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进化论专家讲座听后感
发布时间: 2014-03-05   浏览次数: 75

《进化论的发展和影响》专题讲座听后感

今年是英国著名科学家达尔文诞辰200周年和他的生物进化论创立150周年,本学期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科技史上这一重大事件的纪念日,开展了“课堂延伸讲座”,邀请我国著名进化论专家李难教授做了“进化论的发展和影响”的专题报告,师生之间展开了热烈的互动。同时,本学期还选课同学做了“达尔文及其进化论”的演讲。这里选摘的同学们听了讲座后的感想和演讲稿。

 

 

 

今天上课的时候,我一进门就看到一位慈祥和蔼的老人家坐在讲台上,他没有我想象中一派大师特有的儒雅大家风范,而是一位跟我们生活中许许多多的老人家一样,穿着朴素,一脸和气。这让我们有点吃惊,毕竟刘老师上课的时候

对李老师的评价是很高的。

随着演讲的开始,我们逐渐体会带李老师博学的知识和清晰敏锐的思维,他在演讲的同时还把一些文字说明通过投影仪投到黑板上,让我们更容易地了解他

演讲的主题和脉络,可见李老师对这次演讲是很认真的。

这让我又一次体会到他作为一个知名学者在给后辈讲解科学知识的时候依旧保持谦逊、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这留给我们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李老师的演讲大致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简单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说,其中包括生物是进化的、共同起源学说、物种增殖学说、渐变性进化学说、自然选择学说;第二部分是达尔文学说对世界的影响,这一部分李老师还穿插不少我们今天生活所产生的新问题和相关解决方法,这在进一步巩固我们生科史上所学习的内容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我们的视野。李老师所谈及的进化论领域覆盖

面广,言简意赅,其中的一些笑话也提升了听众的兴趣。

总的来说,李老师演讲的内容还是比较适合文理科的同学共同学习探讨的,这符合核心课兼顾文理同学学习要求的目的,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后面的提问环节,李老师对每一位同学所提出的问题都能迅速做出合理的解答,让我们再次领略大师的博学知识。像这样能跟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面对面的交流,我还是第一次碰到,听后感到收获一定知识的同时也受到不小的震撼,在此感

谢刘老师能在百忙之余还能提供这样与专家着近距离交流的知识平                                              

 (覃成)

 

 

上周三听了上海大学李难教授关于达尔文与生物进化论的主题讲座,让我们了解了达尔文的思想对整个社会的深远影响。李教授通过对达尔文的进化学说、达尔文学说在生物学上的地位、达尔文学说对整个世界的贡献以及达尔文成功的主要因素四个侧面,运用通俗幽默的话语,深入浅出的为我们阐释了达尔文思想的概况及其深远影响。

而在这其中,我个人印象最深的是对李教授将生活中的,我们常见却从未想过的实例解说,来具体阐述达尔文思想。使原本在束之高阁的书本中的达尔文进化思想,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给我呈现出达尔文进化论的鲜活面貌,让我对达尔文的“物竞天择”的思想有了更为感性的认识。

例如:海岛上的残翅型昆虫是海风的选择。桦尺蛾的常态型和黑色突变型的原因,是鸟的选择,进一步追溯的话,是由于环境以及人类的环境污染客观造成的。这两个例子虽然不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生物,但它却通俗易懂,同时让我们看到了“自然选择”的具体运用。

又比如:人类为什么喜欢甜食,可以追溯到当时原始人类的主要食物是水果,而水果是甜的居多。现今社会,男人更倾向于外出,女人更倾向于逛街,可能与远古时期男人外出打猎、女人在村落内或附近采摘有关。女生更偏爱有一定高度的男生,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与远古时期,男人外出打猎,身高体壮的男生在遇到危险时,跑的快,易于逃生有关。而人类中常见的椎间盘突出的病症却在其他生物中少见,可以联想到是人类脊柱的直立,加剧了自上而下的压力。

以上这些例子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场景,而我们往往把这些事实,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因此不加思考。但李教授的生动解读,给我了很多日常生活上不少启示。

一方面,平时我们经常在写论文、写报告、写调查问卷时会抱怨身边的素材太少。其实,正如罗丹所言,“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正是在平时生活中太过于想当然了,所以才会忽视身边的看似必然的事实。这点同样可以运用到我们平时对待身边的朋友、家人,尤其是我们这一代独身子女更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而在不经意间忽略了他人的感受,正是这种渐变的失误,最终导致了突变的关系破裂,而我们却还怨天尤人,不知其所以然。这点是值得我们好好反思的。

