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发布时间:2015-03-09                                   浏览次数:

《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的重点为:大学生心理保健知识和心理异常的识别、应对技能,常见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如结核和肝炎),性病和艾滋病的防治,常见病症的自我识别与处理,常用药物常识,生活方式与健康,现场心肺复苏和四项急救技能,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

课程难点:

  1.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致力于大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和心理异常的应对。课程内容的构建上要紧密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特别是热点事件的解析、重要话题的讨论,带领学生从生涯规划的视野上诠释大学时代的心理任务,学会识别和应对常见心理异常。难点是大学生不仅学到了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还要能结合个人特质和社会实际来运用,从而提高心理保健和自我保护能力。

  2.实践教学的规范化指导与操作问题。由于课时少,涉及学生较多,在实践教学上会出现同学操作时间不够的状况,如掌握心肺复苏(CPR)和创伤救护四项基本技能的要点与操作流程时,由于条件所限,不可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

解决办法:

  1.实行教学课时向重点章节倾斜的办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有重点地讲授,聘请附属医院有经验的心理咨询科医师来校共同讲解、咨询,通力合作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2.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组织红十字会急救队强化训练和会员全覆盖培训,军训期间邀请市红十字会师资对参加军训的同学专项培训等形式加强实践教学。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结合理论要点,通过向学生播放急救视频资料、图片展示及现场操作演示,增加大学生实践教学的感性认识。

  4.教师不断提升案例教学能力,提升教学的感染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红十字会活动,预防AIDS同伴教育等学生社团活动,深入中小学、社区等基层单位,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访问人数: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