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课程介绍

《会计学》课程是我校本科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公共课程。目前该课程作为经管类平台课程。该课程围绕会计目标阐述会计信息的生成和会计报告的编制方法以及会计规范,即在具体实践中建立和应用会计信息系统应具备的一些基础性知识,包括会计基本理论、会计核算的基础方法和基本操作技术。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到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明确会计的基本职能、特点、对象、任务,及其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理解并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的相关理论、借贷记账法的内容及其具体运用;掌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的基本内容和实务操作中的具体要求,明确会计记账程序的种类及其执行程序;能够阅读和编制基本会计报表,并进行与会计报表相关的财务指标的计算和分析;了解会计工作组织的有关内容及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等等。

《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系统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在学习时不仅掌握会计核算的各种基本方法和与之相关的基本原理,而且还要进行大量的练习,以掌握会计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各种核算方法之间的联系,进而理解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概括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掌握会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坚实其在后续专业课程中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基础和实际运用的能力。

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六大模块,这些模块的内容相对独立、但又是开放的。不同的使用对象,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模块。模块顺序和使用分别如下:

1、模块顺序:

1)导论:从“什么是会计”这一根本问题入手,讨论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对会计的影响、会计学的主要分支、会计工作与会计职业等。通过本模块的学习,能够给学生一个总括的会计学发展脉络和课程定位。通过本模块,使学生了解会计理论的作用与内容、会计准则、内部控制、会计职业道德等,并可以扩展到会计学科的新发展、新动向等。

2)会计基础理论:介绍最基本的会计技术——复式簿记原理,内容涉及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账户的设置、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通过会计循环的学习,将会初步了解复式簿记原理;在学习了复式簿记的原理后,需要通过基本理论的学习,结合对产品制造业的账务处理进一步了解这些原理的运用来加深理解。

3)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本模块介绍了各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各要素具体内容的介绍加强前面基础理论模块的了解,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为后面的模块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学习复式簿记原理的基础上,通过相对更加复杂一点的经济业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式簿记的原理,并能做到初步运用。这章已经初步涉及到中级财务会计的内容,但是不是系统地介绍,而是介绍有关中级财务会计的一些基本理论,是为同学学习后续课程打好基础的模块。如果后续没有会计课程的同学也能根据本模块学到的东西运用于实践。

4)会计循环的实务操作:本模块主要涉及到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的会计凭证和账簿、财产清查等部分,介绍了传统手工簿记系统的流程。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同学就能对整个会计循环的过程了如指掌。有关电子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初步知识在本模块也有所体现。

5)会计财务报告的编制:财务报告是会计系统的最终产品,本模块专门介绍财务报告的原理与编制。在财务报告编报的基础上,我们还从使用者角度,介绍如何理解财务报表信息,以及报表编制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

6)会计报表信息的应用和分析:有关报表分析指标体系是一个选择性模块,主要供那些非会计专业、特别是非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一般性了解会计系统所设计的指标体系,内容主要包括盈利能力指标分析、偿债能力指标分析等。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基本的管理决策过程以及会计信息在其中可能的作用。

 2、模块的使用

 对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本门课程也被称为“会计的入门课”。作为入门课,对会计有一个初步但完整的把握,非常重要。因此,学生需要重点学习模块一、模块二和模块三;因为模块四侧重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的标准,对相应的账务处理学生可以留作以后深入学习;学生对模块五需要重点关注报表的编制;对于模块六学生可以留待以后继续学习,如果课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对模块六进行一定地讲解以备学生后续课程学习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非会计专业的学生一般只学习一门会计课程,因此,这六个模块应当都要学习,但是,模块三中有关会计要素的内容,可以简单介绍,节省下来的学时主要用于模块二、四、五的以及模块六的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能够了解会计信息的生成并能够熟练使用会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