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发布时间: 2012-02-28 浏览次数: 205

(一)《应用伦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属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之一,属于公共思想政治理论系列。本课程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生命、环境等板块,内容涉及人性伦理、人生伦理、性伦理、婚姻家庭伦理、生命伦理、医学伦理、环境伦理、科技伦理、网络伦理、经济伦理、行政伦理等方面,涵盖“理论、历史、现实”层次。由于复旦大学率先推行通识教育,领国内高校之先,与此同时,自从1996年起,特别是自2003年以来我校在全国率先尝试进行“两课”教学改革,给本科生开设这门《应用伦理学》课程,这在全国尚属先例。《应用伦理学》课程始终贯彻通识教育精神,跨越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鸿沟,构建了文科、理科、医科之间的紧密联系,实现了真正的学科交叉。让学生以伦理科学的独特视角领悟人文科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人本身的态度;使学生学会道德思考的方式,用社会伦理的眼光看待和分析现实生活中道德问题;同时让学生感受科学,提升他们的兴趣。

(二)《应用伦理学》课程经历了一个从分散性探索到整合性发展完善的历程。

2000年两校合并(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以前,《应用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医学伦理学》三门课程分别隶属于两个学校。2001年两校合并后,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和原上海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部进行资源和力量的整合调整。自2003年起,我校参与了教育部组织的“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改革调研”工作(由校党委书记秦绍德领衔承担教育部综合组的调研工作),掌握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基本情况和经验,在此基础上,20053月,在学校成立复旦学院,实施通识教育这一本科教育教学整体改革。在这一背景下,社科部对全校的本科公共政治理论课进行改革,推出了新的“复旦大学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与培养方案”,经过学校党政联席会议通过后、自2005级学生开始全面实施。

与此同时,在校党委的领导下,由校党委书记牵头,对我校两课进行了改革试点,思想品德教学改革成为两课教学改革的重点,探索了思想品德专题教学模式与社会实践模式,大大提高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获得校内外专家的好评。20069月,中宣部、教育部在充分兼顾全国各地的情况后推出“教育部新方案”中的第一门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要求全国高校在新学期对2006级学生开设。我们从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出发,对2006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了过渡方案,将《应用伦理学》作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的衍生课程(“4+6课程体系”)。所以,《应用伦理学》课程隶属于“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的衍生公共指定必修课程之一(六门公共指定必修课程中,学生可任选一门),这是具有创新意义的。

(三)《应用伦理学》是一门是以价值观与道德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修养,提高科学研究能力的课程。《应用伦理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将教学内容的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创造性、学术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创立“1+1教学模式”,即总体上用一节课时间简明讲授课程理论知识,用一节课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与多样化教学两方面又进行大胆创新,采用“三大模块”(即理论教学模块、能力训练模块和实践能力模块)组织教学。同时还对学生学习成绩评定和考核方式方面的改革。

(四)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活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大胆采用专题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课题项目研究方法等,明显增强了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将学、思、问、答融为一体,尽量多给学生留一些思考问题的时间,使学生“无疑时导其有疑,有疑时则导其解疑”,从而学得扎实,思得辩证,问得深刻,答得透彻。加强师生互活动,师生平等探讨,教学相得益彰,增强教学效果。

(五)《应用伦理学》任课教师在学科领域,学术观点和人格特征上,取兼容并包的政策,让学术观点碰撞,努力提升整体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在学校每学期的教学评估中获得良好评价。20077《应用伦理学》以“秉承通识教育理念和精神,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应用伦理学导论》教学改革成果”,荣获复旦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89月作为学校研讨型课程——《应用伦理学》成为教务处资助的重点课程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