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教师
发布时间: 2010-03-16 浏览次数: 396

主讲教师

      主讲教师情况(1

2-1

基本

信息

姓 名

刘欣

性 别

出生年月

1964.07

最终学历

研究生

 

教授

电 话

55664224

 

博士

 

社会学系主任

传 真

65107274

所在院系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e-mail

liuxin@fudan.edu.cn

通信地址(邮编)

上海市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社会学系

研究方向

社会学理论、社会分层

2-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规划教材(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1.社会分层与流动,研究生专业课,周3学时,连续5届,学生100人;

2.高级社会研究方法,研究生专业基础课,周3学时,连续3届,学生110人;

3.社会研究方法,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周3学时,连续5届,学生600人。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20余篇,硕士学位论文8篇,博士论文4篇。

 

获得的表彰和奖励:

1.刘欣,《当前中国社会基层分化的多元动力基础——一种权力衍生论的解释》,上海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一等奖,2006-09

2.刘欣,《中国城市的阶层结构与中产阶层的定位》,上海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三等奖,2008-09

3.2009年被复旦大学授予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2008年被复旦大学本科毕业生评选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2-3

学术

研究

 

承担的教学研究课题:

1.中宣部“马工程”项目“西方社会学理论评析”专家组成员。

2.刘欣,项目负责人,“我国目前社会阶层状况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经费60万元,2008-122012-12

3.刘欣,项目负责人,“社会分层与社会公平”,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20万元,2007-092010-08

4.刘欣,项目负责人,“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万元,2006-082009-12

5.刘欣,项目负责人,“社会公平的制度基础研究”,上海市浦江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0万元,2006-092009-07,已结项。

6.刘欣,项目负责人,“当前上海主要社会阶层生存状况及思想动态研究”,上海市社科规划系列研究课题,3万元,2009-072010-12

 

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1Liu, Xin. 2009. Institutional Basis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Transitional China, in “Creating Wealth and Poverty in Post-socialist China”. Davis & Wang (e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斯坦福大学出版社).

2Liu, Xin. 2006. A Power Generation Explanation of the Mechanism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 Spring Issue.

3.刘欣,2005,《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多元动力基础》,《中国社会科学》,4期。

4.刘欣,2005,《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中国社会学》第4卷(原载《中国社会科学》,034)

5.刘欣,2009,《新政治社会学:范式转型还是理论补充?》,《社会学研究》,1期。

6. 刘欣,2007,《中国城市的阶层结构与中产阶层的定位》,《社会学研究》,6期。

7. 刘欣,2005,《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制度基础》,《社会学研究》,6期。

 

               

 

      主讲教师情况(2

2-1

基本

信息

姓 名

徐珂

性 别

出生年月

1971/12

最终学历

研究生

 

副教授

电 话

55665486

 

硕士

 

 

传 真

65642735

所在院系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E-mail

kexu@fudan.edu.cn

通信地址(邮编)

上海市许昌路15005102

研究方向

城市社会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2-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规划教材(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1. 社会学导论,法政类基础,周学时3,连续6届,学生800人;

2. 西方社会思想史,专业基础,周学时31届,学生40人;

3. 抽样调查,专业选修,周学时2,连续3届,学生150人;

4. 社会指标与评估,专业选修,周学时2,连续4届,学生160人;

5. 社会学理论,硕士专业必修,周学时3,连续3届,学生100人。

 

实践性教学及指导学生:

指导本科毕业论文16

指导本科实习课程约60

 

所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2001年“西方社会思想史”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一等奖(第三获奖人)

   2005年 “西方社会思想史”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为课程主讲成员

2007年复旦大学教学突出贡献奖

2006年上海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

 

主编的规划教材:

《农村社会学》(第二版),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1世纪社会学系列教材”,2008年。

 

2-3

学术

研究

 

承担的科研课题:

1. “我国目前社会分层状况研究” ,教育部哲社重大攻关项目,子课题“农村分层秩序”负责人,2009

2.“在沪农民工就医状况研究”,上海市政协立项课题,课题负责人,2009

3. “党领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研究”,上海市政治文明办立项课题,课题负责人.2008

4.“统一战线应对民间组织发展的战略与策略”,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统战基础理论上海研究基地研究课题,课题负责人,2006