另一方面,李教授使用生活中鲜活的例子的行为。同样告诉我们,许多书本上的知识其实源于生活,并非都是抽象的理论。很多理论并非我们以往认识的,是看不见、摸不着,古老而遥远,“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知识。其实,这些理论与生活也有很多紧密的联系。我们经常会抱怨进入大学后,常会认为许多学的理论、知识都是没有用的,没有应用价值,从而为了考试而学习。其实不然,很多理论与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只是需要我们学会为两者之间建一座桥梁而已。

其次,从李教授的演说中,我觉得达尔文本人的精神同样是值得我们所学习的,无论是他勇于改变自己的决心,淡名利、重事实、为人低调的治学态度以及其坚定不移的斗争勇气(对自己的身体疾病;对教会、教徒、非达尔文主义的学者等)。毫无疑问,他的献身精神、创新意识、实践导向是他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必然保证,甚至放到今天同样难能可贵。这无疑对我们现在日益浮躁的社会风气,过分追求实用主义的有着借鉴意义。

另外,回到达尔文的生物进化思想。他所阐释的自然选择等进化理论,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学科所吸纳,并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上建立起了桥梁。而像其中蕴含的偶然与必然、渐变与突变的理论思想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能得以广泛运用。而其中宣扬的保护物种多样性的思想,对于保护环境,敬畏生命的观念都十分的契合……

总之,听完李教授的报告,对我个人来说,除了进一步了解了达尔文及其生物进化理论外,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李教授对于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无论是在达尔文本人的精神,还是在进化论的思想运用,都给我十分深切的感受,留下了很多思考与启示,也是我这次收获最大的地方。

                                                    (樊菁华)

 

 

 

听完李老先生的讲座,我对达尔文的进化学说,进化学说对生物科学领域,以及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方面的变革性影响,以及达尔文生平事迹有了更系统,条理的认识,可谓获益匪浅。

达尔文的进化学说主要包括:生物进化学说;共同起源学说;物种繁殖多样性学说;渐变性进化学说;自然选择学说(性选择是特殊形式)。此处,老教授举了个形象的例子,海岛上的残翅型昆虫的存在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海风吹来,让飞行能力不好的残翅型昆虫留在岩石缝里,生存下来。

老教授强调了劳动创造人类文化,而非人类。因为劳动无法使遗传因素发生变化,所以无法创造人。

在讲到达尔文对世界的贡献时,他阐述地十分全面,深刻。进化论革命性地影响了现代人的思维模式,冲破了传统的神造论观点。首先,全面挑战了物种不变论,目的论,宿命论与人类中心论。林耐的“现在各种物种与上帝创造的一摸一样一个也不多,一个也不少”以及许久以来宿命论“人类成功是上帝的恩赐,人类的灾难是上帝的惩罚”观点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有力抨击。其次,进化论丰富了历史逻辑学方法论;从科学方法上正确处理必然与偶然关系;丰富了归纳与演绎方面的内涵;击中了基督教的要害;对于中国人,激励了我们反帝爱国热情。

最终,老教授概括了达尔文的品质:努力改造自己的精神(原来他是基督教徒);坚定不移的斗争勇气,敢于反抗来自教会,教徒,非达尔文学派学者的外压,同时又反抗自己疾病,自主精神系统障碍性疾病的内压;淡泊名利,尊重事实,积极思考,做人低调,与华莱士的物种起源共同发表成为科学史上的一段佳话,为世人所敬仰。

总之,听完后获益匪浅,与刘学礼老师的讲课一起丰富了我对这门课的认识。

                                          毋洁琼)

 

 

听完老教授关于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讲座,内心很受启发。讲座的部分内容正好和自己的学期论文是切合的,听的尤为认真,尤其关注了老教授说的关于达尔文进化论学说在中国传播和影响这个部分。我期末论文研究的也是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在中国传播中演变后的影响。

总结起来,报告中老师提到的达尔文进化论对中国的影响有三点:

