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 2014-03-26 浏览次数: 137

 

1953年复旦大学学生参加生物学野外实习合影

 1953年复旦大学学生参加天目山野外实习时于开山老殿前合影

  

复旦大学生物学野外实习始于上世纪50年代, 从最初浙江西天目山动物学野外实习和安徽黄山的植物学野外实习等专业实习,逐步发展成一门综合性的研究型生物学野外实习,延续至今已有60年。我国许多著名生物学家,包括钱崇澍、伍献文、谈家桢、刘健康、张孟闻、忻介六、曲仲湘、王凯基、黄文几、周纪伦、徐炳声等都曾策划、指导或参与这一课程,培养出许多从事生物多样性研究和教学的人才,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有施立明院士、金鉴明院士、洪德元院士、张亚平院士以及钱迎倩、陈灵芝、汪松、陈家宽等著名教授。

30年来,中国乃至发达国家的高校生物学教育的学科设置和课程布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分子生物学高速发展的时代微观生物学的相关课程得到重视和加强,而宏观生物学的学科和相关课程被弱化,宏观生物学课程被一再压缩,生物学野外实习是仅存的能让学生与自然亲密接触的课程。如何改变这一局面,充分利用生物学野外实习这一重要环节来弥补现代生命科学人才培养的缺陷是摆在我们面前极为重要而又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从1998年起,复旦大学生物学野外实习教学团队充分意识到这一历史使命,在学校稳定的经费支持下,开始在天目山开展野外生物学实习课程改革和探索,提出崭新的教学理念,明确新的教学目标,大幅度调整教学内容,大胆创新教学方法。2005年,国家基金委给予这一改革和探索充分的肯定并投入资金进行支持。近年来,天目山野外实习基地和复旦大学野外实习教学团队还特地向社会开放,接纳中国科协中学生科技夏令营复旦大学步青计划夏令营上海青少年科普教育等约450名中学生参与,开展宏观生物学教学及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教学方法的观摩等方式,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藉由以上教学成果,本课程及教学团队于2013年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03年复旦大学生物学野外实习课程开展50周年 师生合影

 2003年恰逢复旦大学天目山野外实习课程开展50周年 师生合影

版权所有 © 生物学野外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