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心理学

案例:她是太太还是母亲?

发布者:曹高举发布时间:2017-03-17浏览次数:37

她是太太还是母亲?

曹高举

热线:一位男士打来电话,称自己的妻子总喜欢象伺候小孩一样伺候自己,从大学时代到现在已经50多岁了,而且二人的孩子已经上大学。他说我特别不喜欢他把我当孩子一样照顾,越有人越那样,前几天,他急着出门,可她非得当着外甥女的面端这个鸡蛋往我嘴里送,还不断说“有营养、听话。”简直象对小孩一样,我忍无可忍可她吵了起来。我不明白,她这是什么心理?我不喜欢她还觉得委屈。

 

心理解读:从家庭夫妻角色模型来看,夫妻之间不仅仅是简单的两个男人和女人在一起,更多的时候彼此扮演不同的角色。夫妻之间的角色一般有这样几种类型:父亲与女儿、母亲与儿子、姐姐与弟弟、哥哥与妹妹等等。而文中的这位男士的夫妻关系模式则是母子类型。

首先,从太太的角度来分析,文中的这位太太之所以这么照顾先生,其实是一种关怀强迫症的症状。她依赖先生对自己的依赖。太太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向先生提供对方并不需要的关怀和帮助,从而使对方不能独自解决处理问题。而当太太的细致关怀被先生依赖时,太太会自我满足于这份成就与价值,满足籍此获得的道德优越感,否则就会有较强烈的自责和痛苦。这种过度的关怀和关爱,其时是儿时自己想要满足的情感需要投射到伴侣身上,通过过分满足他人来弥补自己情感上的缺失和需要。因此,太太必修的心理功课是:改变“我这一切都是为了他好”的观念,换个模式思考:我这么做,他是否真正需要?

其次,对于先生,应该反思为什么自己的夫妻角色会是母子类型?精神社会学家认为,现代社会是竞争社会,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母亲的支持决定了他日后能否成功。因此,男性个体发展的过程中,很多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恋母情结”。这种情结会推动男方有意无意按照自己母亲的模式选择女友,并在彼此互动中不断将对方推向“母亲”的角色位置。通常,这种夫妻角色模型中,妻子常常一边抱怨:“凭什么要我照顾你?”一边不断的付出关怀;丈夫一边抱怨、拒绝:“你怎么老是把我当孩子?”一边又在贪婪地享受对方照顾带来的舒适。如同母亲对着儿子不停的唠叨,“外边很冷,你要加一件毛衣”,儿子马上就叫:“别管我那么多,我不怕冷!”可是,他开门出去时仍会穿上母亲递上来的衣服。母亲不会介意儿子的抗议,儿子也不会担心母亲不再关心自己。母子角色的夫妻模型中妻子永远是一个付出的姿态,丈夫则是一个一味获取的状态。表面上看,夫妻好像彼此都对现状不满,渴望改变目前的模式,但是一旦这种状态被打破,他们又会非常不适应,很快又回到以前的状态。从心理互动的角度来说,一个不爱清洁卫生的老公一定有一个太爱清洁卫生的太太,一个记忆力不好的孩子一定有一个记忆力很好的母亲,夫妻之间对方行为的钥匙恰恰在我们手中,因此,主人公在询问太太是何心理状态时,首先反思一下自己与太太是如何互动的?

最后,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中存在心理契约,爱和被爱要寻求平衡,而母子角色的夫妻关系失衡,一方一味的付出,另一方一味的接受,这些夫妻看似融洽,谁也离不开谁,实际上付出方越来越不敢将自己内心的枯竭展示给对方,而接受方也越来越不懂如何给予对方关爱,两颗心会离得越来越远。先生就对太太的过分付出非常的不满,因此多年的母子角色模型有可能转变为父女角色、姐弟角色或者兄妹角色。对于这一对夫妻来说,太太应该意识到,自己的给予让对方难受时,应该把握一个“度”,不要把自己内心的需要投射到对方的身上。作为先生,应该明确告诉对方,你爱她,也希望被她爱,但不希望这种像孩子一样的过分照顾。让对方明白爱的给予并不一定是过分照顾,一句关切的话,一个爱怜的眼神,一个热忱的拥抱,一件小小的礼物,都是爱的表达。(原载于哈尔滨日报20091021日)


 

复旦大学幸福心理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