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共和国(殷皆悦)

发布时间: 2010-04-11   浏览次数: 54

我·家·共和国

殷皆悦

9307

   开出上海的汽车上

夜幕悄悄的降临,望着外面渐渐伸展开的璀璨的城市夜景,我丝毫没有心情去欣赏上海的夜景。

车在徐徐流动着,前面的车已经堵得很远,在一点点地吞噬着我的耐心,仿佛是在和我开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让我既产生朦胧的睡意,又因为焦躁不安而难以入睡。

  家乡靖江市马洲公园里

随着夜幕的降临,马洲公园的灯展也徐徐拉开了序幕,人群在不断涌入,很多人扶老携幼,全家都来到了公园,一边乘着凉风欣赏夜景,一边对靖江市政府新建的这个公园啧啧称赞。这几年家乡的变化日新月异,让许多老靖江人感叹不已。节日的喜悦气氛通过一面面抓在手上、插在车上的小国旗和流光溢彩的霓虹灯,像烟雾一样,迅速弥漫在每个人的心头。

  节日前夜的北京

清华的好友给我匆匆发来一条短信,告诉我他们刚刚举行誓师大会。作为大一新生,他们是很幸运的一届,来到北京一个月就被派去参加群众游行。很多人(包括我那位同学)都推掉了回家的机票或火车票,然后怀着火热的心投入这场特别的战斗。他们此刻应该在休息吧,好为了明天能精神抖擞;不,他们肯定睡不着,谁都没有睡意,每个人早已被北京的空气刺激的亢奋起来。千千万万个参加庆典的人应该都是这样吧……

 

930  10

  靖江市长途客运站

一下车,我就看见父母拿着小国旗和衣服在等待着我,马洲公园的活动应该结束了。见我下车,爸妈立刻迎了上来,嘘寒问暖。我一边应付着,一边从心底松了口气:总算熬到家了……离阅兵还有12小时,我要好好休息,养足精神,明天好仔仔细细地看。

晚饭只能再热一遍,我还是吃得很香,毕竟这个National Eve(国庆前夜)能回来如此得不易,此时才由衷的感觉到家的温暖和思家的痛苦。一到家,我还不忘把小旗帜用胶带纸固定在窗口。我知道,家家户户都已经像贴春联一样把国旗挂在了最醒目的位置。

  天安门广场

彩灯已经把这儿装扮得如同白昼,工作人员在给会场做最后的布置。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给工人们指导花卉的搭配和摆放。他已经将近80岁了,给天安门广场布置了20多年的鲜花,天安门广场就是他第二个家。老人不时深情回眸璀璨的天安门,心里掀起阵阵波澜,自己虽不再年轻,不能再像昔日一样在这儿为祖国母亲打扮,但这儿的景象,尤其是今晚的夜景,也许将永远铭刻在他心上。

 

    复旦大学

留守在学校的同学兴奋地打来电话,告诉我他们的国庆晚会很精彩,人虽然不多,但挤在一起更加温馨,吃东西玩游戏,大家都忙的不亦乐乎。他甚至还讥笑我太恋家了,留在学校岂不更有乐趣?我呵呵回复道:学校岂不就是你的家?不一会,电话响起,里面传来一句话:大家都属于一个家……

 

101 早上8

  家中

 电视机已经锁定央视一套,先是我,然后爸爸妈妈,最后姑姑和表哥,都坐到了电视机前面。没有人把激动写在脸上,但每个人都在随和之中透出一丝异样的神情。起先妈妈还在和姑姑聊起家长里短的事,随后就被表哥不耐烦的打断,爸爸也将电视机音量调高,专心致志听着主持人的介绍。也许这些介绍他已经听过好多遍,爸爸竟能向我们转述还没有说出的内容;表哥在边听边看,仔细研究即将出场的新式武器和装备,还和1999年的世纪大阅兵做着对比;我则通过电视机采访设在太庙的集结疏散中心的显示频,看着现场的画面,搜索着同学所在的方阵。妈妈和姑姑拣着菜,貌似不关心,也偶尔偷偷瞟着电视机屏幕。