1)使中国人认识到生物进化论是自然客观的规律,是宇宙规律不可逆转,从而通过推论认识到中国社会的进步也是必然的,从而看到了中国光明的未来,充满斗争的信心。

2)认为要“自强保种”需要斗争,进化是充满残酷的优胜劣汰的,所以中国人要有斗争的勇气和决心,要通过坚定不移的斗争去换取民族的进步。

3)成为解放思想的爱国武器。“进化”是从晚清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主导思想,普遍狂热地追逐“进化论”学说,激发全民族的爱过热情。想改变世界,先要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民族。

我认为影响说得很精准。根据最近的阅读,近代中国掀起的对“进化论”的狂热是难以想象的。从严复的《天演论》的风靡一时到后来康有为梁启超利用进化论为理论基础对“变法保种”做的强有力的辩护,再到后来“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将“进化论”与马克思主义结合,形成了激进的进化主义思想,达尔文的进化论确实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但是,经过我最近对相关书籍的阅读,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这个在中国起到如此重要作用的,将近50年作为中国学者主导思想的进化论,不仅不是达尔文的纯粹自然科学理论,而是一代一代流传一代一代误传后,结合了中国本土,比如《春秋公羊转》里面的进化观念以及结合当时社会条件下现实需要后形成的进化学说。严复还是认真研究过作为达尔文“斗犬”的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的,但后来又对其进行断章取义、符合自己需要的翻译和批注,在《天演论》中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他已经是对西方学说最了解的一位学者了。后来的康有为梁启超几乎不了解达尔文进化学说,只是在严复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理解以“进化”的名义为变法辩护。再到后来的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学者,更是对自然科学理论毫无兴趣,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阅读达尔文的原著,他们要得只是“进化”这个词汇。当时胡适描述社会普遍风气时候说道“《天演论》虽然风行全国。甚至成为中学生的读物,但很少人能了解达尔文或者赫胥黎在科学史和思想史上的贡献”;“虽然很多人把自己命名为“天演”“物竞”或者“进化”,但对进化论的理解却都是一知半解”。所以,真正在中国起到重要作用、推动救亡运动高涨的不是达尔文的进化论,而是被严复等学者误读误传后的,结合中国当时社会现实救亡图存需要的进化主义学说。这是一种还是历史必然下无奈,还是机缘巧合下的鼓舞?谁也说不清楚。

我认为可能的原因有:

1)当时中国没有形成西方类似的自然科学体系,对近代科学甚至没有概念上的认识。所以对一个新的西方自然科学学说的实质意义和作用也就不太关注。

2)当时中国处在民族危机深重的紧要关头,爱国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热情和迫切要求使他们必须能以一个社会普遍能够接受的理论作为基础,提出新的口号来唤起民族的觉醒和斗争的勇气。达尔文的进化论在这时候提出,正切合了这个时机,“进化”正符合中国学者认为的,当时中国的需要。

3)在中国睁开眼睛看世界,被西方列强侵略了几十年后,中国人普遍对西方学说的认同和敬畏,为达尔文的进化学说传播所起到的作用提供前提。也是为什么知识分子会选择进化论的重要原因。

 

                      

上周四,非常高兴能够聆听李难教授关于达尔文的讲座。李教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介绍了达尔文的人生经历以及达尔文学说对后世的影响,让我受益匪浅。

达尔文能够取得如此成就有诸多方面的原因,但我觉得达尔文淡泊名利,热爱科学的精神最值得赞赏和学习。

从参加贝格尔号环球旅行,到18591124日,经过20多年的小心谨慎的准备之后,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在这20多年中,达尔文的真知灼见,只有他最要好的几位朋友才知道。但是达尔文耐得住寂寞,怀着追求真理,探索自然,崇尚科学的理想,精心完善着自己的理论。正如达尔文自己所言:“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

达尔文这种对于科学的热爱之情是我们在今天应该赞扬与学习的。在今天的社会中,科技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都是鲜明的体现。在这样的社会中,科学家、科技成果成为了社会进步的核心推动力。尤其是那些著名科学家,那些享誉世界的科技成果更是核心中的核心。但是在现在的社会中,虽然很多人投身于科学研究中,很多人并不是秉持着对科学的热爱之情,而是把科学功利化,物质化、金钱化。科学研究不再是探索自然的途径,而是获得利益的手段,科学研究成果不再是科学发展、社会发展的标志,而是利益的标志。在这种非利益者去,为科学者逐的思想下,科学研究变成了流水线生产,产出的研究结果普遍是一些学术价值低、社会意义小的成果。不仅科学的神圣性被玷污,而且这种现象也极大了干扰了社会的进步。

