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热息痛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12-03-07 浏览次数: 3016

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使用最广泛也最让人感到亲切的解热镇痛药,无论感冒发烧,还是头痛关节痛,都可以请它来帮忙缓解。如今已经百年历史。它躺在每个药店的非处方货架上,获取十分方便,效果和安全性也广受信任。然而,这种亲切的药物也暗藏杀机。如果使用不当,它可能严重损害你的健康。

————

发现历史:

   在古老的中世纪时期,仅有的退热药物是一种存在于柳树树皮中的物质(一类叫作水杨酸的物质,后来导致了阿司匹林的发展)和一种存在于金鸡纳树树皮里的物质。金鸡纳树皮也是用来制造抗疟疾药物奎宁的主要原料,奎宁本身也有退热的功效。直到19世纪中后期才发展出提炼分离水扬苷和水杨酸的技术。

   1880年代以来,随着金鸡纳树日益减少,人们开始寻找其替代品。1886年科学家发明了退热冰(乙酰苯胺),1887年又发明了非那西丁(乙酰对氨苯乙醚)。1873年,Harmon Northrop Morse首先通过对p-硝基酚和冰醋酸的在锡催化下反应合成了扑热息痛,但是在二十年之内扑热息痛并没有用于医学用途。1893年,在某些服用了非那西丁的患者的尿液里发现了扑热息痛的存在,并浓缩成白色、稍有苦味的晶体。1899年扑热息痛被发现是退热冰的代谢产物,但是这些发现在当时并没有被重视。

  1946年美国止痛与镇静剂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Analgesic and Sedative Drugs)拨款给纽约市卫生局(New York City Department of Health)研究止痛剂的问题。伯纳德·布罗迪(Bernard Brodie)和朱利叶斯·爱梭罗德(Julius Axelrod)被分配研究非阿司匹林类退热剂为何产生高铁血红蛋白症(一种非致命的血液疾病)这一副作用。1948年伯纳德和爱梭罗德发现退热冰的作用归功于他的代谢产物扑热息痛,因此他们提倡使用扑热息痛替代退热冰。

   1955年,扑热息痛在美国境内上市销售,商品名泰诺(Tylenol)。1956年,500毫克一片的扑热息痛在英国境内上市销售,商品名必理通(Panadol)。1963年,扑热息痛列入英国药典,并因其较小的副作用和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而流行开来。

—————

最熟悉的药物伤你最深

   扑热息痛一直是药源性肝损伤的常见原因。一项在美国家医院进行的研究显示,在调查期间记录的662个急性肝损伤病例中,有42%都与对扑热息痛有关,其中,有将近一半都是由不小心用药过量导致的。

   扑热息痛在体内是经肝脏代谢,代谢的中间产物N-乙酰对苯醌亚胺具有毒性。在正常剂量下,肝脏内的解毒物质谷胱甘肽可以对付这种有毒的代谢产物。而如果剂量过大,产生的有毒物质太多,体内的解毒物质就不够用了,这时肝脏就会受到损伤。扑热息痛短期服用过量即可以造成急性肝损伤。虽然有解毒药乙酰半胱氨酸可用,但损伤严重时仍可引起肝衰竭甚至死亡。

    扑热息痛并不是对肝脏毒性最大的药物,在正确使用时安全性也很好,为什么总会引起肝损伤?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们太容易接触到这种药物,却又对它的潜在风险没有足够的警惕

    扑热息痛是最常见的解热镇痛药成分,在许多感冒药、退烧药和止痛药中都有它的身影,比如白加黑、感冒灵、必理通等等。这些药品大多是非处方药,很容易买到,而且又冠有不同的商品名,容易让人忽略它们含有相同的成分这一事实。如果一个人同时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例如同时使用两种感冒药,或吃退烧药的同时又吃了止痛药,就很容易导致过量中毒。

    扑热息痛的作用是缓解症状,因此大家一般会按需要使用。比如,发烧或疼痛时会用上一次,如果没有好转就再用一次,却容易忽略服药间隔和每日最大用药次数的限制。根据说明书,该药两次服用之间至少要间隔4-6小时,一天最多只能用4次。如果对此不加注意,症状又一直没有好转,一来二去就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吃下超过安全用量的药物。

