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心理学

案例:他为什么如此猜疑我?

发布者:曹高举发布时间:2017-03-17浏览次数:36

  

        案例:他为什么如此猜疑我?

  

                  曹高举/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案例经过:一个33岁的女士来电话:我大学毕业当上了老师,曾经有过一次恋爱但不成功。后来,我经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丈夫,他在公安机关工作。我们一直感情不错,他对我对家都很好。后来,我们以后有了孩子,紧接着我就担任了毕业班的班主任,特别忙。这几年,我在单位干得不错,小有名气。但我们的感情却越来越有问题,特别是年初开始,他开始认为我在外面有人,并且还确认到某个人身上,甚至到我工作单位调查。我都没理他。

我本身长得不错,他就非说我有外遇。即使他的调查每次都得到证实是瞎猜,但他总会立刻找到下一个怀疑对象,象着了魔一样。而且,以前他会拿自己出气,现在开始打我,甚至打得我骨折,事后又很后悔。我现在特别苦恼,想到我们以前的感情和孩子,我还希望他能回心转意,但我就不明白他怎么向中邪似的非说我有外遇,而且不断树立所谓的“情敌”?我怎么才能让他相信我的清白?

 

案例解读:作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这位女士的遭遇的确令人同情。但是,我们在哀其不幸的同时又怒其不争,她没有想过从家庭暴力中走出来,反而是幻想如何证明自己的清白。

首先,从女士的角度来看,先生的这种行为的钥匙恰恰在你手里。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不爱清洁卫生的老公,一定有一个太爱清洁卫生的太太,一个记忆力不好的孩子一定由一个记忆力很好的母亲。对方的行为模式恰恰是对我们对对方行为模式的反应决定的。一般而言,家庭亲密关系中的弱势的一方会萌生更多的不安全感,会担心被抛弃,会滋生更多的猜忌。而强势、自信的一方则不会有这些顾虑和担忧。在你们的夫妻关系中可能存在一种女强男弱的一种夫妻关系(或许是心理上的,不一定是现实中的)。太太在家庭生活中的强势和自信或许正是老公这种行为背后的心里根源。比如,女主人公也认为自己长的不错,工作也很出色,又忙于事业,忽视了丈夫及其家庭,或许这些是让丈夫滋生不安全感的因素。而作为一个男性对自尊和面子的需求,潜意识里会借助与某种极端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比如暴力。在这种暴力行为中,男性可以体会自己的一种价值感和对事情的操控感,从而可以从婚姻天平中的弱势中找到一种心理安慰。所以,在家庭生活中学会示弱或许是对付这类男性必修的一门课程。

其次,从男性的角度来说,这位女士的老公是一个内心安全感很差的人,或许童年时发生过被抛弃的经历,承受过多次被抛弃的心理伤害。而童年的心理创伤没有得以彻底治愈,就会在现实生活中不断的重复投射和建构。曾经有一个女人怀疑先生有外遇,于是每天都在先生的衣服里找证据,有时候找到一根长头发,就开始哭,认为先生已有了外遇;有时候找到一根短头发,也开始哭,她也认为是其他女人的头发。有一天,她找遍了先生每一件衣服,一根头发也没找到,这时候,她又放声大哭,丈夫问她:“你到底怎么了,连一根头发都没有,你也在哭。”太太抽搐着回答:“我没想到你连秃头的女人都会喜欢。”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内心不安全,他会投射出一个外在的不安全的世界。要知道,事实是人们建构出来的。先生内心的不安全感不改变,他对外在世界的建构也不会改变,你们的现实状况也很难发生改变。就像一个担心天会塌下来的人,你觉得他感迈出房间一步吗?因此,接受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或许是这对夫妻最佳的选择。

最后,从夫妻双方的互动模式看,她们似乎在玩一种“心理游戏”。心理学家史卡曼(Stephen Karpman)的心理游戏理论认为:当事人通过扮演“迫害者”、“受害者”和“拯救者”这些不同的心理角色来进行争斗。“迫害者”贬低别人,把别人看得较低下、不好。“拯救者”也是把别人看得较低下、不好,但他的方式是从较高的位置提供别人帮助,他相信我必须帮助别人,因为他们不够好,无法帮助自己。“受害者”则自认自己较低下、不好,有时受害者会寻求迫害者来贬抑自己,或是寻找拯救者提供帮助。文中的这对夫妻,先生最初扮演迫害者,对妻子施以暴力。在暴力中妻子成为了受害者的角色。随后丈夫对自己的行为非常懊悔,会出现认错、坚决改正的行为,这时候,丈夫成了受害者,妻子又成为了拯救者。假以时日,再次重复扮演这种经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反复地扮演着自己偏爱的心理角色,一次又一次地按照仿佛是预先写好的“脚本”反复上演。要想终止这种心理游戏,这位女士需要反思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原生家庭。是否自己的父亲身上或许有过与现在先生类似的人格特质,自己和先生的目前的关系模式是否在复制自己父母的婚姻模式?如果发现这个苗头,或许你已经陷入了强迫性重复的怪圈。对亲密关系中暴力的容忍或许是你母亲采用的一种模式,但是这种容忍的态度也在无形的鼓励对方暴力行为的发生。理想的做法是从行为上拒绝对方玩心理游戏的“邀请”,当游戏发起者向自己施威时,不能软弱地充当“受害者”,态度要强硬一些。当对方主动认错,恳求原谅,苦苦哀求时,不要轻易地充当“拯救者”,要约法三章,同时借助社会支持,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原载于哈尔滨日报2009826日)

 

复旦大学幸福心理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