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特色建设的思考研究(陈金华)
发布时间: 2012-02-28 浏览次数: 185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特色建设的思考研究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为例

陈金华

 

1.研究思路和目标;

20034月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 2003] 1 号)以来,精品课程建设在全国各高等学校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尽管人们对什么是精品课程及其评价标准问题,众说纷纭,但还是取得了一些共识。所谓“精品”,决不是那些粗制滥造之次品、弄虚作假之赝品,乃指精心制作精雕细刻、“精益求精”之作品。换言之,精品是一种质量意识,一种创新精神,是一种追求卓越的境界。精品课程就是指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学管理”的高水平、高质量、有特色、有示范效应的课程。

不可否认,这些年虽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和丰硕的成果,但离上述“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学管理”之目标还有相当距离,精品课程建设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概括起来有:

1)精品课程建设内容雷同,缺乏个性特色。浏览各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网站,可以看到,不少精品课程未能很好把握精品课程的“精髓”,没有形成体现自身特点的课程体系、思路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条件、教学队伍等方面特色。

2)精品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严重,课程网站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不太吻合。浏览各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网站,不难看到,不少精品课程网络内容,包括教学体系、教学案例、复习思考题、练习题乃至期末考试题的范围等内容比较简单,教学方法方式比较陈旧,重理论讲述、轻实践操作,特别是不重视实践教学活动对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作用。

3)精品课程的网站建设水平比较低,缺乏师生交流互动平台。浏览各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网站,不难发现,不少精品课程在运用电子教案、电子课件、电子资源和多媒体技术方面,尤显薄弱,PPT教案内容简单复制教材大纲,课件形式单调乏味,缺乏对最新研究成果和教学资料的及时更新与补充,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很难发挥精品课程的科学性、先进性、有效性和示范性作用。

4)精品课程网站“建而不用”,形同虚设。虽然不少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已是省市级或国家级精品课程,但是其点击率、使用性却很不理想。除了课程内容陈旧枯燥、缺乏丰富鲜活生动的资源外,还与建设者思想动机有关,总以为在获批省市级或国家级精品课程以后就“结构封顶”,大功告成了,不必再继续花费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后续建设,以至于精品课程网站束之高阁。

5精品课程“重建轻管”,缺乏发展后劲。有关报道显示,为了获得省市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有的学校在申报时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积极开展公关活动,甚至托关系找评委;有的把本部门几乎所有教授、骨干教师临时拼凑成一个教学团队(不管这些人是否讲授过该门课程),把精品课程申报变成获取名利、装点门面的手段;有的一旦获得省市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就到此为止,缺乏后续建设、动态维护、考核评价、监督检查的长效机制。这些情况完全有悖于精品课程建设的“精髓和目标”——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有鉴于此,本项目研究设定的重要目标就是,通过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标准之研究,尤其是课程特色建设之研究,阐述论证精品课程标准的具体内涵及其评价体系,诸如,先进的教育理念、精致的教育内容、精湛的教学艺术、现代的教学技术以及显著的教学绩效之内涵及标准,以企弥补上述种种不足,不断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教学质量和和教学水平,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 本项目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方法;

精品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项目研究试图阐述以下主要观点:

1)反思并领会精品课程建设的精神实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教学质量问题越来越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是一种质量建设工程,通过建设“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学管理”的高水平、高质量、有特色、有示范效应的课程,达到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最终目标。

2)强化课程特色建设观念,并将特色建设贯穿于精品课程建设的全过程。课程特色不是空洞孤立的东西,它反映和体现在课程定位、思路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条件、教学队伍等方面。尤其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特色建设要与不同学校人才培养特定目标相结合,比如,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的人才,所以,课程特色建设应该体现“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培养要求。

3)确立全新教育教学理念,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要倡导研究型教育教学理念,加强课程内涵建设和改进授课方式,做到教学富有激情、讲课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还应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加强师生交流互动,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力求使精品课程成为理念新颖、生动鲜活、独特先进的课程。

4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网站建设,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及时补充更新教学内容、努力改善教学方法方式,使精品课程成为师生交流讨论学习互动的平台,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的宝库。

5 树立精品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建立完善精品课程建设的管理机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相反,精品课程建设应该与时俱进。因此,管理部门应该不断调整精品课程指标评价标准,从课程定位、思路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条件、教学队伍、划拨经费等方面继续推进精品课程建设,通过完善监督、加强管理、中期考核、滚动支持和结题验收等方式,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的质量,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效应。

本项目研究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实践调查研究,个案比较研究,文献资料研究,理论学术研究。

 

3. 本项目研究的步骤和重要环节;

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建设和管理机制建设等。本项目研究将根据《国家精品课程指标评价体系》的要求,深入开展相关专题的探讨研究。具体步骤和环节如下:

1)关于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的设计建设中,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实施者,居于主体地位,直接影响课程的质量和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意味着,培养一支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创新精神较强、师德风貌过硬的学者专家型的师资队伍。这是本研究的关键之处。

