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1. 理论课教学


     开设多个平行班,以减少每个班的选课人数,使每位同学能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更多地参与教学互动;学生也能根据主讲老师的学科特长和教学风格进行自主选择,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各位主讲教师定期讨论、沟通,在保留各自教学特点的同时,保持教学主干内容和基本要求的一致性,并统一命题考试。

    在课堂教学方面,以传统教学结合多媒体辅助课堂讲授,使学生能高效、正确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教学内容及时更新,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中经常针对课程内容提出一些思考题,激励学生思考和分析,提高教学效果;组织讨论课,由学生小组就选定的课题展开探究和主动学习,并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课程建设过程中,任课教师共同完成了全部授课内容的教学录像,供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使用。所有课件均及时上传到课程网站,并利用学校e-learning系统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网站上海设置了学科前沿要闻、学生科技简报等板块,活跃学习气氛。


2. 实验课教学


       在规定的基本实验的基础上,开设可选实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在考核方式方面,除了考察平时实验完成情况外,还设置盲样分析的学生自主实验,切实了解学生对微生物学实验基本实验操作技术的掌握情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还将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适当引进新的实验,丰富实验内容。


3.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对分课堂是张学新根据国内大学课堂的现状、基于心理学规律提出的课堂改革新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分配一半课堂时间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突出课堂讨论过程。其关键创新在于把讲授与讨论在时间上错开,让学生在中间有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对分课堂把教学分为在时间上清晰分离的三个过程,分别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也称为PAD课堂。自20149月开始推广,对分课堂在国内受到广泛关注,迅速引发很多实践,不少教师认为对分课堂有可能给传统课堂的带来深刻变革。

微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专业基础学科,是多数高等院校生物专业的必修课,也是现代高新生物技术的理论与技术基础。微生物学是一门历史较短、发展较快、纵(指其中阐述的生物学规律)横(指其中包含的各大类微生物)交错和广泛联系实际的学科,具有覆盖面广和跨度大等特点,存在“听得懂、理不清、记不牢”的现象。

在比较了多种教学方法后,刘明秋老师尝试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在结束2轮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试验班以后,自20179月份开始,三个平行班班同时采用该模式教学,教学效果大大提升,获得同行及学生们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