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及朝鲜概况

夹缝求生——揭秘脱北者问题

发布者:郭一诚发布时间:2017-03-31浏览次数:41

夹缝求生——揭秘脱北者问题

       

讲起脱北者,似乎总与“遣返”、“间谍”、“酷刑”等一系列吸引眼球的词语联系在一起。这个特殊的群体,仿佛游走在万丈深崖边缘,关于他们的种种传言和猜测仿佛浓厚的大雾,而真相则步步退却。脱北者问题牵扯到诸方政治利益,要解决这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并不简单。同时,脱北者问题牵扯到的还有朝鲜民众的基本人权,值得我们探寻真相,值得引起我们的思考与关注。

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脱北者又称逃北者,指通过非正常渠道离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到达别国的朝鲜国民。脱北者本来专指从离开朝鲜到韩国的人,现在泛指所有从朝鲜离开的人。

脱北者的历史经历了两个时期,一个时期是指上世纪90年代中期。冷战结束后,美国等西方国家继续对朝鲜进行经济制裁,朝鲜的国际经济环境迅速恶化。19951997年,朝鲜连续几年遭受自然灾害。天灾人祸双重打击下,朝鲜国内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一些人采取偷越的非法手段进入中国,他们之中只有少数人取道中国进入韩国,大部分滞留在中国境内谋生。第二个时期是指2000年以后,部分脱北者通过向外国驻华外交使领馆或其他国际机构寻求帮助,并利用媒体制造舆论热潮,最终在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帮助下进入韩国和日本等第三国。也正是他们将脱北者问题更迅速地推至台前,引起国际公众的普遍关注。

脱北者成功脱北后的生活事实上也并不如人意。以韩国为例,在韩国定居下来的脱北者由于语言差异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歧视,难以避免被标签化,无法彻底融入韩国人的生活圈和适应社会。社会地位的低下间接导致较少的工作机会和较低的工作层次,使得脱北者经济窘迫。这也反映在一份截止20108月的关于在韩脱北者的统计结果上,数据显示“脱北者”的失业率为8.8%,高出全国3.3%的失业率两倍多。经济上的困境让脱北者面临极大的心理压力,加上脱北过程中的创伤后压力综合症,许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在多重压迫下,脱北者们甚至会走上贩卖毒品、性买卖等违法道路,形成恶性循环。

与此同时,在中国的脱北者,面临更为严峻的遣返问题。近年来,中国边境对于脱北者的抓捕和遣返力度加大。

近两年,中国遣返脱北者的行为遭到韩国媒体的大肆攻击,更引来韩国政府的施压,其他国家如美国也对此给予高度关注,使其快速走向国际化。而朝鲜方面也开始实行“宽容新政”,引诱脱北者回国宣传。毫无疑问,目前脱北者问题已经上升为复杂的国际问题,涉及到多国的外交事务,对我国的外交无疑是一场巨大的挑战。根据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例行记者会上的回答,我国将脱北者视为非法入境者,反对将脱北者问题提交人权理事会讨论,反对将之难民化、国际化、政治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第六章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对非法入境、非法居留的外国人,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可以居留审查、监视居住或者遣送出境”。

脱北者从不同维度不同立场上来看,既是人权问题也是边境管理问题。在我国边境躲藏务工的大量脱北者不可否认是一个极大的不稳定因素。部分脱北者的犯罪行为扰乱了当地的社会秩序,冲闯外国驻华使馆和相关机构的行为也极易引发外交冲突,有损国际形象。承认其难民身份、大量接纳脱北者甚至也会激化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因此顺应韩美方面的做法并不是一个可行的方案。但脱北者在人权问题上确实面临着无法回避的困境,遣返脱北者,置其生死于不顾,在情感上也难以令人完全接受。因此,如何化解有关脱北者的危机,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问题,妥善解决它需要时间的积累、适当的时机和极大的外交智慧。

从这点来看,夹缝求生的不仅是艰辛的脱北者们,还有面对这个棘手问题的中国外交。





复旦大学韩国及朝鲜概况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