这种现象在我国尤为明显。虽然我国对于科学研究的投入项比以前有很大提高,但是产出的成果却明显少得多。虽然我国每年培养的博士生数量已经位居世界首位,虽然我国的科技发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3,虽然我国的SCI文章发表数量已经排在世界第二位,但是在这些科技成就中,大部分是低层次的研究成果,很多只不过是重复性劳动。尤其是一些有价值的学术成果更是少之又少,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004、2008年连续两年的空缺就是这种现象的体现。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虽然我们已经是科技大国,但直到今天,在家用电脑中我们依然要使用着国外的计算机芯片和操作系统,在工厂中国外进口的高档机床依然占主要组成部分,我们的汽车依然要喷涂从国外进口的油漆。反观那些取得非凡科技成就的科学家和科研成果,都是科学家们出于对科学的热爱,经过长久的不懈努力才获得成功的。从袁隆平“淡泊名利,专注于田畴”到黄伯云“三万里归国路,二十年剑心”,从蒋锡夔20年专注于化学的基础研究到闵恩泽“三句话不离本行,心里只有催化剂”,丰硕的科技成果背后总有着那颗热爱科学的心。

振兴中华是我们整个民族的愿望,而科技是实现这个愿望的必经途径。我们需要像达尔文那样热爱科学,并能投身于科学的人,为国家的发展、科学事业的发展、整个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最后要感谢刘老师和李难教授为我们安排、准备了这么精彩的讲座。

  (王兴之)

 

 

 

 李难教授关于达尔文进化论对于人类社会影响的讲座,给予我们许多关于达尔文进化论的启发。在过去,达尔文进化论仅仅是作为抽象的概念在我们的知识体系中存在,而李难老师的讲座让我们意识到了达尔文进化论学生更多丰富的内涵及整个进化论学说体系的延续性、继承性、发展性和内部冲突性。

   李难老师系统地阐述了达尔文进化论的组成部分,即共同起源说、物种增长说、物种多样性学说、渐变说、自然选择说等等,将达尔文进化论的体系框架完整清晰地展现出来,也生发了许多其学说的内涵、发展历程以及学术中的争议。

 达尔文进化论学说是近代科学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为生命科学进化中的进化理论作出的卓越的贡献,其关于物种进化和自然选择的学说应用于历史学、哲学、社会学,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尽管进化论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但其在生命科学史、科学发展史和整个人类发展史中的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生物进化学说的发展历程本身也启示我们人类的认识是在曲折斗争中

不断前进的。                                        (雷琼雯)

 

 

 

上周三,聆听了李难老师主讲的“达尔文进化论及其影响讲座”,了解的不仅仅是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概要和其在生物学中的地位,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理论取得的辉煌成就的背后,闪耀着献身精神、创新意识、思想品德、治学态度的光芒,对于自身学习的启发尤为巨大。

以一种新的角度审视达尔文在科学研究中的全过程,总能发觉科学家身上所具有的共同的特质。从他们选择科学的那一刻起,注定要走上一条“光荣的荆棘路”。科学研究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哪怕千难万险,即便重重碰壁,也要披荆斩棘,迈向终点。

达尔文所选择的道路可谓荆棘丛生,最先是“自然选择”学说的提出引发对于“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的强力挑战,与此同时,巨大的反作用力也回击在了达尔文的身上。

回溯那个时代,宗教的思想根深蒂固,“上帝造人”的信仰深入人心,选择另一条与大众观念相背离的道路,冒天下之大不韪,这需要挑战权威的勇气。更有趣的是,当达尔文登上贝格尔舰的时候,手中捧着圣经顶礼膜拜。当他结束科学考察之际,已然换了一个人。这短短的五年,每次对物种的考究都是要在否定自己的基础上层层推进,很难想象达尔文内心的煎熬有如何之甚?如果说倦了、乏了、妥协了,可以放弃对权威理念的挑战,但日复一日的扪心自问,对自我的冲击却是难以休止的,达尔文承受这一系列“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更需要莫大的勇气和毅力。

反观先进的学习,“唯上”、“唯书”、“唯师”,很少提出独创性的洞见。我们不只是没有勇气去“大声疾呼”,甚至已经麻木地不去思考“勇气”的问题,达尔文的示范作用可谓警醒深远。