5.“大都市社区和谐共生指标体系研究”,上海市政治文明建设办公室立项课题,课题组副组长,2006

 

发表的教学科研论文:

1.“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城市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研究”,上海党史与党建,2010年第1

2.《以工兴镇:苏南七都镇再调查》(第三作者),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意义的叠加和浮现——对社区和社区发展理念的梳理”,《复旦社会学论坛(第二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4.“统一战线应对民间组织发展的战略和策略”,载《统一战线与国家建设》,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5.“社区和谐共生指标体系的建构与测量”,载《民主·民生·法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获得的表彰和奖励

“社区和谐共生指标体系的建构与测量”获得上海市政治文明委员会2007年度优秀成果一等奖。

 

               

 

      主讲教师情况(3

2-1

基本

信息

姓 名

周怡

性 别

出生年月

1955/06/20

最终学历

研究生

 

教授

电 话

55665375

 

博士

 

 

传 真

 

所在院系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E-mail

zhouyi@fudan.edu.cn

通信地址(邮编)

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社政学院社会学系;邮编:200433

研究方向

文化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社会资本与关系研究、

质性研究方法及乡村社会学

2-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规划教材(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来所授的主要课程:

12005年以来在复旦大学独立讲授的本科课程

-社会学专业英语,专业课程,周2学时;学生90人;

-文化社会学,专业课程, 周2学时;学生60人;

-社会研究方法,专业基础课程, 2学时;学生90人;

-社会分层与流动,专业课程,周3学时;学生60

2. 2005年以来在复旦大学独立讲授的硕士生课程

-质性研究方法论,博士研究生基础课程,周3学时;学生25人;

-文化与社会博、硕研究生专业课程,周3学时;学生35人;

2-3

学术

研究

 

支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 我国目前社会阶层状况 (子课题:“阶层分化模式与各阶层特征”主持), 国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2009

2  温州地方制度:权力、关系与利益(个人主持),复旦高级研究院学术工作坊研究项目,2008

3. 谁主导温州的转型,个人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8

4  流动者的乡土情感,个人主持,上海浦江人才计划基金,2007

5. 国外社会建设理论的比较研究(子课题‘社会分层与流动理论’主持),国家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2006

 

 

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1. “转型经济中的‘地方社会模型’:以温州农民建镇为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即发,2010

2. “布劳-邓肯模型之后: 改造抑或挑战,北京: 《社会学研究》2009.6

3. “强范式与弱范式:文化社会学的双视角”,北京:《社会学研究》2008.6,被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09年第3期全文转载

4.“村庄声誉:一个无法忽略的集体符号”,上海:《社会》2008.5

5. “社会情境理论:贫困现象的另一种解释”,上海:《社会科学》2007.10,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3.转载

6. “寻求整合的分化:权力关系的独特作用”,北京:《社会学研究》2006.5

7. “村庄的制度环境:惯习与村规民约”,北京:《社会学研究》,2005.6

8. “市场转型理论与社会整合,上海:《社会》2005.1,《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4转载。

9. “后集体主义的家族政治:华西村权力、利益与秩序,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3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主编的规划著作:

《中国第一村:转型经济中的后集体主义》,(独著),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6

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1.《中国第一村:华西村转型经济中的后集体主义》,国家教育委员会第五届

优秀成果三等奖,2009

2.《中国第一村:华西村转型经济中的后集体主义》,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

第十届优秀成果二等奖,2008

3.“寻找分化的整合:权力关系的独特作用”,获上海市邓小平理论学术成果

三等奖,2008

4.《解读社会:结构与文化的路径》,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第十届优秀成果

二等奖,2006

5. “声誉现象:一个无法忽略的集体符号“,获上海市社会学年会一等奖,2006

 

 

     主讲教师情况(4

2-1

基本

信息

姓 名

潘天舒

性 别

出生年月

1966/10

最终学历

研究生

 

副教授

电 话

56319832

 

博士

 

人类学教研室主任

传 真

65107274

所在院系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E-mail

Leiguo185@hotmail.com

通信地址(邮编)

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社政学院社会学系200433

研究方向

发展人类学;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医学实践

2-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规划教材(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1.2005年度在美国乔治敦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独立讲授本科课程:

