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课程介绍


课程介绍  

课程建设基础


       本课程作为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一直得到学院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具备良好的课程建设基础。

       复旦大学是全国最早开设微生物学课程的高校之一,早在1952年,本课程已作为我校生物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由著名微生物遗传学家盛祖嘉教授主持与授课。在随后的20年里,王鸣岐教授、李君璎教授等著名学者都先后主持过这门课的教学工作。上世纪80-90年代,周德庆教授主持该课程的教学工作,他总结了二十多年教学工作的经验,编写出版了《微生物学教程》和《微生物学实验教程》等教材,在全国微生物教学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教学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教材和课程先后获得教育部和上海市优秀教材奖,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也得到历届学生的高度评价。2000宋大新、胡宝龙与徐德强等副教授主持与授课。引入了多媒体等新的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近几年,随着师资队伍的新老更替,一批青年教师走上了课程教学的岗位。他们有更高的学历和良好的微生物学科学研究基础,大部分还有在国外留学的经历,教学理念先进。他们关心学生的成长,了解学生的要求,积极采用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课程的教学工作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努力为社会培养创新人才。在周德庆教授等资深教师的指导下,经过几年的锻炼,教学水平显著提高。在历年的教学评估中,学生对理论课教学的评价逐年提高,对实验课的评价一直保持在满分和接近满分的水平。在教材建设方面,《微生物学教程》,《微生物学实验教程》等也都在近期进行了修订再版。《微生物学教程》第三版于2011年再次获得上海市普通高效教材一等奖。这些都为进一步本课程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课程目标


       微生物在人类健康、环境保护、工农业生产、食物和能源等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微生物学也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本课程的目标是使生命科学各专业方向的学生掌握扎实的微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对微生物学乃至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理论学习和实践中遇到的与微生物相关的各种问题。

  

教学内容


本课程由理论课教学和实验课教学两部分组成。主要教学内容为:


一、理论课教学内容

  

0.绪论:①什么是微生物;②认识史;③微生物学对人类的贡献;④五大共性;⑤分科。

1.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①细菌;②放线菌;③蓝细菌;④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2.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①真核微生物概述;②酵母菌;③丝状真菌——霉菌;④产大型子实体的真菌——蕈菌。

3.病毒和亚病毒:①病毒;②亚病毒;③病毒与实践。

4.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①微生物的6类营养要素;②微生物的营养类型;③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④培养基。

5.微生物的新陈代谢:①微生物的能量代谢;②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联系;③微生物独特合成代谢途径举例;④微生物的代谢调节与发酵生产。

6.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①测定生长繁殖的方法;②微生物的生长规律;③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④微生物培养法概论;⑤有害微生物控制。

7.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①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②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③基因重组和杂交育种;④微生物基因工程;⑤菌种的衰退、复壮和保藏。

8.微生物的生态:①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与菌种资源的开发;②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关系;③微生物与自然界物质循环;④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9.传染与免疫:①传染;②非特异性免疫;③特异性免疫;④免疫学方法及其应用;⑤生物制品及其应用。

10.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和分类鉴定:①进化的测量指征;②通用分类单元;③各大类微生物的分类系统纲要;④微生物分类鉴定的方法。

结束语:2l世纪的微生物学①微生物在解决人类面临的五大危机中的作用;②现代微生物学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③微生物在“生命科学世纪”中的作用;④大力开展我国的微生物学研究;⑤学好微生物学,推动人类进步。


二、实验课教学内容:


1.微生物染色、显微镜的使用、微生物群体特征的观察、灭菌技术、无菌操作技术、菌种分离纯化技术、微生物生长繁殖测定、微生物育种、菌种保藏、微生物菌种快速鉴定、免疫学技术、噬菌体效价的测定、微生物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在教学工作中,将密切结合实际,对新发传染病(禽流感病毒、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多重耐药细菌等)、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化与微生物)、新能源(生物柴油,微藻能源)等实际事例和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及时介绍,不断更新、充实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