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
教学方法

(一)课堂讲授

以教材为基础的同时辅以课件,通过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系统深入讲授,让学生清晰地把握《货币银行学》的知识脉络和逻辑框架,理解每个章节之间、章节内部的内在联系:1)货币及其价格利率的基础知识;(2)金融机构(组织)及其经营体制;(3)金融机构(组织)活动场所金融市场、金融市场中的金融创新、市场中金融资产定价的两个主要影响因素期限和风险;(4)作为经济系统血液的货币的宏观影响及其调控;(5)危机与监管。明确其中与货币、利率、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金融市场、金融创新、货币供给、货币需求、货币政策相关的内容是教学重点。

(二)理论与实践结合

考虑到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发展和互联网技术革命的关键时期,引导学生分析思考与之密切相关的大量金融发展与创新的最新动态,使教和学更“接地气”,贴近中国的实际状况和要求。例如在介绍利率时专门讨论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在介绍中央银行时介绍了中国和美国央行资产负债表对比等等,帮助学生在理解货币银行学理论的同时了解中国国情。

此外,还通过带领学生前往一些金融机构(组织)如拍拍贷、你我贷、中建八局投资公司实地参观考察学习,将市场中最新的动态与发展趋势生动的呈现给学生,帮助他们更早更快地接触适应市场环境,提高竞争能力。

(三)实地参观考察

本课程与上交所、中国平安等合作,这一活动力图使课堂中的学生并不会只是单纯学习理论而更多的将理论与中国保险业市场的实践相结合,使得保险系的学生能够更早更快的接触、适应保险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

(四)案例教学

授课过程中运用大量发生在身边的生动形象案例以及众多发生在国外的实例和历史实践,不仅生动有趣地诠释转型时期中国货币银行特征,拓展国际化视野和历史视角,而且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货币银行学原理、利用理论检验实践。让枯燥的理论变得“亲切活泼”(2017级国际金融系袁玥迩),增加趣味性(2017级国际金融系高清扬)。例如,将比特币作为电子货币的案例、将花旗银行作为商业银行巨型化发展的案例等。在讲述金融创新理论时,将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讲解了金融创新的动因及其典型代表。特别是将生活中的案例如我本人亲身经历的信用卡盗刷事件放在授课内容之中,拉近了所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对高科技的应用和金融创新等主体展开自己的思考。

(五)教学互动

课堂上不断穿插提问与互动,让学生在与老师的交流沟通中加深对重点、难点、金融热点的理解。例如,在课堂上进行启发性或检验性的提问,鼓励学生踊跃发言,谈自己对某个概念、理论或现象的理解。这样互动使得课堂气氛积极热烈,更具活力,督促学生始终跟随老师的思路进行思考。例如,在讲解利率决定的IS-LM模型时,我通过提问的方式步步引导学生理清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间的逻辑关系。每讲解完难点后,都会询问学生是否已经理解授课内容并征求意见,了解学生的上课感受和课程需求,调整解释学生不甚明了的地方,让课程真正做到适应学生的需要。

(六)课堂展示

鼓励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课堂展示。可以就某个理论或热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然后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成果。例如,2011级的同学就“利率要不要市场化”问题进行了课堂辩论,正、反两方各抒己见,效果非常好(陈卓佩同学就整个辩论内容进行了整理)。

(七)课题研究

在期中阶段为学生布置自主研究课题,由学生自由组队进行小组探究。主题非常广泛,既有诸如“中国家庭债务规模与结构”、“中国银行业海外并购案”、“网络借贷中的信息不对称”、“现金贷在中国的发展及问题”之类的金融热点问题,也有例如美国FHA运行机制之类对中国有借鉴意义但却很少受学生关注的内容。要求学生浏览诸多国内外相关网站、查阅国内外数据与文献,最终完成小组论文的撰写,表现优异者的小组进行课堂展示。既锻炼学生阅读、收集资料、整合数据、提炼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自主探索能力,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同学间的友情和提高情商,提高综合素质。

复旦大学货币银行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