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的抗菌治疗”课程开设于1987年,共52学时,1994年改为42学时,当前精简为36学时。授课对象主要为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七年制学生(1993-2008年)、八年制学生(2009-至今)、在职医师中申请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者(2000-2014)。

    近年来,在感染病领域中不断出现新的变化。在微生物病原中,新的病原不断出现,如新发甲型流感病毒、社区获得性MRSA,社区获得性艰难梭菌等。一些过去少见的病原渐见报道或增多,如巨细胞病毒、肺孢菌、曲霉、奴卡菌等。此外,一些临床常见病原菌不断发生变异,并对许多常用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如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中万古霉素不敏感株,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和肠杆菌科等。以上种种对各种感染病的治疗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与此同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的诊治手段在临床推广使用,使不少基础疾病患者得以延长生命或缓解病情,但同时成为各种感染的高危人群,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为此,本课程在学习内科学和传染病学等本科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紧密结合临床医学与相关学科-临床微生物学和临床药理学,系统讲授临床上更多见的细菌与真菌感染病的诊治,属于提高性课程,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感染病的实际诊疗过程有更全面更直观的理解和认识,锻炼临床思维。

复旦大学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