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队伍情况
发布时间: 2010-03-16 浏览次数: 175

教学队伍情况

 


3-1

人员

构成

(含外

聘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承担的工作

于海

1952/12

教授

社会学,哲学

课程主持

刘欣

1964/07

教授

社会学

课程副主持

徐珂

1971/12

副教授

社会学,哲学

课程副主持

周怡

1955/06

教授

社会学

课程教师

潘天舒

1966/10

副教授

人类学

课程教师

曾亦

1969/06

副教授

社会学,哲学

课程教师

朱剑峰

1976/07

讲师

人类学

课程教师

梁鹤年

1944/04

教授

管理学

外聘教师

3-2

教学队

伍整体

结构

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

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年龄

硕士

博士

职称

51岁以上

1(复旦)

2 (英国雷丁大学,香港中文大学)

教授

4150

 

3 (复旦,哈佛大学,香港中大)

副教授/教授

3040

1(复旦)

1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

副教授/讲师

 

2

6

 

 

知识结构:本课程的七名教师,两名硕士,五名博士。涉及三个学科。三位教师具有跨学科知识背景。参加课程的外籍教师具有多学科的训练。

 

年龄结构:课程负责人有学术声望,是国内“西方社会思想史”课程的资深教授,主持本课程获得多项省部级和国家级教学奖项。课程五名成员年龄在50岁以下,40岁以下也有两名成员,年富力强,学术功底扎实,教学精力充沛。

 

学缘结构:本课程学缘结构合理,体现跨学科融合和互补。课程负责人在复旦大学获得哲学硕士,又在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多伦多大学社会学系参加教育项目和学术项目。课程其他教师分别获得复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等校社会学、哲学、人类学等博士学位。课程团队成员既有宽广的知识视野,又有各自学术专长与教学风格。

 

师资配置:本课程是复旦大学社会学专业基础课程,是复旦大学和上海市精品课程。每学期规模近100人,不分班教学,课程除主持和副主持多年担任全课程教学,团队其他教师则多以专题形式参与课程教学。

外籍师资:本课程吸收加拿大女王大学城市和区域规划学院前院长梁鹤年教授,以“西方文化的基因”的专题参加课程教学,通过西方大学教授的视角,丰富了本课程的教学。

3-3

教学改

革与研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

《西方社会思想史》是学科史课程,涉及的学派纷繁、人物众多,时间跨越两千年,如何使教学全面而不芜杂,精当而又脉络分明,是本课程教改致力的目标。本课程又是理论课程,教学内容主要为各家各派之社会思想和社会理论,如何使教学成为经典示范,与大师的对话,而非对教材的记诵,是课程教学研究致力的另一目标。为此本课程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三大结合:教师教学主导与与学生学习自主相结合;教材的导读与原著的研读相结合;学科史的广度教学与核心理论的深度教学相结合。我们的方案是:以一部好教材为学习导引;以经典研读为教学重点;以核心范畴为课程中轴;以学生参与为教学常规实践。我们的做法和成果是:

1.                     1.课程教材精益求精,五年内相继修订两次,将社会思想和社会理论的新发展及时反映和吸收进教材,现已出版第三版,印数超过三万册,不仅为实践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好的导引教材,也为全国几十所院校贡献了广为认可的课程文本。

2.                     2.将经典学习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的改革大体完成,具体说,本课程编选和配齐中英文经典文献(英文130万字,中文70万字),作为支持经典学习的基础工程;课堂教学,教材作为导引,而经典原著研读作为主干的格局已经成型;经典学习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已超越课堂教学,成为课外学习的主要形式;最后,考试的大半项目或为经典阐释,或为经典理论的问题导向的分析,真正实现考试延续经典研读的教学宗旨。

3.                     3.学生自主学习和参与式学习在教学各环节都得到认真并富有创意的实践,在阅读方面,课程不仅为学生配齐了中英文课程阅读教材,还开放了学生在西方社会与文化主题下自由选择文献的实验;在课堂互动的安排上,课程尝试将个人的独立努力和小组的集体工作相结合的各种方式,这不仅让课程交流能分享集体阅读的好处,也做实个人阅读思考的责任。考试一直是本课程实践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从考试形式、考试内容到考试要求,都旨在摒弃被动式应试、背书式答题,而鼓励和导引学生继续经典研读、坚持理性批判和独立思考立场、自由发挥自己学术之长和能力之长。许多在考试中写成的论文,有观点有论证,都有独立成篇的价值(参4-4中关于考试的小节),见证自主与参与学习的成效。

4.                     4在一个由思想家主导的课程里如何有学生自主学习的可能空间,在一个百人规模的理论课上又如何实现人人读经典的目标,是本课程教改面对的主要问题,也是本课程教学探索最终获得的主要成果。

 

3-4

青年教

师培养

 

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1.信任和支持青年教师参加课程教学,从部分主讲到独立完成完整的课程教学。

2.鼓励和吸收青年教师参与课程建设项目,包括推荐写作思想史专著、参加

教材编写和翻译。

3.本课程青年教师徐珂教学卓著,为学院得到学生好评最多的教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