1)文化人类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Anthropology, Georgetown College; 8学时;约320人;四届(2002-2005);

2)饮食文化Food and Culture, School of Foreign Service (外交学院), Georgetown University 4学时,约70人,三届(2003-2005);

3)政治人类学Political Anthropology, School of Foreign Service (外交学院), Georgetown University , 4学时,约80人,四届(2002-2005

2. 2005年度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高级国际研究院(SAIS)国际发展系独立讲授的硕士研究生课程:

The Social Foundations of Development, SAIS,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3学时,约70人,三届(2003-2005

3.2006年以来在复旦大学独立讲授的本科课程(全英语):

1)文化人类学导论Cultural Anthropology2学时;约210人,三届(2006-2008);

2)饮食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Foodways: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2学时;约70人,一届(2006);

3)全球化争议Debating Globalization (复旦-美国加州大学合作课程秋季必修课)3学时,约240人,三届(2006-2009);

4)中国商业文化实践The Chinese Marketplace (复旦-IES 项目)

2学时;约200人,二届(2008-2009);

5)社会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复旦-美国Pepperdine大学合作课程)周3学时,约40人,三届(2008-2010);

 

6)English for Sociology Majors (社会学专业英语)3学时,约90人,一届(2007);

4.2006年以来在复旦大学独立讲授的研究生课程(全英语和双语):

1)发展人类学Development Anthropology (人类学硕士学位课程),3学时:50人,二届(20062009);

2)人类学原著选读Readings in Anthropological Theory (人类学硕士基础课程)3学时,35人,二届(2007-2008

3)定性研究论Qualitative Methods(社会学系博、硕研究生基础课程),周3学时,25人,一届2008

4)医学人类学Medical Anthropology 医学人类学 (人类学硕士课程),周3 学时,5人。共计一届:2009

5)政治人类学 Political Anthropology (人类学硕士课程),周3学时,5人,一届,2009

6)田野研究(Ethnographic Fieldwork)、中国农村(Rural China)、中国文化与社会(Chinese Culture and Society)等复旦EMA(国际硕士)课程: 周3学时,约200人,三届:200720082009

2-3

学术

研究

 

支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中国社会多元化与科学文化观研究,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9

2.复旦大学青年文化的人类学田野研究项目,2009

3.复旦-微软(中国)合作项目,2009

4.商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2007-2008

5.浦江人才计划,2007-2008

6.中国农村信息流动的人类学田野调查,2006

7.复旦-英特尔合作项目,2006

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1.“男性偏见”与发展实践中的性别问题,《广西民族大学学报》(vol. 31, no.6)(200911月)

2.Rethinking Shanghai Nostalgia: An Ethnographic Inquiry into the Interface between Historical Memory and Place-making Process in a Global Metropolis, In 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Vol. 2, Number 3, September 2009).

3.Surviving the Crisis: Adaptive Wisdom, Coping Mechanisms, And Local Responses to Avian Influenza Threats in Haining, China, In Anthropology and Medicine (Volume 15, Number 1, April 2008)

4.流行病瘟疫与集体生存意识,<<社会>> (vol.27, no.4) (2007)

5.Weathering the StormLocal Responses to Avian Flu Threats In N. Zhejiang, China, In Fud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Vol.4, No. 4, 2007)

主遍的论著:

1.《发展人类学概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

2.Neighborhood Shanghai (ISBN 978-7-309-05729-4),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主讲教师情况(5

 

21-1

基本

信息

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1969.06

最终学 历

研究生

职称

副教授

电 话

65489344

学 位

 

职务

 

传 真

 

所在院系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E-mail

zengyi@fudan.edu.cn

通信地址(邮编)

上海市双阳北路395弄香阁丽苑

 

21-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规划教材(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讲授的主要课程:

1.中国社会思想史:专业基础,周3-4学时,300-400人;

2.社会工作伦理:专业基础,2学时  100-150人;

3.宗教社会学:专业,周2学时,100人左右;

4.儒家伦理与中国社会:专业,周2学时,200-300人。

指导学生:

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共约10人左右

所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2005年 “西方社会思想史”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为课程成员

 

 

 

21-3

学术

研究

主持的教学科研课题:

