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心理学

“完美主妇” 的心理代价

发布者:曹高举发布时间:2017-03-17浏览次数:39


 “完美主妇” 的心理代价


曹高举


很多人都看过美国电视剧《疯狂主妇》,里面的“完美主妇”令人记忆深刻。看下身边,我们不难发现,生活中这种过度追求完美的女性大有人在。

  现代社会对女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貌美如花,才高八斗,还要拥有事业,同时不能丢掉传统美德,贤良温顺,相夫教子,赡养父母,经营婚姻,可谓全能。

  生活中,我们发现“完美主妇”具有自我强加的高标准,自我评价过于依赖成功和成就,较高的自我批评和恐惧失败。她们对丈夫、孩子有很强的优越感, 觉得自己在智力和道德上的标准高于别人,她们为自己创造了一个非现实的、固化了的自我形象, 按照这个理想化了的自我形象生活。

  其实不仅仅女性,每个人都有追求完美的动力和倾向。近代杰出心理学家詹姆斯从哈佛大学退休后跟他的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打赌:詹姆斯一定能让对方养只鸟,卡尔森不以为然。几天后,詹姆斯给卡尔森送上了一只精致的鸟笼作为生日礼物。从此以后,只要客人来访,看见书桌旁那只空荡荡的鸟笼,他们几乎都会无一例外地问:“教授,你养的鸟什么时候死了?”卡尔森只好一次次地向客人解释我从来就没有养过鸟。然而,这种回答每每换来的却是客人困惑而有些不信任的目光。无奈之下,卡尔森教授只好买了一只鸟。这就是心理学中的“鸟笼效应”。鸟笼效应正是人们“缺憾恐惧”心理的一种体现,不能容忍美丽的事物有所缺憾是一种正常心态,对许多人来说,追求尽善尽美也是理所当然的,但也正是这种心理诱发很多女性跳入“完美主妇”的陷阱。

  完美主义的形成也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一定的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对儿童的高期望是完美主义产生的根源。“完美主妇”多数内化了一个完美主义的父母客体,她们常常以为:“如果我过去表现得再完美一些,父母一定会更爱我。”这种心理导致她们在成年以后还会努力追求达到某种完美,以得到奖赏。

  “完美主妇”的完美行为是一种积极的人格品质,能引起一些正面的情绪体验,如期望的感受、高兴的感受。但是在她们的认知模式中,一方面教条地认为消极事件将来还会重复出现,另一方面还饱受“应该”原则的折磨:应该更好、应该不生气、应该与众不同等等。她们为自己树立了高得不能现实的目标,于是不断地被现实与目标之间的差距所挫败。如果达到了预期,她们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认为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因此,完美主义者往往面临心理上的巨大失衡,甚至诱发焦虑的情绪,有些女性还会患上强迫症和抑郁症。

  完美女人婚前是男人的梦,婚后是男人的痛。女人在为完美主妇角色努力的过程中,成全了自己的快感,却让男人丧失了自己的价值。“完美主妇”要求每件事都完美无瑕、准确无误,以最精确的方式做每件事,不仅对自己,也会对丈夫和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很多完美主妇看到丈夫离开自己,便不住地哀叹:“为什么她比我差那么多,他还跟她好了?”因为女人太过完美,男人存在的价值就不大了。女人剥夺了男人在“被需要”里的快感。

  “完美主妇”毕竟付出了很多,总有值得期许和嘉奖的地方。但是,为了从99.9%跨越到理想中的100%,要付出多出正常标准很多倍的时间。但最后的0.1%最难获得,往往得不偿失。因此,“完美主妇”不妨对自己放一放,对别人松一松。(本文原载于哈尔滨日报2009329日)



复旦大学幸福心理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