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及朝鲜概况

中韩爱国主义比较

发布者:郭一诚发布时间:2017-03-31浏览次数:63

中韩爱国主义比较


爱国主义是每个国家和历届政府都在推行的,爱国主义也是让国家、民族更具凝聚力,可以推动政治、经济发展的无形力量。而中国与韩国,两个在历史上有深厚渊源、地理上如此接近的国家,在爱国主义的推行和表现方面却存在巨大差异。

一、形成的历史原因不同

韩国从历史上来看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从古长期以来是中国的藩属国,中日甲午战争后又受了半百年日本的侵略统治。属于韩国自己本身的文化是非常少的,而正因为这样的“缺少”,韩国人就特别珍惜注重自己的本国文化,并努力去寻找自己的“根”,去扩大韩国文化的影响力。存在有一种自卑心理推动着韩民族去自立、自强和自豪。而正是国民的想法相似,整个民族国家才会显得更加团结、一致。

而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强盛繁荣的各朝各代,传统文化的积淀深厚,在我们的周边国家中,无论是日本还是韩国,都深受中国历史的影响。但是在中国,这样引以为豪的历史却并没有引起人民强烈的自豪感。原因之一是我们的历史虽然是一直持续着的,但中间也出现过文化性的改革对文化进行清洗,传统文化也失去其原本的地位。其次,自改革开放来,中国是“赶着”向前进的,民众心态、社会气氛都显浮躁,我们没有足够的耐心来放慢脚步回顾历史的沉淀,而是快速地追求着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

二、教育方式不同

韩国——从内到外,从小到大

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有着明显的分层性。首先是感情层次上从内到外的分层。爱国感情枢纽最核心的部分是韩国的血缘情结,这来源于父母和兄弟姐妹;其次是地缘情结,这便是同在一地方的人们所共有的集体意识;再往外一层是学缘情结,也就是指与在人生道路上有过相同学习、工作经验的人之间的感情;而当这样的感情范围一层层扩大后,就上升到爱国情结、民族意识。另一方面,韩国爱国教育注重教育对象的分层。比如,在幼儿园时期,主要给小孩子塑造“血缘情结”即使感受到父母的关怀、同伴的友善、家庭的温暖。小学时期,学校开设基础课程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并让小学生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中学时期让学生更深入了解韩国、家乡的历史,在道德伦理方面内化教育。到了大学时期,则是做道德伦理的外化表现,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来体现这样的从内而外的爱国情结。

中国——理论化、政治化

在中国,爱国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与爱党教育更接近。而这样政治化的感情,就无法避免缺少“人情”的因素。中国的爱国教育偏向于教条式、理论式,从小到大都灌输着同一种理念。不同年龄有不同的接受、理解事物的能力,一个刚懂事的小孩是无法深刻理解“国家”两个字的内涵。这样缺乏层次性的教育不仅效果上欠佳,过于理论化脱离实践的教育还会使这样的爱国主义显得越加空洞。

三、体现方式不同

韩国——“流淌式”

在韩国,从内向外散发的爱国精神是细细流淌在韩国人的生活中的。韩国人“身土不二”的精神让他们相信自己土地上生产出的东西是最好的,从意识上保护了韩国本土品牌;韩国人对于自己本国家的名胜古迹引以为豪;韩国人看重各个韩国的传统节日和礼节……韩国人的爱国精神是流淌在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与他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的。

中国——“爆发式”

在中国,平日里对于“国家”、对于“党”,我们在网络上所看到的言论则是更趋向于自嘲,反而越是正气越是党性十足的言语则越容易被民众冠以“又红又专”的头衔。但当“钓鱼岛”事件、“端午节归属国”事件等爆发后,中国民众的爱国之心就突如洪水般涌出、火山爆发式地喷发出来,而这种甚至有些失去理智的爱国之心也会导致一些不正确的行为。

总体来看,爱国主义在中韩两国间存在着差异,而我们能通过比较这些差异并分析差异引起的原因,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科学合理的爱国主义。


复旦大学韩国及朝鲜概况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