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中国(王丹)

发布时间: 2010-04-11   浏览次数: 308

                  阳光下的中国

                                       ——记汶川地震与改革开放

 

“一场地震/生死两难/只道三四险/不知五月/纵有六双眼/ 泪流不完/七颗心儿悬/零八奥运艰/高呼九洲十地华人现/ 纵使百舸千帆风浪间/ 也让咱行得万年船 /泱泱中华几千年/只是百般无奈斗不过你苍天/ 十分惨淡/也不知你九重天中住着何神仙/在零八年八月八日还有八十八天时送灾难/但愿七彩祥云现/ 六月中国保平安/五星红旗永鲜艳/四海升平/三地两岸心连心成一条线/ 我只想/跪地抬手问苍天/ 敢应否/下辈子/你做人来我做天/”

这是我们高中在汶川地震之后举行“心系汶川,关注祖国”朗诵比赛的时候我所朗诵的诗歌。那时汶川地震已经过去好几个月,而那种震动与感动却是依然残留在心。

那场举世震惊的灾难,发生在我的家乡——魅力的天府之国四川。在开始震动的那一瞬间,这个山清水秀的天堂瞬间陷入无尽的黑暗,地动,山摇,哭喊,尖叫……无声的哭泣。而那些感动世人的瞬间,同样发生在那里。地震后的废墟之中,亲情,师魂,温暖,希望,那些纯洁的爱,那些闪耀着的人性之光,照亮的不仅是灾区,还有共和国每个人的灵魂。

那时的我还迷迷糊糊在教室,突然被同学的一声尖叫“地震了”吓得浑身一震,随着人流跑到操场。看着教学楼瓷砖从中缝寸寸破裂,虽有些恐慌,但对学校广播里所说的7.8级完全没概念的我,还曾经窃喜偷得半日闲。

错了啊,错得离谱!

如果不是看到电视里滚动的数字,可那不单单是数字,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啊;如果不是看到网上闪过的画面,可那不单单是图片,是一幕幕真实的场景啊;如果不是看到报纸上沉痛的报道,可那不单单是文章,是一场场悲伤的祭奠啊;如果不是……我怎知那是如此的一场噩梦啊!

更何况,我的父亲,在那个黑色的日子,正在从理县回家的路上,在那条死亡之路——213国道上。

5天的焦急等待之后,我们终于接到了父亲的电话,而那个时候,我的母亲已经近乎绝望的叫我去查医院的伤者名单了。后来,我母亲告诉我她曾经背着我不知道哭过多少次,而我的父亲讲述了他的“生死时速”——当他开车进入隧道的时候,已经觉得不对劲,而在出隧道之前的几秒钟,巨石突然滚落堵住了洞口——是那个没有坍塌的隧道救了他和另外二十几车人的命。然后,他们吃某个卡车上拉的生的莴笋,喝着余数不多的矿泉水,在随时滚落的巨石之下,在一波波的余震之中徒步走过那段尸骨遍地的死亡之路。他没告诉我那一路上的悲惨景象,但我可以想象那是何等的惊险,那种未知命运的迷茫夹杂着对随时可能袭来的死亡的恐惧,他是多么辛苦才坚持走到了有救援的地方。他告诉我说他很幸运,那些车里面有一辆是部队里的,是那几个军人带着他和其他人走了出来,而那些逐步向灾区深入的救援队在最快的时间内让他们和家人通了电话。他笑,跟解放军在一起就没那么怕了……

那段记忆父亲已经很少提起,但是我却一直未能忘记那时候父亲对于解放军的溢于言表的感激。那是一个最普通的共和国公民对于军队以及军队背后的共和国的无限信赖与感激,那是一个最普通的中国家庭对于政府及时救援的无限谢意。

而类似的事情发生在很多很多普通人身上。

似乎是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根弹簧,重压之下都被唤醒——去他的大地无情苍天有泪,只要我们人间有爱!

我们每个人都深深地热爱着这片神奇的土地,这片有着亿万年沧桑不变的美丽土地;我们每个人都深深地热爱这个伟大的祖国,这个有着坚实的脊背抵住了天地的风云变色的祖国;我们每个人都深深地热爱这群善良热忱的人民,这群相濡以沫互相扶持的人民;我们每个人都深深地热爱这个走过六十年艰苦历程的政府,这个年轻但每当人民受到威胁时总是全力以赴来保护,来拯救的政府……

难道不是吗?

