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发布者:梁银峰发布时间:2018-03-17浏览次数:191

一、梁银峰副教授

1、著作目录(未署名者均为独著)

[1]《汉语动补结构的产生与演变》(ISBN 7-80730-119-8/H.12),28万字,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4月。

[2]《汉语趋向动词的语法化》(ISBN 978-7-80730-327-5/H.34),17万字,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4月。

[3]《语法化学说》(第二版)(译著)(ISBN978-7-309-06183-3/H.1233),33.1万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8月。

[4]《〈祖堂集〉语法研究》(曹广顺,梁银峰,龙国富)(ISBN 978-7-5649-0288-9),40.5万字,本人承担32万字左右,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1月。

[5]《汉语语法词汇史专题研究》(ISBN 978-7-5520-0314-7/H·027),27万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37月。

[6]《汉语史主从句和从属句的产生及其演变》(ISBN 978-7-208-14234-3/H·100),27.1万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12月。

[7]《汉语史指示词的功能和语法化》(ISBN 978-7-5444-8251-6/H·0276),24.9万字,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4月。 

2、论文目录(未署名者均为独撰)

[1]《甲骨文名词的语法功能》,《川东学刊》19981期。

[2]《论近代汉语的动词词头“打”》,《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1999年第4期。

[3]《“抱布贸丝”的“布”究竟是什么?》(倪彩霞,梁银峰),华南师大编《语文月刊》2000年第12期。

[4]《甲骨文形容词研究》,《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二辑,巴蜀书社,2000年。

[5]《先秦汉语的新兼语式——兼论结果补语的起源》,《中国语文》2001年第4期【权威】。

[6]《帛书〈五十二病方〉和〈武威汉代医简〉中的特殊使役句及其在后世的演变》,《古文字研究》第二十 四辑,中华书局,20027月。

[7]《“啄雌鸽杀”的“杀”是表结果的不及物动词吗?》,《中国语文》2003年第2期【权威】。

[8]《汉语“Sp+Vt+Vi”句型的历时分析》,《汉语学报》第5期,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10月。

[9]《隋唐以前的“受事主语+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句型》,《汉语史研究集刊》第六辑,巴蜀书社,200311月。

[10]《时间方位词“来”对事态助词“来”形成的影响及相关问题》,《语言研究》2004年第2期【核心】。

[11]《汉语事态助词“来”的产生时代及其来源》,《中国语文》2004年第4期【权威】。又载冯力、杨永龙、赵长才主编《汉语时体的历时研究》,语文出版社,20094月。

[12]《论汉语趋向补语产生的句法动因——从东汉魏晋南北朝出现的三种句法格式谈起》,《汉语史学报》第五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5月。

[13]《西汉结果补语的发展》,《古汉语研究》2005年第1期【核心】。

[14]《论汉语动补复合词的词汇化过程》,(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科编)《语言研究集刊》第二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8月。

[15]《汉语动相补语“来”“去”的形成过程》,《语言科学》2005年第6期。

[16]《对上古汉语的一组同义词“书、名、文、言、字”的考察——兼议“同义连文”的形成动因》,《汉语史研究集刊》第八辑【核心】,巴蜀书社,2005年12月。

[17]On the Initial Exploration of Technical Word in Middle Chinese(试论中古汉语专门词语的扩散

   过程)(化振红,梁银峰), Cross-cultural Commutication.Volume 2, Number2. 2005  Canadian Academy of 

   Oriental and Occidental Culture.

[18]《论中古汉语V1NPV2结构的性质》,《简帛语言文字研究》第二辑,巴蜀书社,20061月。

[19]《“V+了+O”格式来源的再探讨—兼谈事态助词“了”的来源》,(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科编)《语言研究集刊》第三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7月。

[20]《〈祖堂集〉中多功能副词“却”的综合研究》,《21世纪的中国语言学(二)》,商务印书馆,200612月。

[21]《汉语事态助词“去”的形成过程》,(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科编)《语言研究集刊》第四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10月。

[22]《目的标记“来”“去”的形成过程》,收入《汉语趋向动词的语法化》,学林出版社,20075月。

[23]《祈使语气词“来”的形成过程》,收入《汉语趋向动词的语法化》,学林出版社,20075月。

[2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V+却(+O)”结构》,《贵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25]《汉语趋向补语结构的产生与演变》(梁银峰,吴福祥,贝罗贝),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编《历史语言学研究》第一辑,商务印书馆,2008年3月。

[26]《〈语法化学说〉(第二版)中文译本导言》,《语法化学说》(第二版)中文译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

[27]《近代汉语介词“去”的产生和消亡》,(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科编)《语言研究集刊》第五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9月。

[28]《〈祖堂集〉助动词研究》,《现代人文:中国思想·中国学术》——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2008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1月。

[29]《近代汉语“去”字辨疑》,《中国语文》2009年第3期【权威】。

[30]《〈祖堂集〉中的语气词“摩”及相关问题》,《汉语史研究集刊》第十二辑,巴蜀书社,20096月。

[31]《现代汉语“X来”式合成词溯源》,《语言科学》2009年第4期【核心】。

[32]《〈祖堂集〉介词研究》,《语言研究集刊》第六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10月。

[33]《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语法问题札记》,《中国的立场: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 (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1月。

[34]《〈祖堂集〉的时间副词系统》,《长江学术》2010年第1期。

[35]《〈祖堂集〉的语气副词系统》,《宁夏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核心】。

[36]《古汉语[主语++谓语]S的修辞色彩及其成因》,《当代修辞学》2010年第3期。

[37]《〈祖堂集〉的范围副词系统》,(复旦大学中文系编)《卿云集》第三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9月。

