蒙娜丽莎的时候会更有体会。

 

刘梦梦:

    人们的审美观会变化,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新兴所谓美的东西,可是穿越时间河流,难道那些曾经人们为之痴迷的美就不美了吗?这个问题好像把一种感性的东西理性化了,就像是另外一个问题一样:世界上有永恒的爱吗?你是爱他的外在内在或是爱与他有关的一大堆的社会关系?那些东西改变了之后,你的思想人生观价值观改变了之后,难道你就不爱他了吗?

   永恒的美永远存在,只是更多不同的美不断涌现,让我们的美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吕潇潇:

    个人觉得永恒的美其实是存在的,但自己对美学方面研究不深,理论学习也不够,不知道能不能把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就简单地说一下自己地看法吧。

    用了不少时间把上面所有同学的评论都看了一遍,我觉得我是同意大家对于人们审美观是变化的看法。老师举了《蒙娜丽莎》作为例子,因为她一直都是被世人欣赏、惊叹于她的美丽的,而且达芬奇作为一个无论是在艺术历史还是科学历史上都有着很重要地位的人,都让《蒙娜丽莎》被赋予了太多神秘感。《蒙娜丽莎》应该算是一直都被敬仰的艺术品,而如果换成印象派或者梵高的画作呢,它们都是刚开始被批评、廉价出售的,到了后期才被接受。这些都可以说明人的审美观一直都是处于变化的过程吧。但前面同学提到的缠足例子我不是很同意,缠足后来被禁被唾弃很大原因是意识到对女性造成的身体伤害,同时也是当时政治的一种态度展示形式,不然当时国民政府是不会用法律以及各种强制来弃缠足的。上学期上《性别与历史》的时候有详细讲到过,缠足刚开始的确是美的一种展现,而慢慢发展到后来已经不能再算美的范畴,而是女人必备,婆家会介意的因素了,没有缠足就嫁不了好婆家,缠足已经进化成一种分辨阶级性的存在。到了后期缠足被禁也相当于作为一种政治思想的武器,所以其实历史中很多被欣赏的美,都是政治的一种手段。

    上面扯那么多其实是想表达,我自己觉得不能因为有并不永恒的美存在,有例如缠足、江南style这些审美甚至审丑的例子,就否定世间永恒的美存在。这不是一个真命题否命题,不是说有并不永恒的美存在,有变动的审美观,就能够否定“世间有永恒的美存在”这个命题,我们应该是从怎样去寻找一直以来真正地存在的美这样一个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

    我其实觉得永恒的美的话应该是来源于自然吧,那可不可以说永恒的美应该是属于自然的呢。一直以来很多艺术形式都是由自然产生,例如说老师在上课之前播放的bbc纪录片说到那个十分丰腴的那个迁徙族人小雕塑时,之所以把人体可以放大某些部位,就是由于当时自然环境导致人对理想状态的一种想象。无论是由于对自然的直接欣赏和感受还是对于自然规律的探究以及敬畏,都是许多文化、审美观等等的来源;另外一个我觉得就是我们人类身体本身,人的大脑构造尤其复杂,审美观的形成除了社会自然形态影响而成也会有其主观的存在;还有人类身体特别的线条构造等等,我觉得这本身就是永恒的美的一个存在或者表现形式了。

    对专业知识真的了解不多,就浅谈一下自己的拙见,有不怎么成条理或者不对的地方请见谅!

 

牛怡然:

    大家都在讨论是否有永恒的美的问题,我认为美的定义是在变化的,审美观也是在变化的。而世界上每个人的审美观又是完全不同的。以中国为例,中国古代的女子以胖为美,现在非洲等一些发展中国家依然保留着这种审美观,有一些我觉得还与他们当地资源依然匮乏的现实有关。而现代中国普遍以瘦为美,骨干、减肥成为了热词。其审美观不能说没有改变。再看缠足,它的产生是女性处于弱势地位,对于社会极端审美的屈服,还是迎合社会风潮的必然还不好说,但是以现代人视角观之,总是病态的。历史是发展的,我们的审美观其实也随之变化,永恒的美大约更重于心灵。而就算是心灵,一个尚武的国度所崇尚的心灵美和一个讲究和谐的国度可能也不同。因此,我认为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美。

 

秦若冰:

     个人觉得还是存在永恒的美的,美是不会随时间消逝的。我在看《东西方审美智慧读本》时注意到,作为一种活的象征的智慧,也是一种美,并且这种美是不随时间而消逝的,人们对于智慧的渴求、探索、追寻和赞赏,是古往今来生生不息的。此外,对于审丑现象,我觉得和审美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人们愿意审美,是因为美能够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提升和享受,满足了人们对于自我实现的追求。而审丑,可能并不因为这种丑其本身有价值,值得我们去审,而是它能迎合现代人的空虚心理,但不会像审美那样带来精神上的充盈和提升。

 

张云子:

     我个人觉得永恒的美还是存在的。永恒的美不应该是指从它外表看到的东西,比如胖瘦,高低等等,这种以外部特征展现美的方式必然不会长久,且不论各个年代的人有不一样的审美观念,比如唐代爱丰满,宋代爱柳腰,更何况一件作品,只要是“物”必然会随着时间变得斑迹驳驳,甚至无法辨认。因此,靠外物的“形体”来展现的美,一定不是永恒的,若是要永恒,就必然要超脱出来,达到灵魂的层面。这方面我们也有很好的例子。从诗经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男女之间的爱情就永远扎根在中国人的心里,无论读“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还是读“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那或是缠绵悱恻,或者凄婉动人的爱情,都让我们觉得是永恒的美好。

 

郭靖婧:

    感觉我的观点好像一直都很非主流。。。就我本人来说,我认为永恒的美是不存在的。当然,人类的原始冲动是很难改变的,这我承认。但是,随着我们所处社会环境以及家庭、教育背景的不同,这种原始冲动是会以不同的形象、象征表现出来的,被一个人或一个群体所接受的“美”并不一定能在另一个群体中获得认同。就拿同学们说的蒙娜丽莎来说,我认为之前某位同学说的很有道理,也许,蒙娜丽莎能一直吸引人们眼球的原因只是由于人们的好奇心。人们渴望探求到那抹神秘的微笑背后的故事或是原因,所以蒙娜丽莎才能一直有吸引力,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有很多人都认为它是美的。还有很多的裸体作品,很多受中国古代审美影响颇深的人并不一定赞同它的美,这不能说明他们不会欣赏美,只能说不同的时代背景会造就出审美气质相差很远的人。就这点来说,永恒的美,我认为,应该是不存在的。

 

版权所有 © 东西方美学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