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历程
发布时间: 2016-03-11 浏览次数: 298

近三年来,本课程的内容和结构不断完善,勇于迎接新时代的挑战,进行了一系列的敢为人先的教学改革:

第一,本课程在2014年下半年完成慕课化,利用国际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实现教育的本真理念——有教无类,因材施教。20153月,课程上线coursera平台,成为复旦大学第三门上线国际平台的慕课,至今已有超过五千人选修;20159月上线中国大学慕课(www.icourse163.org),在第一个学期中已有超过两万人选修。本课程不仅影响大,而且受到了较好的评价:超过93%的选课者表示喜欢这门课。

从开设至今,本课程在复旦大学校内,累计有超过450人选修了该课程,积累了较高的知名度和很好的口碑。未来团队将持续在上述两个平台定期和复旦校内开设本课程,希望能教育功能辐射全中国乃至全球各地,产生校外和校内效应的双丰收。


第二,为了配合慕课网站功能,团队还重新设计了课程的结构和评价体系,使得课程内容安排更为合理,有利学习者接受。结合慕课的理念,本课程在视频录制过程中,按照模块化短视频的要求,对原有课程结构进行了较大的调整,重新划分为6大模块、26个视频。在每段视频中加入了若干测试题(in-video quiz),以防止学员在观看视频过程中出现走神的现象。在每个模块之后设计了单元测试(10-15题单选题),帮助学员来巩固和总结每个单元的知识点。每学期的课程还引入了同伴互评(peer grading)的作业。让每个在线学员阅读并批改另外5名学员的小论文。这一机制也帮助克服了慕课人数巨大的困难。


第三,本课程结合慕课进行了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的尝试。为了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打破教师一个人单向讲授的传统模式,本课程在翻转课堂中设计两次课堂讨论和两次分组报告:

在课堂讨论中,教师首先给出一个议题,然后让同学在助教的组织和引导下,在4-5个小组中进行讨论和酝酿;随后各小组排除代表在所有同学面前总结本组讨论观点和差异。

分组报告前2-3周,教师先给出文字材料或一个题目,并让助教将同学随即分为7-8个小组。每组在课外时间讨论和准备20-30分钟的发言。在安排分组发言的翻转课堂上,各小组逐次来呈现自己的报告,之后还要回答组外同学的提问。教师会在课堂上对每组的报告进行简短点评或引申讲授。分组报告要纳入最终成绩的考评,但是分数是用过学生的分组互评和组内互评方式得出。在增加竞争性的同时,有效杜绝了以往集体发言中的“搭便车”现象。

除了慕课网站上的视频之外,我们还在校内实体课堂三次补充讲授内容:对导论的导论、文本的“冒险”和韦伯与理解社会学,拓展了知识面,也适当加深了课程的理论深度。


第四,本课程充分利用了在线讨论平台,弥补了以往课程师生互动不足的弱点。慕课讨论区具有传统课堂不具备的技术优势,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发表见解,提出建议。课程团队一方面安排了助教每天上线解答问题,另一方面也会定期参与讨论区内的讨论。这样也帮助教师了解了不同学习群体的知识盲点和关注点。


总体而言,经过几个学期的尝试和磨合,同学对上述慕课结合翻转课堂形式表示满意。这些做法充分调动了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更为重要的,这些举措改变了以往教师和学生的单向传递模式,而转变为双向甚至多向互动模式,使得学生自己成为了课堂内容的开发者和组织者,也增加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竞争性互动。


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