2)关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研究。更新教学内容, 创新教学方法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在保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教学内容经典性、知识结构科学性的同时,应将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及时地吸收到教学中去;应研究如何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如何选取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特色辅导教材吸收、充实到统编教材内容中去;创造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典型案例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关于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研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应该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创新探索研究型、讨论型、自主实践型等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实践教学研究将是本项目研究的重点内容。

4)关于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的研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所带来的便利,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先进仪器设备,建设立体化课程体系,将丰富的理论知识通过图、文、声、相、影等多种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所有讲授内容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课件,将诸如教学材料、教师教案、习题、参考文献目录、授课录像等整合到“网络课堂”或专门网站,构建富有成效的师生互动平台,使广大学生真正成为精品课程优质资源的受益者。

5)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评价和管理机制的研究。应建立严格的复审机制和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发挥精品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应全面理解把握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和目的,尤其要注重对实际课堂教学效果、学生评价及教书育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际贡献的评价;应建立完善精品课程建设的评价和管理机制,把同行评价、专家评价与学生评价结合起来,管理部门要注重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管理,严把项目立项关、检查关和验收关,形成有效的质量评价机制;应加强监督机制,确保课程资源的更新要求,保证课程教学质量;应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对于已经建成的精品课程要有足够的后续专项经费扶持,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营造鼓励教师投入教学、研究教学的良好氛围。

 

4 . 本项目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1)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内容雷同,缺乏个性特色问题,本项目研究强调课程特色建设观念,并将特色建设贯穿于精品课程建设的全过程,包括课程定位、思路理念、课程体系与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条件、教学队伍等方面。尤其要提醒注意的是,本项目研究特别注重课程特色建设与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的相结合。

2)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严重问题,本项目研究强调确立全新教育教学理念,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注重课程内涵建设和改进授课方式,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强调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内容陈旧枯燥,教学方法方式单一刻板,本项目研究特别注重探索创新研究型、讨论型、自主实践型等教学模式,强调开展实践教学和课题调查研究活动。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开展课题(专题)调查研究是本项目研究的重要特色,这是符合研究型大学建设理念的值得提倡的做法。

4)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水平低、“建而少用”或“建而不用”问题,本项目研究强调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及时补充更新教学内容、努力改善教学方法方式,建设立体化课程体系,使精品课程成为师生交流讨论学习互动的平台,使广大学生真正成为精品课程优质资源的受益者。

5)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重建轻管”、缺乏后续发展问题,本项目研究强调树立精品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建立完善精品课程建设的评价、监督和管理机制。加强管理、完善监督、滚动支持、经费扶持、合理激励、保证质量,发挥精品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6)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大功告成”、“到此为止”问题,本项目研究强调反思并领会精品课程建设的精神实质和最终目标。重申精品是一种质量意识,是一种创新精神,是一种追求卓越的境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既是一个质量建设工程,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其基本目标是建设“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学管理”的高水平、高质量、有特色、有示范效应的课程,最终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5. 本项目研究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特色建设研究”拟突破的重点;

1)课程特色建设研究。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定位、思路理念、课程体系与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条件、教学队伍等特色研究。特别是关于课程特色建设与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的研究。

2)实践教学环节研究。包括如何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如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如何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如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研究。

3)研讨型课程研究,特别是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如何开展课题(专题)调查研究活动的研究。

4)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研究,尤其是关于建设立体化课程体系、构建师生交流学习互动平台的研究

5)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后续建设发展的研究,尤其是关于建立完善精品课程建设的评价、监督和管理机制的研究。

 

本项目研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特色建设研究”的难点;

1)由于人们的精品意识、质量意识、创新精神、卓越意识还比较淡薄,加上精品课程建设评价体系的不尽合理,本研究会遇到种种意想不到困惑和麻烦。特别是关于课程特色建设与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的研究比较艰难。

2)面对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评价体系偏重于科研项目、轻视教学工作现状,估计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师从事教学研究不会受到格外的重视。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无论在时间精力投入、工作量评估上,还是在场所安排、经费支持等客观条件上,都会遇到困难。研讨型课程研究,特别是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如何开展课题(专题)调查研究活动的研究,估计不会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公正合理的评价。这是本研究的最大难点。

3无论是精品课程网站建设,还是后续课程建设,都需要管理部门的滚动支持、经费扶持、合理评价和有效激励。事实上,如今这方面条件还未成熟,机制体系还未完善,估计也会影响本课题研究。

 

6. 本项目研究的下一步计划。

1)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特色建设研究。特别是关于课程特色建设与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的研究。

2)开展实践教学环节研究,特别是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如何开展课题(专题)调研活动的研究。

3)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研究,尤其是关于建设立体化课程体系、构建师生交流学习互动平台的研究

5)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后续建设发展的研究,尤其是关于建立完善精品课程建设的评价、监督和管理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