达尔文在理论的选择上并没有少挨荆棘的刺痛,在理论的发表中更有波折重重。

达尔文很早便在内心形成了“生物进化论”思想的雏形,只是埋藏心底,不断去完善,待到时机成熟,理论更为完备之时公之于众,这段时间注定需要甘守寂寞的,达尔文坚持了下来。当詹姆士将自己的一些观点寄给达尔文之际,原本的沉寂打破了,因为学术观点相类,这是科学研究最令人不愿触及却又不得不碰的话题——署名权。反对的声浪固然使人压力重重,但有时候,相同的洞见也令人烦恼多多。而达尔文选择了无私,选择了共享。这一决定是如此干脆,足以令人钦佩。

而如今,这份学术上的甘守寂寞和无偿奉献时的“不假思索”似乎渐行渐远了。急功近利让人忘却了科学的本质,实用主义思潮催促着每一颗躁动的心,为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惜牺牲科学的真实和完备。有多少不经论证的科学工程匆匆上马,造成灾难之后方才感叹“亡羊补牢,为时晚矣”。又有多少人能潜下心来,严谨治学,而不被经济利益的大手牵动、拖拽。追名逐利的心态下,与他人共享学术创新的选择仿佛成了遥远的梦,“署名权”、“专利权”、“版权”之争愈演愈烈,澄澈平静的心湖一旦泛起了波澜便已波涛汹涌,又何谈治学态度?

聆听达尔文其人其事,仿佛能看见许多科学家的影子,伽利略、布鲁诺、哥白尼……他们仿佛都走上了一条光荣的荆棘路,科学也许正因为这些甘愿牺牲和奉

献的人而始终闪耀着光辉。

(王弘 )

 

 

    

李难老师在报告中为我们重现了达尔文学说的不断发展过程。从包括了进化、共同起源、物种增殖、渐变性进化和自然自然选择学说在内的达尔文主义;到19世纪末期魏斯曼提出的新达尔文主义强调种质的变异及达尔文所提出的自然选择在进化上的作用;再发展出20世纪前半叶以杜布赞斯基为代表的现代达尔文主义,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突变、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而到21世纪,达尔文主义与古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依旧充满活力。

一个学说在150年的时间里保持长盛不衰,并且不断被创新和发展,足以见得达尔文学说的巨大张力。究其原因,达尔文的学说研究人类自身起源,与人类千百年来对自身起源历史的追求相契合,满足了人类从内心而发的一种探求欲,因此它有不竭的发展动力。另一方面,它与其他学科非常容易结合,影响力波及自然和社会学科,分支繁多。

达尔文的伟大就在于,达尔文学说的发展不会停滞,它的生命力将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推动作用。

(李心璞 )

 

有幸听了李老师的讲座有几点小感触。在此浅谈一下。

关于达温宅的老书房。对达温宅早有耳闻,李老师讲座上的图片却是我第一次看到达尔文的故居。简单的陈列,布满墙的壁画,桌上一些简单有趣的仪器设备。这是1882419日达尔文走完生命旅程静别世界的地方,是他最终完成了多部巨著的地方,是他思想发展并成熟的地方,是他远离伦敦市区寻找另一种安静生命情调并扎根四十年的地方,这是他和艾玛幸福生活孕育八个儿女的地方。图片中墙上挂的一些画像看得不是很清楚,想必也有艾玛的画像和自己的画像。温暖的家庭是事业的基础,达温宅也是推动达尔文事业的地方,并留下教育他的子女的足迹,使两个孩子成为英国科学家。传说达尔文一生写过一万四千封信件。想必在达温宅也不停地回复着信件,科学火花在此绽放,给达温宅染上科学之美,达尔文对科学的态度永远在这里氤氲,感染后人。

关于“生物进化的观点不是达尔文首创”“生物进化的观点不是达尔文首创。但是,他提出的大多数证据都相当明确,使许多生物学家能接受。”这句PPT上的话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但是”后面的那些字。本着认真考察探索的科学精神,经过大量的实证考察,同样可以震惊科学。在费力的找证据的过程中,体现的是一种科学精神。保罗·皮尔森是英国加的夫大学教授,研究古代气候学,业余时间喜欢研究科技历史。皮尔森教授发现了一位叫做詹姆斯·哈顿的人在1794年撰写的学术著作中有类似达尔文进化论的内容,但哈顿却比达尔文整整早了60多年。或许因为某些原因当时的世界并没有意识到那些比达尔文更早提出进化论的科学家,但是历史却记住了达尔文的名字。历史是公正的。正如皮尔森教授说:达尔文将物竞天择说应用到了物种的变异上,并且掌握了足够的证据说服了全球的科学家,因此他取得了成功。考察过程的艰辛付出,巨著发表后面对评论的非难,达尔文是不容易的。185871日,达尔文与提出物竞天择相似观点的华莱士在伦敦林奈学会上共同宣读了关于物种起源的联合论文,也体现了达尔文作为科学家的宽宏大量的气度。

