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集群、突破性技术创新与后发区域经济追赶
发布时间: 2013-09-21 浏览次数: 17
创新集群、突破性技术创新与后发区域经济追赶

 

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价值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创新集群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熊彼特[1]。熊彼特认为创新不是孤立事件,并且不在时间上均匀分布,而是趋于群集。其后C.Freeman[2]指出,当新技术系统内的通用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多行业的产品和工艺中时,就会生成一系列的相关创新。Rosenberg[3]发现,创新的扩散将引致创新集群,而创新集群则分为时间意义上的M型创新集群和空间意义上的T型创新集群。C.DeBression[4]则认为技术集群是经济动态发展的源泉,应围绕培育创新集群制定发展政策。
许多学者很早就意识到技术创新的突破作用。熊彼特[1]认为创新意味着“创造性的破坏”;Tushman和Anderson[5]则认为“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事件”;英国Sussex大学的科学政策研究所(SPRU)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技术创新常伴随着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组织创新,可在一段时间引致产业结构的变化;日本创新经济学家斋藤优认为技术创新中的“飞跃性”技术创新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上世纪90年代以来技术创新加快的趋势,使突破性技术创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持续性技术创新的路径依赖不同,突破性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发展路径上的“另辟蹊径”,并表现为对原有技术的替代和跨越。突破性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创新者的困境”(Clayton. M. Christensen[6])是:如果沉湎于持续性技术创新而对潜在的突破性技术不闻不问,则新技术一旦替代或跨越原有技术,企业将因措手不及或猝不及防而陷入困境;企业越是沉湎于持续性技术创新,管理越有效,替代性技术所带来的危险性就越大。
近年来,国内对创新集群的研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突破性技术创新也日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一些学者如傅家骥等[7]将创新分为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并将创新集群概念引入国内;姚志坚、马庆国等[8]通过技术群体结构演化模型,分析了创新集群与技术群体结构演化的关系;万君康等[9]分析了创新集群的生命周期,并将创新集群与集群内企业的知识能力集成相联系。陈劲[10]司春林等则引介了突破性技术创新概念,对突破性技术创新与技术发展的制度主导战略、内部价值网络与技术创新等进行了研究,认为企业既定的内部价值网络阻碍了突破性技术创新活动。
尽管关于创新集群的研究文献大量涌现,但关于其微观活动机理的深度研究仍显不足,以企业为主体的突破性技术创新研究还很少,尤其是从创新集群视角关于突破性技术创新与后发区域经济追赶的深度研究更不多见。
选题意义和价值
突破性技术创新建立在新知识基础之上,表现为对现有技术的巨大破坏。这种破坏作用不仅反映在技术本身的替代,还渗透在企业内部价值网络结构和价值流程诸方面,对创新集群也会产生重大影响,并由此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突破性技术创新常导致习惯于持续性技术创新模式思维的企业陷入困境,而技术相对落后的后发国家、地区、企业却可能因此获得与技术领先的国家、地区、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甚至于超越它们的机会。许多政府部门和很多大企业都已经意识到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极端重要性,并密切关注各自领域和专业范围内的技术创新动态。我国对电动汽车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光电子技术等的研究,都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突破性技术创新。
因此,善于识别、把握技术机会,及时获取突破性技术变得十分重要。突破性技术创新不仅是实现技术跨越的有效途径之一,而且也日益成为后发区域实现经济追赶,发达地区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当然也成为政府部门和企业制定产业政策、区域规划和企业发展战略关注的重点。
本课题研究不仅将为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管理策略和参考方案,而且将为政府制定后发区域经济追赶的技术政策,对我国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提供理论借鉴和咨询建议,并将进一步丰富经济发展理论。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
研究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主要观点包含其中:
(1) 基于创新集群的持续性技术和突破性技术特点及其演进规律
创新具有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成群出现的特性,这种创新成群出现的现象称之为创新集群。在创新集群发展过程中,持续性技术和突破性技术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使创新集群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系统向复杂系统演进。本课题在分析持续性技术和突破性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探索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深层次挖掘突破性技术的演进规律,并将创新集群随时间的推移所发生的变化和随空间扩张所发生的演变结合起来进行考察。
    (2) 创新集群关联的水平、规模、质量与突破性技术创新作用机理研究
创新集群主体之间互相依赖所形成的关联,其基础是其技术联系,创新集群关联模型能够说明突破性技术创新在创新集群众多主体关联中的作用。通过试制品的投入水平,它可说明创新集群各主体间的关联关系和依赖程度;通过创新集群主体之间交易产品的种类的多少、交易量的增减和专利形成的速率与数量可说明创新集群主体之间的关联规模;通过“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的分析可反映创新集群主体间关联的质量;通过“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可反映创新集群内某一主体发生的变化对创新集群其他主体的影响。本课题通过对创新集群关联模型的研究,分析突破性技术创新是如何通过影响创新集群关联模型技术矩阵进而对创新集群关联的水平、规模、质量发生作用的,并对突破性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
(3) 创新集群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突破性技术创新特征及技术政策研究
创新集群是一个有机体,同样具有形成、扩张、成熟、衰退生命周期。在创新集群形成阶段,突破性技术创新使从外界获取的各种信息、资源、劳动力等得以有效吸收和转化,并使新产品有效地满足和刺激市场需求,新技术和产业得以形成,该阶段由于突破性技术而形成的频繁的产品创新居于主导地位;在集群扩张阶段,市场需求激增,大批量、专业化刺激了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是该阶段的主要特征,同时工艺创新又使创新集群迅速实现技术和产业的标准化,形成规模优势,原有的突破性技术创新逐渐蜕变成持续性技术创新;创新集群的成熟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一是从个别产品创新成熟演变为大多数产品创新成熟,二是从个别地区的同类创新集群的成熟演变为整个产业空间的大部分创新集群的成熟,模仿性渐近创新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原有的突破性技术创新完全蜕变成持续性技术创新;受收益递减规律和技术周期性的影响,创新集群的衰退不可避免。在衰退阶段,创新集群内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将内生地酝酿新的突破性技术以启动下一轮创新集群生命周期,或者与本创新集群技术特性相关的外生突破性技术扩散至正在衰退中的本创新集群,以启动新一轮创新集群生命周期。创新集群衰退期的政府政策和企业技术战略将是集群是进入新一轮发展,还是从此走向衰败的关键。本课题通过对创新集群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突破性技术创新特征的研究,提出构建基于创新集群的突破性技术创新企业战略和扶植企业实现技术跨越的政府政策。
(4) 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实物期权分析方法
相对于持续性技术创新,突破性技术创新在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方面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立足于从不确定性中获利的实物期权思维在突破性技术创新管理中大有用武之地。本课题借助期权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对实际的突破性技术创新问题展开深入而详细的分析,从而建立适合于突破性技术创新实际特点的分析方法。
(5) 利用CBR方法进行基于创新集群的突破性技术创新和后发区域经济追赶的实证研究
基于案例推理方法(Case-Based Reasoning,简称CBR)是耶鲁大学Roger Schand教授提出的人工智能领域一项重要的推理方法,国外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通用问题求解、设备故障诊断等领域取得了实用性成果, 国内也有人将其用于金融危机预警、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等。本课题利用CBR方法,对朗科科技闪存技术、电动汽车技术和光电子技术等国内外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对我国中部经济增长有突破性带动作用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突破性技术进行预测,从而分析其与中部经济追赶、崛起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