从我们年愈花甲的总理不顾危险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指挥,到第一支翻山越岭冲进地震中心的绿色解放军军队,到在无数垮塌的房屋下不顾自身安全与疲劳救人的橙色身影,到坚守阵地为每一位伤者守候的白衣天使,还有那些海外的救援队,我们见到的那些生命奇迹不断上演的背后是我们政府"以人为本"的时代底色。而灾后重建,那些志愿者、那些捐款、那些赈灾义演、那些灾区医院和小学,无一不向我们宣告:即使那山、那水已然改变,那人,那些温暖的人心永不会变!

突然之间你我发现,原来国家、军队、同胞、手足都有着更深沉的含义;原来原来自己如此强大,一个人便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世界;原来自己的生活是这般充满光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强震大灾面前,我们有爱,我们无惧!

该过去了吧!有如此坚强的人民,有如此人性的政府,有如此温情的世界,抗震救灾在我们的泪光中胜利。共和国由每一个普通的肉身组成,也许我们曾经隔膜,但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我们相互搀扶,相互依偎,相互慰藉,相互温暖,于是我们成了一个个大写的人字,一个个闪烁着同样光辉的灵魂。而这汇聚起来的人性之光,足以投射苍穹,照亮宇宙——人性的旭阳,正在从东方升起!

谁说不是呢?

这温暖而不刺眼的阳光,却有神奇而伟大的力量,冲破阴霾,驱逐黑暗——让我们每一个人每天都生活在感动中,生活在希望中,生活在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中——阳光下的中国,必将走得更远!

零八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遭遇了一场地祸的黑暗,而早在三十年前,这个坚强的政府刚从一场人祸的黑暗中走出——十年文革。

那是一场浩劫,共和国从来没有像那时一样彷徨。幸好,我们遇到了邓小平;幸好,我们知道了改革开放;幸好,我们坚持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很小的时候我就听大人们开玩笑说我们县“隔壁”的广安出了个国家主席邓小平,所以明明是差不多的地方,他们是市而我们是县;小学的时候经常听老师说“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却不知道是邓爷爷的名言;直到后来长大再听到那首“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才真正意识到“邓小平”这三个字的内涵。

我是如此的敬佩那个老人,面对着刚刚经历了十年动乱的共和国,面对着被高喊“革命”的造反派们折腾得乌烟瘴气的共和国,面对着国人仍旧停留在意识形态斗争上的守旧思想,面对着毫无经验和先例可循的窘困境地,那个老人,他需要何等的勇气与胆魄,才能作出决策,提出了导致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改革开放”?

实践证明,他是对的!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生长在一个奇迹的年代。经济蓬勃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法制与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健全,环保事业迅速发展,航天、科技、体育、文化事业蒸蒸日上,这些不用我说,人人都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因为那些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发生在每个人的身边,发生在衣食住行的点点滴滴……

就拿我家在的那个小县城来说,除了这么多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万兴广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渠江二桥以及东城的开发日渐成功,还有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人们的行为规范也紧抓不放,政府正在致力于文化产业的开发……进步多了,无论从物质和精神上。

我们难以想象父辈祖辈们凭票证衣食住行,统一着装的生活,而三十年前的今天,我们的父辈也不会想到今天可以随意选择绚丽的时装,可以品尝遍布世界的美食,可以有无拘束的思想,以及有无处不在的高楼大厦,能在底下跑的列车,甚至于一个虚拟的世界吧!大概也无法想象入世申奥、港澳回归、神州系列、嫦娥奔月、奥运世博、周年大阅兵的盛大场面。

不敢想象,如果没有改革开放……

能有这样一个开放的自信的有着自己特色的共和国,这样一个让炎黄子孙自豪的骄傲的共和国吗?

人们总喜欢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开出了万紫千红的春天。而我更喜欢这个阳光这个比喻——风风雨雨三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干冷的土壤被改革开放的阳光逐渐温暖复苏,摆脱过去的阴霾,焕发出新的活力,重新屹立于世界之林!

阳光下的中国,很美……不是吗?

 

 

                                                 王丹

                                              0930069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