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心理学

案例:为什么我会成为别人的情绪垃圾桶?

发布者:曹高举发布时间:2017-03-17浏览次数:105

案例:为什么我会成为别人的情绪垃圾桶?

曹高举

案例:一个25岁的女孩打来电话称有一个男同学是从小的好朋友,这么多年都像哥们一样相处,这几年只要男孩失恋都会找她倾诉,她每次都是奉陪到底。渐渐的,她发现自己爱上了这个男孩,男孩也隐约感觉到了,并提出不合适。她也决定不再在男孩身上纠缠,但最近,男孩又遇到了感情问题找她诉苦,她本想不管,但却禁不住又成了男孩的垃圾桶。她想知道为什么自己就是不能和这个男孩划清界限,一次次为他心痛。

  

咨询师解读在人生的成长道路上,我们每个个体都会有几个好朋友,相互之间能够分享彼此的欢乐与苦恼。随着彼此交往深度和交往频率的增加,朋友或许会成为我们能进行深度情绪互动的人,甚至会爱上彼此。但是,如果明明知道自己的爱不可行,但仍不死心,沉溺其中,可能是单恋或者单相思在作祟,从而心甘情愿的充当对方负面情绪的垃圾桶。

从心理契约的角度来看,任何个体不可能无限制、不计回报的付出,我们每个人付出的背后都期望得到应有的回报。因此,当你无限制的付出时,内心深处其实期望得到应有的回报,比如对方对自己的理解、倾听,甚至是爱。但是,当这种期望变成无望时,你的心理契约就会被破坏,内心深处就会出现心理失衡。不但你的付出没有回报,而且对方还要一味的索取,所以你心里就会愈加不舒服。所以,当事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决定不在对方的身上纠缠。之所以后来不能斩断情丝,再一次成为对方情绪的垃圾桶,背后可能有某种心理根源在起作用。

首先,扪心自问一下自己对男孩的感情,真正的从内心里面想结束吗?这种沉溺是不是因为自己不死心呢?当一次次看到男孩因为感情问题而来诉苦时,是不是内心的潜意识中再一次觉得看到了希望。这种令人心神困扰的、颇具破坏性的沉溺关系中,可能与当事人童年时期某种未满足的需要有关。当然,如果只是短暂的接触,倒也无所谓,如果不得已长期在一起,你要注意了,要适时当断者断,学会保护自己,拒绝别人,不要让别人的苦恼毁了你的一切,让自己陷入苦恼的情绪中影响了自己的生活。

其次,是不是自己很享受这种被人需要的心理感觉?心理学中有一种交互依赖症(co-dependency)是指依赖别人对自己的依赖。当自己的关怀和支持被人依赖时,我们会自我满足于这份成就与价值。这种依赖实际上是“对别人需要自己的需要”。社会对女性的角色定位总是在“照顾者”的角色,导致女性会刻意地强化自己“关怀者”的地位,从而削弱了自己的需要。如果发现自己有这种倾向,不妨开始关注一下自己内心的需求,需求一种被支持、被理解、被呵护的感觉。

最后,学会尊重自己的心理疆界。这道疆界和领土一样将我们自己与别人隔开,以保持自己的个性空间。人际交往中不同的关系保持不同的心理距离。如果交往对象尊重我们的心理疆界,我们会感觉舒服且安全,就会愿意与对方继续交往下去;而对方既然已经明确了彼此的非亲密关系,而仍然自愿、有意地把隐秘的思想、情感,对人对事的看法等暴露给你,突破你的心理疆界,也会诱发你对彼此关系定位的困惑。对于对方这种人际敏感度较低的人,不妨运用客气的拒绝以维持自我的疆界。适时适度的拒绝,比一味的迁就忍耐更有助于保持长久的关系。

 

复旦大学幸福心理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