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共和国( 吴昊颖 )

发布时间: 2010-04-11   浏览次数: 57

我家,共和国

        ——生活的路,我们一起走

 

08300400069         吴昊颖         金融学       任课老师:肖吟新

 

时逢建国六十周年大庆,随着各类庆典活动的不断展开,我们的爱国激情似乎在顷刻间被激发。常听老一辈的人感慨:现在的孩子对国家还真是淡漠呀,远不像我们那个时候热情洋溢······

其实,我相信,这并不是一代人的症结,无论先辈还是我们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都有着共和国的影子,因为,我们与祖国一同成长,生活的路,我们一起走过。

我很幸运地赶上了80年代的末班车,所以,不是90后。或许,这是一个尴尬的年代。当全社会都怀着好奇与热情并且永不厌倦地评论90后时,我们被忽略了。曾经,当社会的焦点正集中在80后时,我们尚未出生;而今当我们正长到风华正茂的年龄时,又有90后后来居上了。然而,无论如何,这二十年来,我也感悟到了祖国的进步,那么,我想用最平实而真切的语言,怀着80后的沉稳与冷静,带着90后的活泼与洒脱,回忆我家与共和国一同走过的风雨辉煌。

爷爷、爸爸、我,我们家祖孙三代都是中共党员,这是我感到荣幸,我们号称“党员之家”。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我对祖国,对党组织又有一种特殊的眷顾与依赖。入党两年来,其实我一直把党员的身份当做一种荣誉。同时,为着能够有底气地说出“我是一名党员”这句话,我也常常关注着党的历史,我也很积极而认真地学习着大家都比较轻视的政治类课程。或许,这是一件幸事,甚至可以说我把对党的关注与思考以视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了。我相信,这些话说出来别人一定认为很可笑、很虚伪。但是,我明白自己内心思考着什么,依恋着什么。因此,我也不便在于大家争论了。有老师曾说,我们现在的政治冷漠是因为上一个时代大量透支了人们的政治热情。那么此刻,我就把我的政治热情保留在心里,让它细水长流,永不干涸吧。

爷爷是一名老党员了,现在的他是沉默寡言的,可以一句话不说,坐在老家的院门口,从太阳升起一直到繁星满天。他很少提起往事,即使在我故意撒娇请他讲一个“他年轻时的故事”时,他也就一句话带过了。我有时会因此而不满,但其实转念一想,或许是爷爷真的累了。出生在四十年代初,那本是一个战火纷争、政局混乱的年代了,再到后来的建国、土改、文革,直至改革开放。这一切无论是压抑的还是光明的,在我们看来是遥不可及的历史事件,他都一一经历了。后来,听爸爸说,爷爷曾经当了二十多年的村长了。我突然间明白,的确呀,这一系列的运动与事件本足以让人的一生对其应接不暇,更何况,爷爷是党员、是村长,当这每一次运动到来时,他也定是处于风口浪尖,积极参与并带领着全村人民一同行进。一生中的二十多年都如此热情高涨,如此劳顿奋进,怎会不累呢?或许,可以说她年轻时已经透支了现在的体力与精力。因此,后来我也便不再缠着爷爷“讲故事”了,只是当他再次坐在门口时,我若从他身后经过,便静静地看他一会儿,想象一下他曾经的风华正茂与峥嵘岁月。我想,那定是一个老党员一生的财富。

如果说爷爷的党员生涯是要我去想象的,那么爸爸的生活就是真切的,离我最近的了。爸爸对我的影响很大,但他或许是继承了爷爷的性格传统,从未对我有过一次直接的思想教育。他对我的影响则完全来自于“身教”而毫无“言传”。也许,这是因为我和爸爸都知道,其实有些话没有必要说出来,而有些言语,一旦说出来也就变味儿了。应该说,爸爸赶上的是共和国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时期。他出生在六十年代,成长在七八十年代,奋斗在九十年代,辉煌在二十一世纪。他有时会给我讲一些他年幼时的事情,我也常能从那些情景的碎片中隐约感受到那时人们的生活状态。那是较为贫困的物质生活资料与今天形成鲜明的对比,爸爸时常在忆苦思甜中对今天的生活充满了信心。在此刻国庆六十周年之际,爸爸看到当日的阅兵游行仪式感慨颇多,让我惊异的是,他说他想起了1984年的国庆游行。那时,他正在北京上的大学,有幸参加了当年国庆三十五周年的方阵有型,他是武术方阵的成员。而今,武术方阵已不会出现在国庆六十周年的游行队伍中了,取而代之的是更能体现时代特色的“科技方阵”“我的中国心方阵”。但是,重要的是,虽然内容变了,人也变了,但一代代人脸上乐观而自信的笑容不会变,共和国前进的步伐不会变。

爸爸随着共和国的脚步一同前行着,今年他又被评为企业的“优秀共产党员”。他的好学与上进精神是所有人,更是我前进的榜样。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他,参加工作后不久便转入了电力系统行业,在最初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一展身手后,他又自学步入了计算机通讯技术的前沿。其实,这一切进步全都归功于爸爸的个人努力是不够的,我相信,这是共和国前进的足迹在个人身上的反映,而那每一个荣誉称号背后,既是个人对祖国的贡献,也是祖国成就了个人,因为这一路上,是二者彼此相伴走过的。

生在这样的家庭中对我来说是一大幸事了。在家庭气氛的熏陶下,我便对祖国从情感上产生了深深的依赖。同时,我也步了爷爷和爸爸的后尘。20087月,我早年满十八岁的第一个党的诞生纪念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时,我很庄严地站在党旗下宣誓,双目凝神,声音仿佛也厚重了许多,就像凝聚了无穷的力量,或是饱含了深情。毫不夸张地说,从“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到“永不叛党” 这短短的几句话中,我顷刻间感到我也不入了党组织的群体中,与祖国的关系又近了一步。因为,从此刻起,我已不再是只会成天歌颂“祖国母亲哺育了我”的孩子了,而是一个担负着一份社会责任的成年人,更是一名被赋予了保卫祖国、建设祖国重任的中共党员。在我心里,这些不是空话,更不是虚晃的言论。而是每一个字都寄托着责任,都拥有沉甸甸的分量,都需要我们用自己的努力去践行。

之后,步入大学无疑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在这里,我远离了家乡,远离了父母的贴身呵护,在一定程度上步入了社会,也逐渐学会更加理性而成熟地看待我周围的一切人与事,这些都是我一点一滴的成长。大一时,我想参加了党支部组织的为叶氏路民工子女义务补习功课的活动,那是让我难忘的。我肚子为孩子们制定的特色学习计划,以及每周两小时的一对一功课辅导,风雨无阻。那时,我常想,自己这么辛苦到底是为了什么?没有人给我补课费作为回报,也没有任何一个组织给我颁发证书来证明我的这些付出。后来,当我看到日渐提高的成绩,以及家长们感激的目光时,我便明白了,我为的是我身上的那一份社会责任,为的是作为一名党员来回报共和国的荣誉与义务。

从爷爷,到爸爸,再到我,我们一家与共和国的关系是微妙的,因为从这三代人的经历中,我看得出个人、家庭与祖国是相互依赖的。当我们为着自己的人生而奋斗时,也正是与祖国一同成长的过程,生活的路,我们一起走。

如今,祖国以踏过了六十个春秋,他带着往日的伤痕与荣耀依旧向前奔跑,而之后的路程我们会一同走过,一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