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声传译精品课程
   首页  教学条件与教学手段  博采众长多管齐下
 
博采众长多管齐下

1)原语跟述练习(影子练习)(Shadowing):本着循序渐进、由易入难的原则,除了要求学生完成理想情况下的原语跟述练习(为期1-2周)外,我们还安排了一系列梯度变体练习,让学生学会如何有效分配注意力,如:

EVS Variation:控制学生滞后原语时间长度这一变量(Ear-Voice-Span),从短到长,长短相济,从而拓展学生大脑记忆缓冲内存(Buffer-zone),实现现场译语发布时间的灵活掌控;

Speed Variation:调节原语发布语速(原声使然或人工调节播放速度),考察学生EVS及跟述质量表现;

Accent Variation:播放各种口音的双语讲话录音,后期还可以增加难度,结合EVS和速度变量进行混合练习;

Content Variation:根据口译常见话语类型,提供叙述言语体、论证言语体、介绍言语体、礼仪性演说体、鼓动演说体和对话言语体等六类素材开展练习,同时兼顾EVS、速度和口音变量;

Subject Variation:以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科技、人口、卫生、环境、气候等为主题发布的前六类语体素材,在EVS、口音、速度等变量的参与下进行练习;

Sound Variation:又可进一步分为音质好/坏变量、音量大/小变量和男声/女声变量等几种次变体,结合之前五大变体循环练习。

2)跟述干扰练习(Shadowing with Disruption):分内干扰和外干扰两种。内干扰练习旨在训练学生同传预测能力,它的实施类似文章完形填空,即原语发布内容是不完整的,发言人有意省略某些词或词组,并用“唔”声带过,要求学生跟述时通过分析判断填入空缺项,复原原语意群。如听到“我们要坚持深化‘唔’,扩大‘唔’,加大招商引资的‘唔’,提高我国‘唔’程度,接轨‘唔’…”,学生应能还原“改革”、“开放”、“力度”、“国际化”和“世界”或与其同义的表达。

        外干扰练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运用在开展分神练习时打下的基本功,进一步适应多任务处理的同传工作模式。练习方式有:
①逻辑干扰:跟述时正写/倒写/跳写/计算数字并录音,练习结束时第一要求学生简要复述跟述内容(先单语后可逐渐过渡到译语),第二检查数字的准确性,第三通过课堂回放录音分析表述时注意力分配失当问题;
②非逻辑干扰:a) 跟述时抄写与跟述内容无关的双语文字,练毕同前作双向检查;b) 跟述同时撰写自由/命题作文(中英文均可),或默写诗词歌赋,练毕检查复述和写作情况。

        该练习还有一个变体,可以让学生停止跟述,边听边朗读教师现场提供的一篇与跟述内容无关的讲稿,练毕再要求学生作两文的复述,类似于塞莱斯科维奇和勒代雷在《口译训练指南》中提到的“倒记数”法,也叫“口是心非”法。

3)重述释义加概述练习(Reformulation-based Paraphrasing & Summarization):提供给学生逻辑分明或散乱的原语视听材料,要求学生边听边使用各类截句技巧,梳理素材逻辑,理解素材内容,先用原语进行重述性释义,然后再用原语和目的语归纳语篇中心思想,提炼主要观点,完成双语大意概述。教师可以在释义概述结束后,结合文章内容提问,主/客观题、宏观/微观题均可,要求学生给出相应回答。

4)公开演说练习(Public-Speaking):该练习以课堂组织为主,要求学生事先就某一讨论专题开展资料收集和知识学习等工作,上课时让学生上台就该主题作给定时间的演讲,从5分钟到10分钟,再到15分钟,直到半小时甚至更长,不许中断,并在演讲结束后接受听众提问。此举旨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增强自信心,扩大知识面、完善认知图式结构,最终能沉着冷静、厚积薄发地就任何主题在任何时间长度内侃侃而谈,对于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译员无疑是极有好处的。该练习可以视情集中或分散开展,形式多样,不受场地器材限制,可以扩大听众覆盖面,也可结合同传基本素质模块3和4同时进行。

5)顺句视译练习(Linear Sight-Interpretation):其实学生在参加同传课程学习之前,已在第二学年接受过为期1年的专业视译训练,对视译的基本原理、练习方法、作用以及其它需要注意的问题都已有所了解,在这一阶段再次安排视译练习环节用意在于结合同传时需要大量使用的顺句驱动(Syntactic Linearity)技巧,规定视译模式,要求学生在不允许对原文句式作出重大结构调整的前提下,实现译语的完整、准确、流畅、地道、快速的发布。

6)同声传译练习(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这是所有练习分项中最吃重的部分,既是对前面五项分步技能操练效果的集中检验,也是本课程教学模式能够取得最终成功的关键一环。该练习按难度从低到高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①带稿顺句同传(Linear SI with Script):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各种顺句视译技能,结合对原语全面准确的听力理解,在多任务齐头并进的情况下,调整好心态,控制好译语发布速度,同时对争夺“加工能量”的各项任务进行动态协调,获得处理现场矛盾的最初感性认识。该阶段练习材料语速不宜过快,难度不宜过大,最重要的是学生手头的讲稿与录音稿完全一致,其实质是顺句视译+顺序听解,实现了高级视译练习向标准理想同传练习环境的顺利过渡。

②无稿同传(SI without Script):在不向学生提供讲稿,同时其它任务参数与难度系数与第一项相当的情况下的练习方式,完全移除视觉辅助环节,仅凭获得的音频信息,综合灵活运用各类同传技能,给出较为达意完整流畅的译语。训练后期可以考虑播放音视频结合的演讲文件,介绍如何通过对发言人肢体语言以及其他非语言信息的解读来提高译语发布质量的知识和技巧。

③带PPT同传(PPT-Enabled SI):充分调动同传练习室多媒体设备,模拟全真会议场景,在演讲内容文字信息呈提示性视觉发布时,综合调控各项任务参数的难度系数,要求学生作出反应。

④带稿无序同传(SI with Useless Script):一般人对此会有误解,既然带稿,那么工作难度应该不会很高,为什么反而要放在较后阶段开展呢?其实,在工作实践中,经常能碰到会议事先提供讲稿,但发言人现场抑或是念一句往外扯两句,抑或是结合自己的体会作起说明,或者索性撇开原稿,即兴发挥,边讲边想,边想边讲的情况,这时的讲稿那真是看也不是、丢也不是,处理得不好反而比无稿同传更另人恐惧,对此资深业内人士普遍具有同感,如果在这一阶段让学生通过实战演练学会把多方关系处理妥当了,那么他们对高级同传技能的掌握运用又能上一个新的台阶。

7)模拟会议及互动反馈(Mock-Conference & Interactive Feedback):在学年后期安排几次模拟会议的同传活动,或邀请某领域的专家学者作主题报告,并接受提问,全程同传;或安排学生筹备围绕某主题(如节能减排、中国崛起、转基因生物、安乐死等)开展的一次会议,落实各自角色分工,自编自导自译自评。有时甚至贴出海报,欢迎全校或社会各界的听众到会,增加会议的真实感,对学生的实战能力是一次很好的检验。教师穿插讲授会前准备(特别是文献的查找和术语表的制作)、会中合作、会后总结、团队精神、职业道德以及处理现场紧急情况等方面的知识,完成同传知识体系的最终建构。同时,还不定期邀请译界名家到校举办讲座,开展学术沙龙、周末经验分享交流会、师生“你问我答”面对面等活动活跃学习气氛,实现教学双方的良性互动,获得学习反馈,从而为完善教案,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版权所有 © 同声传译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