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动力学
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 2013-03-26   浏览次数: 185

 

复旦大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PHAR130042.01
编写时间
2012.02
课程名称
药物动力学
英文名称
Pharmacokinetics
学分数
3
周学时
4
任课教师
王建新、陈钧,沙先谊,
庞志清、汪亚勤
开课院系
药学院
预修课程
药剂学I
课程性质:药学专业选修课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药物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能初步应用有关知识进行药物动力学参数的计算,指导新药的研发和新剂型的设计,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课程基本内容简介:介绍了药动学的基础理论及应用,论述了体内药量经时变化规律,为合理用药和合理制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基本要求:学生应按本大纲具体要求,掌握药物动力学的定义及有关概念;掌握单室模型药物动力学的单剂量与多剂量给药后有关药动学参数的计算,熟悉两室模型静脉注射基本公式及有关参数计算;掌握隔室模型的判别方法;掌握生物利用度的定义及主要参数,熟悉生物利用度的实验设计;熟悉给药方案个体化的几种计算方法;了解缓控释制剂药物动力学的类型;了解统计矩求算动力学参数;了解非线性动力学。
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和实验。
教材和教学参考书:自制多媒体课件。
作者
教材名称
出版社
出版年月
蒋新国主编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1
魏树礼、张强主编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5.1
屠锡德主编
《药剂学》第三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4
方晓玲主编
《药剂学实验指导》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2.9
 
 
 
 
 
 
 
 

 

 
教学内容安排:
72学时,其中理论课36学时,实验课36学时。
第六章 药物动力学概述(2学时)
1、掌握药物动力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2、掌握消除常数、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清除率等的定义和意义。
3、掌握房室模型等基本概念。
4、了解药物浓度与药理效应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 单室模型(10学时)
1、掌握单室模型静脉注射、静脉滴注、血管外给药药物动力学参数的含义及利用血药浓度数据计算参数的方法。
2、熟悉静脉注射给药后,利用尿药数据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的方法。
3、熟悉Wagner-Nelson法求吸收速率常数。
4、了解血药浓度与尿药浓度的相互关系。
第八章 多室模型(4学时)
1、掌握混杂参数、中央室、周边室及相关的定义、意义、计算。
2、掌握隔室模型的判别方法。
3、熟悉二室静脉注射给药的血药时关系、参数求算及相关计算。
4、了解二室静脉滴注给药的血药时关系、参数求算及三种给药方案的设计。
5、了解二室模型血管外给药的的血药时关系、参数求算及相关计算。
第九章 多剂量给药(4学时)
要求:
1、掌握多剂量函数和达稳态后的多剂量函数、多剂量稳态血药浓度、最大和最小稳态血药浓度、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波动百分率、坪幅、积蓄因子、积蓄程度、达坪分数、成倍原则的定义、意义及相关计算。
2、熟悉一室和二室模型不同给药途径多剂量给药时,血药浓度、稳态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最大稳态血药浓度、最小稳态血药浓度的计算。
3、了解一室和二室模型不同给药途径多剂量给药时积蓄作用和波动变化的特点及相关的计算。
4、了解多剂量给药时给药方案设计的一般方法、根据血药浓度调整给药剂量的方法、间歇性静脉滴注给药给药方案的确定。
第十章 非线性药物动力学(2学时)
1、掌握非线性动力学的特点、米氏方程及各项参数的意义。
2、熟悉非线性动力学的识别方法和参数求算方法。
3、了解非线性动力学产生的原因。
第十一章     药物动力学研究中的统计矩分析(2学时)
1、掌握统计矩、零阶矩、一阶矩、二阶矩的定义、意义及相关的计算。
2、熟悉应用统计矩计算药动学参数的方法。
3、了解统计矩处理药动学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第二十一章临床给药方案设计与治疗药物监测(4学时)
1、掌握给药方案设计的基本内容。
2、熟悉给药方案个体化和治疗药物监测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
3、掌握肾功能减退患者的剂量调节方法。
第十九章     药物动力学在新药开发中的应用(6学时)
1、掌握生物利用度的概念、实验设计和结果处理方法。
2、掌握生物等效性评价的统计分析方法。
3、掌握控释制剂剂量设计方法。
4、掌握缓控释制剂质量的体外评价方法,熟悉体内外实验相关性研究方法。
5、熟悉影响生物利用度测定的因素。
考试(2学时)
 
实验课教学“血药浓度法测定家兔口服阿司匹林混悬剂和片剂后的药动学参数”
1. 实验操作讲解(2学时)
2. 家兔口服给药及血样采集(12学时)
3. 血浆样品预处理(4学时)
4. 采用HPLC法测定家兔血浆中水杨酸的浓度(12学时)
5. 数据处理(4学时)
6. 实验讨论(2学时)
 
作业和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