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共48学时)

第一部分   引论(6学时)

第一章放射性测量中的统计学(3学时)

第二章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3学时)

a等重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b射线和物质的相互作用;g射线和物质的相互作用。

第二部分辐射探测器(27学时)

第三章 气体探测器(7学时)

气体中电子和离子的运动规律;脉冲电离室;正比计数器;G-M计数器。

第四章 闪烁体探测器(5学时)

闪烁体、光电倍增管;闪烁探测器。

第五章 半导体探测器(6学时)

半导体物理基础;金硅面垒类探测器;SiLi)探测器;高纯锗探测器等。

第六章脉冲探测器小结(1学时)

位置灵敏探测器(2学时)

第七章新型探测器介绍及学生报告(3学时)


第三部分辐射测量方法和技术(15学时)

第八章核辐射测量中的符合技术(3学时)

符合测量方法原理;符合方法装置

第八章带电粒子能谱测量(3学时)

重带电粒子如a粒子的能谱测量方法;轻带电粒子如b射线的能谱测量方法。

第十章gX射线的能谱测量(3学时)

高能g射线的能谱测量;低能g射线和X射线的测量。

第十一章核辐射计数和反应截面测量技术(3学时)

核辐射探测器的探测效率;核辐射计数测量方法;反应截面概念;不同反应截面的测量方法。

第十二章中子探测技术(3学时)

中子与物质相互作用;中子探测原理;中子探测器;中子通量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