1.参与编撰《中国社会思想史》(国家教委“十五”重点教材),2004年出版,承担20万字写作及部分统稿工作。

2.涂尔干与中国现代性问题研究,2004.9-2006.9,复旦大学“金苗”项目。

发表的教学科研论文:

1.《论涂尔干宗教社会学中的先验论倾向》,《复旦大学学报》,2002.1

2.《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中国学术》2002.11,总第十一辑

3.《性情问题与朱子、张南轩辨仁爱之不同》,台湾《哲学与文化》,第353期(第卅卷第十期),2003.10

4.《工夫与效验――从程明道论“识仁”看朱子对<大学>的阐释》,《复旦大学哲学评论》第一期,2003

5. 刘逢禄论〈左氏春秋〉之得失与晚清今古学之争》,《复旦大学学报》,2009.1

6.《张南轩与胡五峰之异同及其学术之演变》,《湖南大学学报》,2009.11

 

     主讲教师情况(6

2-1

基本

信息

姓 名

朱剑峰

性 别

出生年月

1976/07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讲师

电 话

13788991512

 

博士

 

 

传 真

 

所在院系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E-mail

Zhux0109@gmail.com

通信地址(邮编)

上海市邯郸路220号 ,200433

研究方向

文化人类学,医学人类学

2-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所授的主要课程:

1. 文化人类学,英文授课,本科专业基础课,周2学时,连续2届,学生90人 ;

2. 文化人类学原著选读,研究生专业基础课,周3学时,1届,学生5人;

3. 医学人类学,研究生专业基础课,周2学时,1届,学生6人;

4. 中国文化与社会,英文授课,研究生专业课,2时,2届,学生20人;

5. 中国研究:身体,权力与国家,英文授课,研究生专业课,周2学时,

2届,学生20人;

指导学生:指导本科生论文 3

2-3

学术

研究

 

支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Winning at the start line: Chinese modernity, technology and desire for a ‘high quality’ population 美国NSF博士论文课题,2006-2008 课题独立承担人;

2.《从医学人类学角度探讨衰老与工作的关系》,浦江计划课题,课题承担人,2009-2011年;

3.麦当劳职工文化研究, 重要参与人, 2008-2009

发表的研究论文:

1."Mothering Expectant Mothers: Consumption, Production, and Two Motherhoods in Contemporary China " Ethos 38Volume 4 Issue incoming

2.Seeking pleasure and ealth: Space, Consumption and Two Motherhoods in Post-Mao China(复旦大学学报英文版 2009年第二期)

3.From everyday culture to Everyday Politics : An Anthropologist’s reading of   Street culture in Chengdu (复旦大学学报英文版 2009年第三期)

 4.行动者网络理论谈技术与社会关系 《自然辨证法研究》20091月(人大复印材料20094月全文引用

 

                 

 

       主讲教师情况(7

2-1

基本

信息

姓 名

梁鹤年

性别

出生年月

1944/04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称

大学教授

电 话

613-533-6000,ext 77062

 

博士

职务

教学,校务

传 真

613-533-6905(加拿大)

所在院系

School of 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Queen’s University,

Kingston, Canada

E-mail

leungh@queensu.ca

通信

地址

(邮编)

School of 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Queen’s University, Kingston, Ontario, CANADA

K7L 3N6

研究方向

西方文化基因、政策研究方法论、城市规划、土地政策

2-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规划教材(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来所授的主要课程:

1城市规划思想史硕士必修专业基础课3学时,连续5届,学生120人,主任教师;

2政策分析硕士选修专业课程3学时3届,学生60人,主任教师

3土地规划硕士必修专业基础课3学时5届,学神120人,

主任教师;

4. “西方社会思想史”,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本科专业课程,以”西方文化

基因“为题的讲授,2届,学生60人。

2-3

学术

研究

 

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1.<政策规划与评估方法>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规划:信仰与科学<城市规划学刊>,同济大学,2009,第04

3.“西方社会、经济与政治的文化基因():源头<公共管理评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第八卷

4.A Question of Perspectives”,Plan Canada, Vol 49, No. 3, 2009 Autumn

5. <经济、土地、城市:研究思路与方法>,商务印书馆,2008

究项目:

1.Development of the Hui District of Xi’an City”,Funded by the Canadia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gency.  2009-present

2.中国国土资源部研究项目(内容不宜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