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学本科期末试卷及答案201112
发布时间:2015-03-25                                   浏览次数: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A卷答案


课程名称:环境经济学课程代码: ENVI130042.01

开课院系:_环境科学与工程系_    考试形式:闭卷

(本题25分)在一个由3人构成的社会里,其中两人住在上风口,1人住在下风口,二者之间相隔一废弃的废弃物堆场。随着夏日来临,该废弃物堆场开始散发恶臭。假设有一种价格为2100元的“臭气吸附器”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两个住在上风口的人每人愿意支付100元,居住于下风口者愿意支付1500元。为了筹措添置“臭气吸附器”所需资金,可供选择的方案有两个。其中,方案A是征收每人700元的人头税。方案B是由受影响的人支付2100元的“的费用。请分别依据(1)帕累托准则;(2)多数原则;(3)补偿原则分析这个3人社会将如何在两个方案中做出选择。

对于3人状况的分析:

居住于上风口的2人,他们几乎不受恶臭的影响。对于他们各100元的支付意愿,可以理解为偶尔也会闻到微乎其微的臭气,或者处于对居住于下风口的人的同情,等等

居住于下风口的1人,几乎承受了恶臭的全部影响,所以支付意愿明显比另外2人强烈。

由于100+100+1500=17002100,所以如果完全依据个人支付意愿的话,是凑不齐买“臭气吸附器”的钱的。也就是,如果完全依据自觉自愿,这个问题没法解决。所以必须提出其他的解决方案。对于备选的解决方案的必选依据,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不仅是能解决问题,还应当是富有效率地解决问题

对于方案A,每人征收700元,3人合计2100元,可以凑齐购置“臭气吸附器”所需费用。

1)依据帕累托准则——在不使其他人状况恶化的前提下,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得以改善,方案A难易满足。

2)依据多数原则,由于居住于上风口的两人仅愿意支付100元,所以向他们各收取700元的人头税必定会招致反对。方案A难易获得3人的同意。

3)依据补偿原则——境遇改善的一方对因改革而使境遇变坏的一方以补偿,使其状况至少和改革前一样。这意味着居住于下风口的人要给居住于上风口的人以补偿,补偿金额为(700-100)×2=1200。而这个居住于下风口的人从中得到好处仅为1500-700=800。这意味着如果依据补偿原则的话,居住于下风口的人是没有足够的资金满足居住于上风口的人的需求的。所以方案A也难获3人同意。

对于方案B,由于是规定受影响的人支付2100元的“臭气吸附器”添置费,可以预见,居住于上风口的2人是无需付费的,而只有居住于下风口的1人付费。“臭气吸附器”使3人的状况都改善了。居住于下风口的人不再受恶臭干扰,居住于上风口的2人也不再为居住于下风口的担忧,等等。但从支付费用的角度,上风口的2人未支付费用,相比他们各自100元的意愿支付金额,可以预见,他们是满意的。对于居住于下风口的人,虽然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支付的费用却高于预期(2100-1500=600),他(她)因此而产生的不满意也是可以理解的。

1)依据帕累托准则,方案B难获通过

2)依据多数原则,该方案会被高。

3)依据补偿原则,如果居住上风口的两人愿意支付的补偿款合计≦200元,则居于下风口的人还是不满意;如果居住于下风口的人要求补偿2100-1500=600元,这又高于上风口2人的意愿支付额度(最多100+100=200元),居住于上风口的2人是不愿意多出400元的。所以,在两种情况下,方案B都难获通过。

 

  1. (本题25分)在一个由AB两人组成的社会里,A对空气质量的需求曲线为。其中,pA对空气质量的边际支付意愿;同理,B对空气质量的需求曲线为。空气质量的供给量依据而定。其中,p是空气质量供给的边际成本。

    1)请写出AB两人对空气质量的总需求曲线;(10分)

    2)请绘制AB两人各自对空气质量的需求曲线以及总需求曲线;(5分)

    3)请计算并在所绘制的图上标注有效的空气质量水平(10分)

    1AB两人对空气质量的总需求曲线:

    2)作图略去

    3)当供给=需求时,实现空气质量的有效供给。

    ∴当供给与需求实现均衡时,

    =

    ∴当p=3/4,空气质量实现了有效供给,有效的空气质量水平为:q=3/4


  2. (本题30分)AB两个地区试图采取控制CO2排放。两个地区均有污染者和受害者。假设控制CO2排放的边际成本为每吨10元。地区ACO2减排的边际支付意愿为,地区BCO2减排的边际支付意愿为。其中Q是减排量。当前,管理部门可能采取的CO2控制措施有两种。这两种措施都包含了应由污染者支付的其所造成的损害的费用。具体而言,方案1是两个地区的污染者都对其所造成的污染损害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方案2是假设当一个地区采取措施控制CO2排放时,另一个地区并不采取行动。请回答以下问题:

