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发布时间:2015-03-06                                   浏览次数:

 

课程建设初期,1993-2004

1990在国家教委、卫生部下达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曾明确规定:学校应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普通中、小学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普通高等学校应当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或讲座1993年在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又明确指出:大、中、小学校应该逐步做到按教学计划上好……健康教育课。复旦大学于1993年开始把《大学生健康教育》纳入选修课,由学校教务处统一安排教学任务和教学考核。26课时,课程开设初期条件较为简陋,没有教材,没有教学大纲、没有教学经费,教学方法单一,教学人员为校医院医务人员。

 

课程发展完善期,2005-2014

经过近10年的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一支以主讲教师负责的,结构较为合理,人员稳定,有一定教学水平,教学效果较好的教师梯队,教学成员由初期的4人发展到6人。制定了较为专业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教学方法也随着学校教学设施的改善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教学人员开始大量尝试多媒体教学。由于教学大纲与内容的调整,学校教务处经研究课时由26课时增加到32课时,

 

随着大学生中意外件的不断发生和心理障碍、心身疾病的成倍增加。心理健康由原来的2学时增加到4学时,心理健康结合校园内近期热点事件,以科学的视角、人文的情怀讨论心理事件的内在动因和社会背景,剖析无畏背后的无知、可恨之下的可怜。为了加强大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现场急救由原来的4学时增加到8学时,从2009年开始在军训期间开设了现场初级急救知识的普及培训,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实用有趣的救命演练当中,4课时。同时不断完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教学人员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使教学更生动,效果更好。

 

    编写印制《新生入学健康教育》,在新生入学体检时每位同学人手一份,健康宣教到每位同学,弥补了选修课人数有限,普及面不够的局限。

访问人数: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