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心理学

案例:我该如何去爱?

发布者:曹高举发布时间:2017-03-17浏览次数:39

  

案例:我该如何去爱?

  

我今年28岁,虽然不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女人。但自认为比较可爱、阳光和自信。遗憾的是我却连一次真正的恋爱经历都没有。并不是我不想恋爱,身边很多的追求者,总是被我拒绝。

我拒绝别人的理由很简单:你没有什么不好,只是我不想谈恋爱。这些话20岁说还有人信,现在几乎所有人都认定这是借口。小时候,爸爸妈妈比较忽视我,现在他们对我很好,但我觉得这是因为我学习好、工作好,他们老了要依靠我,而不是因为爱我。你说,连从父母那里都得不到的东西,我又凭什么能从一个男人那里得到?

对我来说,爱只是一种功利的负担,我觉得别人爱我只是希望从我这里得到点儿什么。可是我要的是那种无条件的爱。我多希望他们能够爱我,仅仅是因为我这个人,而不是因为其它的。我该怎么办?

 

咨询解读:

这位女士的问题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首先是她的内心存在一个不合理信念——他们应该爱我本人,不论我优秀与否,却没有意识到“优秀”正是“我本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使“我本人”值得爱的重要特征之一。

其次,她幼时被父母忽视的创伤性体验、童年期爱的缺失需要有效的去处理。心理学家米尔提出了著名的储爱槽理论。他用心形的储爱槽来解释人对爱的渴望。新生儿内心深处储爱槽的计量表,一开始会近于零。父母照顾孩子的过程就是孩子感受父母关爱的过程,也是储满孩子储爱槽的过程。

正常运作的家庭里,爱是代代流传下来的,从父母传给子女。不幸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储爱槽处于枯竭的状态。他们往往回避自己的不幸,压抑自己的正常需要,形成一种不合理的自我认知。对这位女士而言,她的逻辑是:有条件的爱是虚伪的,无条件的爱才是真正的爱。父母应该是最爱我的,他们都不能无条件地爱我,其他人就更不可能了,都是虚伪的。

受到父母的忽视对孩子而言就是一种严重的伤害,这种情感上的缺失使之成年以后往往会寻求某种补偿,例如有的女孩爱上年龄比自己大很多的男性。文中的这位女士对于这种缺失的补偿就是反复地告诉自己“葡萄是酸的,我不需要”。这种防御机制给当事人带来了一些好处,“不存在缺失”也就不必体验缺失的痛苦,但同时也形成了她在建立亲密情感关系上的障碍。

如果要从这种伤害中走出来,她需要与自己不合理的信念进行辩论。当事人其实并不是如她所说的不需要爱,相反她是比一般人更为渴望爱的。

家庭治疗对她来说也是不错的建议。当事者需要增进对父母当年做法的理解与宽恕:父母当初还很年轻,生活还不充裕,为人父母没有经验,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工作以致忽略了她,却没有想到对女儿造成这么大的影响……

最后,当事者需要尝试做进一步的努力,学习如何接纳他人,如何建立亲密关系。(曹高举)


 

复旦大学幸福心理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