    除此之外,儿童可承受的剂量比***,如果给孩子吃成人的感冒药、退烧药,可能导致用药过量。即使是儿童专用的剂型,也有不同年龄段的差异。例如用滴管给药的滴剂,说明书上只写出了12岁以下的剂量计算方法,如果把这种药剂给12岁以上的儿童服用,并且只凭感觉增加剂量,也有可能导致剂量过大。

    为防止扑热息痛过量中毒,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等管理机构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在所有含有该成分的药品包装上进行统一标示,缩减单盒包装的药品量等,但在国内,相关措施仍非常不完善。

    不过,普通消费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远离扑热息痛过量的危险:

   1.用药前阅读药品说明书中的“成分”一项,确保最多只使用一种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药物。

   2.留意中成药。不少治疗感冒的中成药中都含有西药成分(包括扑热息痛),从药品名称中往往难以辨别,但说明书的“成分”项中会有标明。

   3.感冒药只需用一种,且不应与退烧药同用。

   4.两次用药间至少要间隔4小时,一天最多只能服用4次。如果症状不好转要及时求助于医生。

   5.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儿童剂型,并严格按说明书选择剂量。如果孩子的年龄超过了说明书中的剂量计算公式中的年龄范围,则不能按该公式计算剂量。

   6.用药期间不要饮酒,酒精会增加药物伤肝的可能。

————

“退烧药致血癌”究竟有多可怕

   前阵子不少媒体都报道了这样一条新闻,研究表明,长期使用解热镇痛药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可增加患血癌的风险。扑热息痛,正是我们所熟悉的感冒药、退烧药、止痛药中的主要成分。这不禁使人担忧,增加癌症风险,不就说明这药很危险吗,以后是不是退烧药也不能用了?

   要想解答这个问题,需要弄清两件事情:第一,扑热息痛致血癌的风险是否真的存在;第二,如果存在,这个风险究竟有多大。

   此前,科学家们已经进行了若干有关扑热息痛和其他解热镇痛药与血液系统癌症关联的研究。一些研究显示出了长期使用扑热息痛增加白血病、霍奇金淋巴瘤等血液系统癌症的迹象,另一些则认为这种影响微乎其微。结论有分歧,再加上研究本身的一些局限性,此事在学术界一直没有定论。

   此次新闻报道的是一项刚刚公布的大型回顾性研究,研究纳入了6万多名受试者,样本量足够大,研究方法也是广受认可的,因此结果较为可信。研究结果显示,在每周使用扑热息痛4天以上,且使用超过4年的人群中,血癌的总发生率有显著增加,与不使用药物的人群相比风险增加可达近两倍。这项研究为扑热息痛增加血癌风险添加了有力的新证,可以说这种风险极有可能存在。不过,最终确定结论还需要更多深入的研究。

   那么,这个风险又究竟有多大呢?首先大家应该注意的是,在研究的结论中,只有长期频繁使用扑热息痛(每周>4天,且使用>4年)才会显著增加血癌风险,而如果只是临时使用几次,风险并没有增加。而且,长期大量使用扑热息痛虽然使患血癌的风险翻了两倍,但血癌的绝对发生频率并没有增加太多。各种血液系统癌症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大多在十万分之几,在此基础上加倍,发生率至多是十万分之十几,离“吃药就会得癌症”还差的很远。

   也就是说,扑热息痛导致血癌的风险确实存在,但并不像大家想象得那么可怕。扑热息痛只有在长期大量使用的时候才会造成发生血癌的几率上升,而且上升幅度不大。只要避免长期使用,这种陪伴我们多年的药物依然很安全。

   其实,即使不考虑血癌的问题,长期使用解热镇痛药也会带来不少健康问题,比如消化道溃疡、肾病、肝脏损伤等等。因此,对这类药物切不可过分依赖。如果用药之后发热或疼痛仍不好转,或者反复发作,就应该及时到医院针对病因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