    1)作图:边际减排成本与总边际支付意愿,标注社会有效减排水平Q;(5分)

    2)当采取方案1时,请计算总减排量和两个地区的总补偿金额。如果该笔补偿金不是由污染者支付,而是完全由政府支付,从效率的角度出发,管制结果会有所不同吗?为什么?(15分)

    3)当采取方案2时,预计可产生多少污染量?与(1)和(2)会有怎样的差异。(10分)

    题目中给出的条件的分析:

  • 由于AB两个地区是紧邻在一起,所以虽然两地污染者排放的二氧化碳的量有可能不同,但对于两地的受害者而言,不能区分所受到的伤害是A地排放的二氧化碳造成的,还是B地排放的二氧化碳造成的。

    • 两个地区同时采取管制措施,则可能实现社会有效排放水平

    • 如果两个地区不同时采取措施,则可能的结果或者是无法实现社会有效排放水平,或者是虽然实现了,但代价不菲。

  • 对于题目中给出的“假设控制CO2排放的边际成本为每吨10元。”应理解为在存在一个CO2减排市场。在这个市场上CO2减排价格是每减排1吨需要花费10元。而对于具体的ABC……,它们各自对减排成本(或减排将给它们带来的好处、效用等)的评估是不一样的,表现为它们的减排边际支付意愿可能是不一样的(如果觉得减排好处多多,它可能会愿意多付些钱。反之,则愿意付的钱会少些)。面对CO2减排市场的价格(每吨10元),如果它觉得划算(例如,对于地区A,根据其边际支付意愿13-Q可知,它对减排1吨的支付意愿是12元,比市场价高。对于地区A而言,每吨10元的减排价格是便宜的。同理,对于地区B,每吨10元的减排价格是刚刚正好。),就会多减排一些。反之,则会少减排一点。

    如果13-Q12-2Q表示的是污染者的支付意愿,可以理解为这是污染者对减排成本、损失赔偿等的估计。以13-Q为例,也许污染者为了完成管理者规定的减排任务而不得不减排。它减少1吨二氧化碳排放的费用是12元,或者是说如果能减少1吨二氧化碳排放的话,能够少赔偿受害者12元。这时,当得知有人提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服务时,它愿意支付的金额最高是每吨12元。

    如果13-Q12-2Q表示的是受害者的支付意愿,可以理解为这是受害者为了减少所受伤害而愿意支付的费用。以13-Q为例,也许受害者因减少了1吨二氧化碳排放而减少了财产损失12元。这时,当得知有人提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服务时,他(她)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是每吨12元。

  • 选择方案1或方案2的依据应当是因其富有效率地实现了有效排放水平。

  • 要求污染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其实是通过外部性内部化的途径,促使污染者思考有效的排放水平。否则,如果不需要赔偿的话,对于污染者而言,排放是免费的,它会多多排放,直到会使他(她)有所破费。换言之,它会不断排放,直到排放的边际结余=0为止。

    1)边际减排成本:每吨10元;

    总边际支付意愿:PA+B=PA+PB=13-Q+12-2Q=25-3Q

    有效减排水平:当PA+B=PA+PB=13-Q+12-2Q=25-3Q=10时,Q=5

    这表示,如果能够减少1吨的排放,地区A愿意付12元,B愿意付10元,二者相加是22元。换个说法,假设有一家CO2减排公司来到包含AB的这片区域。如果它有办法了解到两个地区的真实支付意愿,那么,当它为A+B的区域范围内提供了5吨的减排服务时,将从地区A收到8元,从地区B收到2元,合计为10元。

    作图略去


    2)当采取方案1时,

  • 如果两个地区合作,即追求在A+B的范围内以成本最小的方式实现减排,则总减排量为5

  • 如果两个地区不合作,即两个地区分别对辖区范围内的污染者进行管理,则总减排量为3+1=4

    • 地区A:由10=13-Q,得Q=3

    • 地区B:由10=12-2Q,得Q=1





      (本题20分)假设某地有100家企业排放同样的污染物。当前,政府部门采取的管制措施是要求企业安装污染控制设备。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正在考虑发放可交易排污许可。政府计划向每个企业发放的排污许可是依据其使用政府先前强制安装的减排设备所能达到的减排量确定的。试分析:如果政府调整管制政策——由强制安装减排设备转向发放可交易排污许可,污染控制成本将会有怎样的变化及其原因。


访问人数:
环境经济学本科期末试卷及答案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