关于共同起源学说。李老师的ppt上是这样写的“达尔文认为,生物之间都有一定的亲缘关系,有着共同的祖先,起源于一个中心。通俗讲,子孙再多,也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在共同起源的系统树中也包括人类。”诚然,达尔文的共同起源学说是一个杰出的想法。但是吸引我的是达尔文关注这个问题的一些背后因素,为什么达尔文敢于提出人类“共同起源的系统树中也包括人类”这一会引起猛烈抨击的观点?历史上有个有趣的巧合,达尔文和林肯诞生在同一天。虽然前一个是科学领域的巨人,后一个是政治上的领袖,但是在humanity上,有过类似的思考。曾在Nature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Humanity and evolution.文章中写道Charles Darwin's thinking about the natural world was profoundly influenced by his revulsion for slavery. They shared a position on one of the great issues of their age: the 'peculiar and powerful interest' of their fellow humans bound in slavery.在达尔文的一些旅行中,他从自然发现中获得极大的乐趣,但是也对一些被虐待的奴隶表示深深同情。他认为不同阶级不同种族的人其实都是平等的。这种思想也在暗暗地促使着他不懈研究物种起源。他想证明人类阶级性是毫无根据的,他们源于同一起点。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学术之外的令科学家闪耀的东西。一个出色的科学家在科学以外的领域也是出色的,比如humanity。达尔文的学说固然出色,他身上的人性光彩同样令人钦佩。

关于达尔文成功的主要因素。“达尔文是科学家的榜样。这取决于他的献身精神和创新意识,他优秀的思想品德和治学态度。”这是精练的总结。各种旅行亲历自然,实地考察提出新想法,花大量时间严谨考证,对子女良好教育,美好温暖家庭,严肃对待科学,这些都是听了讲座后给我更深的了解。大到科学界小到我们普通大学生都应该看到这种成功因素并以之为榜样。

(孙岚 )

 

 

 

    李难教授“达尔文的进化论及其对现代思想的影响”的全面的为我们介绍了进化论,包括进化论的主要思想、达尔文的研究历程和进化论的发展状况,并为我们着重讲述了进化论对世界思想的影响。听完讲座后,我深深觉得进化论对中国人思想变革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我觉得对中国来说,进化论不仅是一座生物学的丰碑,更重要的是它促使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启蒙运动,并使中华民族在五四运动之后走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一座思想上的丰碑。

    进化论对中国人思想的影响始于严复翻译《天演论》。1893年,达尔文的坚定支持者、生物学家赫胥黎出版了《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1897年被我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译述成《天演论》,书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的基本观点深深地警醒了当时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被列强所瓜分欺凌、沉睡在封建社会漫漫长夜中的中国人民。《天演论》出版之后立即对中国人的思想带来了极大的刺激,它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华民族的危机状况。读这书的人很少能了解赫胥黎在科学史和思想史上的贡献。他们能了解的只是那“优胜劣败”的公式在国际政治上的意义。在中国屡战屡败之后,在庚子、辛丑大耻辱之后,这个“优胜劣汰”的公式确是一种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烧遍了全中国,燃起了无数青年志士们的爱国热情。从这个意义上讲,达尔文的进化论从根本上唤起了中国人的危机意识,让他们深刻的意识到了亡国灭种的危险性,在这种强烈的危机意识下一些上层的知识分子开始思考中国的未来,开始接受西方的思想。并开始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资产阶级性质的变革。至此,进化论开启了中国人的思想启蒙运动。

