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及朝鲜概况

浅析韩国的“我们”意识

发布者:郭一诚发布时间:2017-03-31浏览次数:90

浅析韩国的“我们”意识


韩语初学者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韩语中表现某一事物的所有属性时,较之“我的”,更习惯使用“我们的”。如果说诸如“我们国家”、“我们社会”、“我们学校”这一类原本就表示集体的词尚不难理解,那么“我们儿子”、“我们妻子”这样的表达方式则不禁令人感到奇怪陌生。显然,后者情况下使用“我的”比“我们的”更合乎逻辑,然而土生土长的韩国人却对这样的“错误”用法毫不感到别扭,相反运用自如,且范围甚广。其实,韩语中特有的“我们”一词的用法已然成为韩民族民族意识中根深蒂固的一部分,深刻地影响着韩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关于“我们”一词的来源,有一种说法认为“我们”(우리)由“栅栏”(울타리)一词延伸而来。这与韩国的单一民族特性和韩国先民以部落或家庭为单位聚居的居住方式无不相关。韩国的传统民居“韩屋”屋内房间紧凑,屋外有栅栏作为与外界的阻隔。这样的构造及满足了族人共同居住的需求,同时也深化了族人的集体观念。生活在韩屋内,个人的隐私极少,人与人之间近乎“零”秘密。因而生活在同一栅栏里的人便成为自己人。即使经过了长期的语言变迁后,由“栅栏”而来的“我们”一词仍然包含“生活在一起、关系亲密的人”的意思。而“我们”一词被赋予更深层的团体或集体意识,则与韩国的地理位置有关。韩国作为半岛国家,夹在中国与日本两大强权之间,对于历史上长期频受外敌侵扰的韩国人来说,团结是最重要的生存手段、最宝贵的道德品行。在“我们”一词背后,透露出的是韩国人对民族正体性的极大关注与高度敏感。

韩国的“我们”意识,积极而言,是韩国人爱国精神和团结精神的一种体现;消极而言,它又与狭隘的“缘故主义”、“排外主义”相挂钩。韩国人深入骨髓的“我们”意识是理解韩国的一大关键。它在成就韩国人的同时也束缚了韩国人,可谓“成也‘我们’,败也‘我们’”。

回顾韩国近百年来历史,20世纪初,封建儒教国家朝鲜王朝在日本的炮火下灭亡,韩半岛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日本殖民统治历史。二战后光复,却面临南北分裂的局面,紧接着朝鲜战争爆发,南北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60年代,韩国建立起军事政权,在20多年的军事独裁统治下,通过产业化实现现代化发展。从二战后世界最贫穷落后的国家之一到20世纪末中上程度发达国家、“亚洲四小龙”之一,韩国人克服诸多困难,顽强地一路挺来,创造了“汉江奇迹”。不得不说,在此过程中,爱国精神和团结精神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而在1997年金融危机中,韩国遭受重创,韩国民众纷纷将自家的金银首饰拿出卖与政府,为国家减轻负债出力;2002年日韩世界杯中,数万名韩国球迷身穿红色衬衫在街头为祖国加油助威……一系列事件让世人看到了韩国人团体意识的强大力量,不禁令人产生由衷的敬意。可以说,国难当头时,是韩国人强烈的团体意识和爱国热情为韩民族一次次地化解了危难,也正是这一点为韩国带来了今日的成就。

然而,另一方面,韩国人的“我们”意识又时常表现过度,产生过犹不及的后果,阻碍社会的多样性,抑制个人的创造性,束缚了韩国在国际化进程中的脚步。韩国人讲究依赖于血缘、地缘、亲缘的“缘故”关系,个体需要从属于某个团体,以产生归属感和亲近感。团体内,成员们被看作为“自己人”,充分发扬着互帮互助的精神,然而团体外,这种所谓的“缘故主义”就成为极端的“排斥主义”。2009年,“侯赛因种族歧视诉讼案”[1]开创了韩国国内种族歧视诉讼案的先例,引起了在韩外籍人士的极大愤怒,对当时韩国甚为流行的“血统纯正说”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不但如此,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韩国人在本民族内部竟也有着“排斥异己”的强烈意识。韩国历来有湖南、岭南地域之争,自60年代起产业化发展,岭南地区始终走在经济发展的前端。而多位总统出身于此,也导致国家政策一度偏向岭南地区。湖南地区作为传统的农业地带在此过程中逐渐落后于岭南地区,导致该地人在外饱受歧视。虽然近些年来两地区矛盾有所缓和,但地区发展不均和两地民众不和一度给韩国的经济政治发展造成威胁。而1996年发生在韩国人与中国朝鲜族同胞间的“佩斯卡马号杀人事件”[2]更是引起了中韩两国之间激烈的纠纷。

由此可以看出,韩国的“我们”意识,是基于小集团、小区域的狭隘的团体意识,是关注成员内部利益的“小我们”意识,而非“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大我们”思想。这样的“我们”意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曾帮助韩国创造经济奇迹,却为韩国今后的发展埋下隐患,也迫使韩国在国际化的大潮流中逆流而行。若韩国人无法及时转变“小我们”意识,以更宽阔的胸怀容纳百川,必将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中停滞不前,在今后的世界大格局中孤立无援。






参考文献:

[1] []金惠媛 《中韩文化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1

[2] []金文学 《丑陋的韩国人》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 20113

[3]李小晨 北京大学(韩国延世大学交换生) 《韩国人的“我们”意识》 大洋网-广州日报 2013816





[1]“侯赛因种族歧视诉讼案”:2009710日上午915分,印度学者博诺格特•侯赛因与其韩国女性友人韩顺姬同行在富川市远美区搭乘公交车,同车一位醉酒的朴姓韩国男子毫无由来地对二人进行辱骂,而后升级为拳脚相加。之后侯赛因将其告上法庭。20091127日,该朴姓男子因“侮辱人格”对侯赛因做出约合人民币6000元的赔偿。该案件成为韩国历史上首桩被法院审理的种族歧视案。

[2]“佩斯卡马号杀人事件”:1996614日,中国朝鲜族同胞全在泉等7人作为船员在丹阳岛登上韩国太阳水产公司所属的佩斯卡马15号船。由于缺乏出海经验导致的身体不适和语言障碍(对船上工具名称的不了解),中国籍船员遭到韩国水手的持续辱骂与殴打。中国船员一气之下将韩国船长、水手长等人杀死后跳入大海。而后6名中国船员在日本海被逮捕并引渡给韩国警方。同年12月末,韩国法庭判处6名船员死刑。消息传来,该事件在中国朝鲜族社会引发了极大反响和震动。


复旦大学韩国及朝鲜概况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