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心理学

案例:我该何去何从?

发布者:曹高举发布时间:2017-03-17浏览次数:32

案例我该何去何从?

曹高举

Q

我和男友恋爱2年了。我是大二的专科生,他是正在留学的未来海归;我父母是普通工薪阶层,他父母都是单位领导;我父母是普通群众,他爸妈在当地有头有脸。我很爱他,为他改变了很多,和他在一起后从来不和男同学联系,并逐渐也疏远了好朋友。

我爸妈很满意他,但有些担心两家的悬殊成为彼此的障碍。前几天,他回国多日,却不主动联系我。后来他说他爸爸知道我是专科生就坚决反对,意思是我没有素质,应该找有文化有文凭的,才有脸面。他非常孝顺,我们的未来很暗淡,但是我还是深爱着他。我现在像是知道自己得癌症的病人,知道结局,只是在苟延残喘……我该怎么办?

 

A

这位女士非常痛苦、无助。一方面她深爱男友,另一方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非常担忧。她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和男朋友之间原生家庭的巨大差异,也明白男友来自父母的层层阻力,在担心自己所有的感情投入未必能得到回报时,又不忍心远离亲密关系,也许正如她自己所说:“自己像得癌症的病人,知道结局,只是在苟延残喘”。因此,她内心非常的挣扎。

首先,痛苦中的这位女士应该反思,与男孩的这段感情的结局会是什么结果。彼此家庭巨大的差异是两人不能走到一起的真实原因吗?男孩对家庭过分的依赖,没有主见,不够成熟的性格缺陷是否也是彼此未来暗淡的原因呢?该男友是否也对自己不够满意,而借口家庭不同意这个理由来搪塞自己呢?

试想,如果是第一种,两个人的原生家庭根本就不可能改变,每个人没有办法选择自己出生的家庭,也不可能改变自己家庭的文化。对于这些难以改变的因素,也就意味彼此存在层层阻碍。即使因为男孩的坚持而走到一起,或许会因为这些问题而面临婆媳关系的难题,以至于终日生活在痛苦之中,如果是这样,现在分开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情。

如果是第二种,或许问题不在于你的出身、家庭和学历,而是男孩不能为自己做主。如果你真正嫁给他,或许同样面临很多这样的选择。当你和他的家人在关于你们的选择上有分歧时,你明显可以感觉到他的父母在他的心目中的重要性,而自己被忽视,亲密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内心非常的痛苦和压抑,这样没有亲密感的婚姻或许也并不是你最终想要的结局。

如果是第三种,或许选择起来更为简单,既然对方对你已经没有了感觉,其实即使自己再做任何努力,勉强把对方留在关系里,或许婚后对方也会出现外遇的问题。

“他回国多日但没有主动联系我。”其实,在这段关系中,该女士已经通过对方的行为,明白了这段感情的最终结局。同时也非常清楚该男士在家庭阻力下会如何选择,只不过她不愿意承认“失恋”的结局,幻想一种理想结果的出现。但是当自己也开始怀疑自己的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时,自己就会陷入痛苦的泥潭之中。

其次,如果明白这段感情不会有结果,应该学会调适心情,走出失恋的阴霾。通常情况下,在遭遇一段感情结束时,被抛弃的一方对对方的爱情不仅不会减弱,反而不断地加强,这种现象被称为“挫折吸引力”。意思是当爱情受到阻碍时,被遗弃者对恋人反而爱得更深了。这位女士目前的这种依恋和痛苦很大一部分来源于这种挫折吸引力。

“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知其臭”,让人持续听一种声音,观察人的脑电波,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对这种声音刺激的反应越来越弱,脑电波的起伏越来越小,而猛然使声音停止或者换另外一种声音来刺激,人的脑电波就会产生剧烈的反应。爱情其实也是一种持续的刺激。人长时间的沉浸其中,就会对其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当这种刺激突然停止,特别是恋人突然提出分手的时候,才会感觉到强烈的不适应。这个时候,就会有一系列的强烈反应,如激素水平紊乱,免疫系统的紊乱,内分泌失调等。所以,由于彼此习惯了两个在一起的心理状态,偶然意识到失去,或许会经历一个适应的状态。这段适应的过程或许非常的痛苦。

第三,学会尝试重新定义感情的成与败。其实,在恋爱中,牵手并不代表成功,分手并不代表失败。关键是在恋爱中彼此是否完成了心理任务:认识自己,培养爱人的能力。因此,对这位女士来说,反思一下自己是否更了解自己了,有没有培养自己爱人的能力。遭遇失恋之后的一个重要“功课”就是反思,合理地评价自我。恋情结束,其实这并不值得恐惧,逐出爱情之门,你可以再度进去。你只是失去了一次爱,只是失去了一个人,你并没有失去爱的能力,你还可以再去爱别人。因此,失恋不等于整个人都是失败者。一个人不爱我不等于其他人都不会爱我,“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曹高举)

 

复旦大学幸福心理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