二 长安街东侧

即将参加安塞腰鼓《欢乐道情》的延安农民小伙子艾磊正在和一边和同伴互相整理衣服,一边听着指挥的最后叮嘱,他们作为唯一来自京外的群众游行队伍,曾经参加了港澳回归和两次国庆的庆典表演。为了这一次国庆,他们冒着酷暑每天训练十多个小时,即使能回家,也不能和老人小孩分享团圆之乐,一切都是为了共和国60周年大庆。在这群小伙子前面的“艰苦创业”方阵里,穿着红色衣服的清华大学大一新生方阵早已斗志昂扬,他们是集训最晚的方阵,但却在短短一个星期内完成了高强度的训练任务。此时此刻,他们的父母一定守在电视机前等待他们的亮相。第一次离家,就被赋予如此光荣的使命,家里人能不为他感到骄傲吗?

 

101上午10     我·家中·天安门广场

还记得1999年大阅兵的盛况,记得时任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的亲切问候和全体指战员的飒爽英姿,10年后,当面的参加者已经老去,检阅、受阅的是新一代中国人和新一代的武器装备,但当胡锦涛总书记乘着红旗牌检阅车从天安门缓缓驶出时,当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护卫军旗以矫健的英姿走向我们时,无论是在现场,还是在每一个家庭里,每一个人心中,都会重新掀起一阵波澜。从169步的正步中,我们看到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无数的中国人为了国家免受欺凌,舍弃小家,牺牲自我,赴汤蹈火的身影;从孙中山先生的巨幅画像中,我们感受到了他的三民主义精神和“天下为公”的大家情怀;从毛泽东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原声中我们耳边又想起了那句歌词: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华……明白了它的深刻含义;从抗洪、抗击非典、抗震救灾的感人事迹中,我们看到了超越家庭的爱;从三十四辆各省区市彩车中,我看到了在社会主义中国万众一心、共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信心和力量;从新型战机、导弹依次通过天安门的画面中,我们看到了新中国国防力量从无到有、由弱转强的历史性跨越,想起了为了国家默默无闻的两弹一星功臣;从依次走过的大学生方阵和少先队员方阵中,我们更看到了这个国,这个家,未来的希望,同时也感受到肩上责任的重大。此时,所有的家庭,无论在哪儿,都应是同样的表情,都在念着同一句口号。家与国的情怀,在这一时刻已经融为一体……

后记

    “伊齐,看到国庆阅兵了?10月3日上午,1日在天安门观礼台观看了国庆阅兵的台盟中央名誉副主席、80岁的田富达如约拨通了远在台湾的大弟弟的电话。

    “看了,真是壮观啊!电话那端田富达的弟弟伊齐·巴都声音有些颤抖。

    60年前,来自台湾新竹泰雅族的田富达曾作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台盟代表站在天安门城楼出席开国大典。60年后,再次目睹阅兵盛典,我的感受就是毛泽东的一句诗——‘天翻地覆慨而慷

    电话里,田富达和大弟弟相约来年春暖再相聚。

    60年的沧桑巨变让田富达百感交集。国家富强,民族兴盛,中国人从来没像今天这样充满自信。然而,岁月不饶人,我和大弟弟都是垂暮之年,最大的愿望就是两岸早日大团圆,家家户户都能团团圆圆。

是的,这样的情怀无一不连绵不绝,“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是国的家,国是家的国”……这些传唱的歌谣里无不透露着民众对“国”与“家”关系最本质的认知。在这种认知背后,凝聚着的其实是中国人精神气脉中最本真的“家国情怀”,而基于家国观念之上爱国情怀的释放,才是最朴实,也最容易打动人心的。当新中国迎来60华诞的时候,我们更要看到,百年中国的新生与变革中“公民强,则中国强;公民智,则中国智”的价值所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公民身份的觉醒与长成注定是最重要的脉络之一,也注定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