    今年是达尔文诞辰200周年,是《物种起源》这部巨著发表150周年,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拉开中国现代历史帷幕的五四运动发生90周年。我觉得,进化论启蒙了中国人的思想,让国人有了深深的危机意识,让人们真正的深深地为国担忧,而五四运动就是这种积累了20年的危机意识和爱国情怀的总爆发。1919年,上层社会知识分子的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启蒙已基本完成,有良知的人们都认识到了中华民族的危险处境,他们也进行了许多次资产阶级性质的变革,但都失败了。事实已经证明了,单靠资产阶级的变革是不够的,要想救中国就必须唤醒仍在沉睡中的中国广大的工人、农民,即中国的无产阶级,发动全体中国人民来进行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由此,借着巴黎和会的导火索,五四运动爆发了。这次运动中,“优胜劣汰”不再仅仅是中国上层有志之士们的警语,而变成了全体国民的座右铭。先进的文化开始在全体国人中传播开来,把人们唤醒。从无产阶级到资产阶级,全中国的各个阶级的人民都被发动起来,开始通过自己的行动来为民族的未来奋斗,去同帝国主义斗争,开始争取民族的富强,避免中华民族被消灭、被淘汰。自此之后,在全国人民的行动下,经历了30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至1949年建立新中国,中华民族从根本上摆脱了“劣汰”。进化论开启了上层中国人的思想启蒙运动,而五四运动则承接着进化论带来的启蒙思潮,在行动上唤醒了全体中国人。

    虽然将进化论应用于人类社会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是片面的、不可取的,它可能为灭绝种族的战争辩护,而忽视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应有的善良、同情、怜悯和博爱精神,但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使进化论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思潮,对进化论的深入人心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中国人民也起到了巨大的警示作用。同时,“落后就要挨打”也确实是人类社会中的一条真理。如果没有1897年严复在《天演论》中那振聋发聩的一呼“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华民族的思想可能还要长久的沉睡在封建的黑暗中。

因此,我觉得19世纪末进化论对中国人启蒙和1919年五四运动这两大事件共同唤醒了中国人。今天,在回顾中国革命的历史时,在纪念90年前的五四运动时,

更要感谢进化论,感谢它和五四运动一起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张涵博)

 

 

李难老师的讲座从四个方面讲述了达尔文进化论对于现代社会的影响,包括其学说本身,进化论在生物学中的地位、对于世界的贡献,以及达尔文成功的主要因素,十分全面和具体,对于我们系统地了解进化论帮助颇深。然而,听完这场讲座,给予我感触最深的,则是达尔文进化论在哲学思想上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变革,这点不仅对于生物学,对于整个科学的发展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而这我个人认为比起其他方面,其成就更为巨大。我们都知道,在达尔文进化论诞生以前,经典物理学几乎统治了整个科学哲学界,那个时候以牛顿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一再强调了目的论,机械决定论,拉普拉斯曾经说过:只要给出足够的信息,我们可以知道每个质点在宇宙中任一时刻的位置,此外,经典物理学也总是以均衡为其核心概念,任何的运动最终都是向均衡的逼近过程。然而,达尔文的进化论告诉我们,生物的变异并不总是带有明显的目的,一定程度上其变异是随机的,不确定的。而这点在20世纪被现代物理学反复证实,我们都知道量子力学中有著名的不确定原理。所以从这点上而言,达尔文进化论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包括其摆脱了神创论等等。每一项科学成就有具体方面的,也有带来思想方法上变革的,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对生物学做出了贡献更是改变了我们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变革了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在这点上的意义无疑超过了其他所有的方面,也正是因为如此,进化论注定会成为人类科学研究史上的一座丰碑。

                                                         (武崇智 )

 

 

李难教授关于达尔文及其对现代思潮的影响的讲座,让我从中受益匪浅,虽然都是些比较宽泛、浅显的知识点,但还是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的,也使我产生了联想。其中,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是,达尔文的理论一开始并没有获得广泛的支持,相反,存在许多质疑声:如英国著名博物学家理查德.欧文就以过渡性化石的缺失为依据,批评达尔文进化学说中进化的渐变性、连续性。但就在《物》出版3年后欧文自己买回了一块介于爬行动物和鸟类之间的过渡性化石”——“始祖鸟化石。在这之前的一片争议中,达尔文没有激愤的反驳,而是选择了如金般的沉默,继续埋头研究,为自己的理论寻找新证据,完善自己的进化学说。达尔文的这种执着、冷静、务实的精神给了我很大启示。我想,不管是日常生活还是学习研究,这都是我们不可或缺的态度,应随时谨记。

(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