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曙与外文学院高原同学的通信
发布时间: 2017-04-07 浏览次数: 55

张老师:
    您好!
    我是08级俄语专业的高原,有幸参与到您中西方美学思潮的课堂中来。在高中期间,为准备自主招生面试,我曾尝试着读过美学概论,因此对美学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在您的课堂上,我觉得我和我喜爱的这门学问离得很近,很高兴!
    在进入俄语系之前,我很少读俄国的著作。在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寒假里我读了许多作品,决定深入了解俄罗斯文化。包括概述性的俄罗斯文化,《安娜拉列尼那》,《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我在读《卡》的时候,每一次埋下头来读都会感到一阵激动。我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字以及思想深深震撼了。在您的第一堂课上,提到了俄国评论家巴赫金的名字。我去图书馆找来了他的书,刚刚读完《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感觉非常好!
    在朱光潜论悲剧与宗教的关系的最后,我很惊讶的是他把陀思妥耶夫斯基归于使悲剧一去不返的作家之列。在您上课提到的悲剧中,1.冲突(个人意志与命运感)2.人对于自己性恶的认识 ,这两点,我认为都存在于陀的作品中。为何陀会使悲剧一去不返呢? 巴赫金评述陀的作品时,说到陀对人生不确定性和未完成性的认识,因此,他作品中的人物都在为自己的思想意识而深深痛苦着,并且,处于一种巨大的边沿环境中,处在一种使自己的精神承受巨大折磨的痛苦中。这不能算作一种悲剧么?
    另外,对于悲剧的一种净化作用,我也不能理解。悲剧是否具有净化作用?使人向善的净化作用。(我较能理解的是悲剧使人感到的解脱之感,由崇高产生的惊异之后的解脱之感。)
    我各人还隐约觉得,中国无西方悲剧的原因之一,似乎还可以从中国无西方式狂欢节的角度来分析。(巴赫金在书中对文学的狂欢式和狂欢化有具体阐述,让我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另,我下一步的读书计划是阅读推荐数目上的《雅典与耶路撒冷》(舍斯托夫著)。
    今后我有什么问题或想法,也许还会和您交流。作为一个热爱文学的学生,望您赐教!

                                                      高原(08300120158
                                                   复旦大学 外文学院 08俄语

 

 

 

高原同学:
  你好!
  悲剧作为美学的一个重磅论题,实在太大,又常谈常新。我在课堂上简略提到,朱先生的论述固然精见迭现,但他似乎只认同西方悲剧的经典形式——古希腊悲剧,把悲剧精神与悲剧文学形式简单划等号。由此而得出现代西方悲剧消亡的结论自然就不可避免了。最近我在图书馆看到威廉斯(?)所著《悲剧感》,现代西方哲学文学中的悲剧占书的相当篇幅。可见朱先生的看法显然太偏狭了。他一生将古希腊式的静穆单纯悬为审美精神,《诗论》认为陶渊明就堪为此种理想之代表,为此还遭到鲁迅先生并不公道的批评。这样看,朱先生把陀氏归为使悲剧一去不复返的作家之列,并不奇怪。朱先生那一辈学者的开山之功,学术史已有公论,不须我辈多言。然而,或许因为学养,或许由于中国传统的视域限制,他们对西方思想文化的精髓似也有认知不到位或不肯认同之处。比如,西方的酒神精神、先验维度、宗教救赎等等。陀氏即一例而已。朱先生曾感叹理解西学之难,硕学鸿儒况且如此,何况我辈?我正作准备给研究生讲雅典与耶路撒冷,讲启蒙现代性,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在皮相上契阔空谈所谓西学云云。刘小枫最近搞得那套西语丛书也有感于此,决心从根做起,我很尊敬。文化积累除了老老实实,有他途乎?其实不单美学哲学,我们对西方的政治法律宗教新闻之精神实质、操作程序还有多少肤浅的附会?
  陀氏的作品我一向很喜欢。西方学界有不少论著就以陀氏的哲学、美学作为书名,可见单纯以文学名义读解他实在有些不恭敬、不重视。俄罗斯文化的特质很厚重迷人。它不完全属于西方,又不完全属于东方。东正教传统、独特的民族起源,使它的文化文学具有震撼人心的悲痛力量、气吞山河的深沉历史感。了解俄罗斯精神,舍弃柴科夫斯基、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能有更好途径么?舍斯托夫《思辨与启示》一书里有悲剧的哲学——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尼采,文不长,极好。如你已有读陀氏的底子,希望借了看看。图书馆也有几本外国学者的研究论著,可以参考。我甚而觉得如你有意,以陀氏作为学位论文未尝不可。有这样的眼界、功力,肯定要比思致隘仄、单在文学圈子打转的学生看得更深些。你以为如何?不过有一忠告,做任何一项研究,少不得尊重他人见解,更贵在有我,否则千言万语,絮叨何为?
  悲剧之净化cartharsis)作用乃亚里士多德《诗学》发挥的重要概念,历来争论多不胜数。罗念生先生专门作过笺释(见其《文集》),可看。
  以上所说供参考。


                                                                   张旭曙

版权所有 © 东西方美学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