[38]《论汉语持续体标记“着”和进行体标记“着”的语法化路径》,《语言研究集刊》第七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10月。

[39]《古汉语中的标补词“夫”初探》,《古汉语研究》2011年第2期。

[40]《东汉至唐五代时期“他+N”格式中“他”的语法功能及其流变》,《语言科学》2011年第3期【核心】。

[41]《汉语结构助词“底”来源考论》,《语言研究集刊》第八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10月。

[42]《现代汉语“NP++VP”结构的历史层次》,《黎锦熙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暨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中华书局,201112月。

[43]《〈汉语形容词重叠形式的历史发展〉评介》,《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44]《论上古汉语的指示代词在不同语体中的指示性》,《当代修辞学》2012年第1期。

[45]《从历史来源看“们”的语法意义》,《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46]《汉语系词“是”的形成机制》,《语言研究》2012年第4期【核心】。

[47]《第三人称代词“他”的判别标准》,《语文研究》2012年第4期【核心】。

[48]《关于系词“是”的产生年代和形成途径》,《语言研究集刊》第九辑【核心】,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10月。

[49]《近代汉语句末助词“裏”的来源辨议》,《中国学研究》第十六辑,济南出版社,201310月。

[50]《近代汉语“他谁”的源流》,《历史语言学研究》第六辑,商务印书馆,201311月。

[51]《上古汉语指示词“是”的语义属性》,《语言研究集刊》第十一辑【核心】,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12月。

[52]《汉语焦点标记“是”的产生时代及其来源再探》,《古汉语研究的新探索》,语文出版社,20144月。

[53]《关于上古汉语“为”字被动式的再讨论》,《继承与创新——庆祝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建立三十周年论文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9月。

[54]《上古汉语时间从句“主语++谓语(+也)”探索》,《语言研究集刊》第十二辑【核心】,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12月。

[55]《从修辞的视角看宋金元明文献中指示词“兀底(的)”的语义属性》,《当代修辞学》2015年第1期【核心】。

[56]《试论上古汉语中由“之”引导的预指性主从句》,《语言科学》2015年第3期【核心】。

[57]《中古汉译佛经和敦煌变文中由“于”引出的宾语小句》,(中国台湾新竹)《清华中文学报》总第十三期【境外核心】,20156月。

[58]《中古近代汉语指示词“箇(個、个)”的语义属性及其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流变》,《语言研究集刊》第十四辑【核心】,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9月。

[59]《再论上古汉语指示词“之”的语义属性——基于语篇照应的视角》,《语言研究集刊》第十五辑【核心】,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12月。又载张豫峰、卢英顺编选《革新与开拓:复旦中文学科建设丛书·汉语语法卷》,商务印书馆,20181月。

[60]《近代汉语时间从句“VP(之)次”探析》(梁银峰,周涛)(1.6万字),《汉语史研究集刊》第22辑【核心】,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6月。

[61]《从交互主观性的角度看“既”字句的主句化和句子化》(1.7万字),《古汉语研究》2017年第2期【核心】。

[62]《中古汉译佛经中的“与+NP+俱”结构》(施思,梁银峰),《语言研究》【核心】,2017年第4期。

[63]《再论上古汉语“名而动”结构的语法性质及其来源》,《现代汉语句式研究》(第二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10月。

[64]《从历史来源看古汉语“NP+(之+VP者”结构的语法性质》,《东方语言学》第十七辑,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12月

[65]《重论古汉语语气词“已”的语法意义和形成途径》,《语文研究》【核心】,2018年第3期

[66]《论后置词“所”的功能、形成途径和动因》,《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二十四辑【核心】,川大学出版社,2018年6月

[67]《“数++名”格式的形成机制刍议》,《汉语史学报》第十九辑【核心】,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9月。

[68]《句末语气助词“的”的来源和形成机制》《语言研究集刊》第二十三辑【核心】,上海辞书出版社,20194月。



殷寄明教授

1、著作目录

[1]《曲尽物情,存古垂后——中国文字》,沈阳出版社 ,19974月。

[2]《现代汉语文字学》(如汪如东合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5月。

[3]《〈说文〉研究》,香港文汇出版社,20058月。

[4]《〈说文解字〉精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月。

[5]《汉语语源义初探》学林出版社,199812月。

[6]《语源学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月。

[7]《中国语源学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6月。

[8]《汉语同源字词丛考》,东方出版中心,20071月。

[9]《汉语同源词大典》(共10卷,257万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1月。

2、主要论文

[1]《山水的阴阳辨》,山西师大《语文教学通讯》1988年第2期。

[2]《释下陈》,《杭州电大报》1990529日。

[3]《甲金文中的奴隶名称考略》,《江西教育学报》1990年第2期。

[4]<说文>的特点及释义之得失》,《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5]《本义推求方法刍议》,《杭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6]《形声字声符新论》,《古汉语研究》1991年第2期。

[7]《说》,杭州师院《语文新圃》海外版1992年第1期。

[8]《我国最早的记叙文》,杭州师院《语文新圃》海外版1992年第3期。

[9]《论形声字的一种重要构成方式》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10]《论声寓语源义的文字之假借》,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5期。

[11]《羊的文化影响管窥》,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5期。

[12]《话说田、土》,《辽宁教育》1993年第4期。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上)、(下)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