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牛》观感
作者:     更新日期: 2013-03-25     访问次数: 59

一个人,一头牛,成就了一部抗日战争的全部。没有恢弘的战争场面,没有史诗般的英雄人物,亦没有同仇敌忾的杀敌精神,《斗牛》里有的只是一个在那个时代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老实巴交的农民牛二,守着一张八路军留下的字据,千辛万苦地保护一头将来要给部队提供营养的奶牛。就如其宣传海报下端那行小字:鬼子来了,一个人在战斗。

初看该影片时,我并未如此喜欢,那时的我对其毫无感觉,甚至还挑剔出很多“蹩脚”的地方。比如就表达来说,这部影片乍看之下有很多不合常理之处,如牛二被日本士兵刺中,自己抹了点药粉在雪地里睡了一夜(或N夜)之后竟然奇迹般地生龙活虎了,又如奶牛爬上悬崖峭壁寻到牛二。在此牛二的好运和奶牛的灵性简直好到让人咂舌的地步。但之后了解到这是一部喜剧片,也就释然了。在喜剧片中,偶然的戏剧性效果和荒诞是不会被质疑的,它们反而是打造喜剧电影的必要手段。

之后又欣赏了很多展现抗日战争中人们悲惨命运的影片,如《南京南京》《拉贝日记》《金陵十三钗》等。它们直接展示战争中人们的苦难,尤其是女性的受难,血腥而残忍。每次看完之后,心里总会难受好久,但难受是一个短暂性的东西,也许我今天难受得吃不下饭,明天就全部遗忘。电影带给大家的应该是更为深入的思考,而不仅是难受和“勿忘国耻”四字。有了对比,喜好就随之而来了,相比《南京南京》中那些直接的受难展示,我更喜欢《斗牛》中那见证九儿受难的银手镯,人性化地不去再现,不仅不会给人以心酸之感,对受难方造成二次伤害,还会显得耐人寻味,引发观众深入思考。有时候我会想,既然直接受难展示和人性化不再现的间接展示都是为了引发观众的某种思考,那我们为什么不选择低成本、小伤害的后者呢?

《斗牛》还有一个让我影响深刻的点,那就是闪回手法的运用,闪回是打造高概念电影的必备手段,让我们有一种穿越时空之感。《斗牛》一直在闪回,闪回是光棍牛二和寡妇九儿爱情的过去进行时。这些闪回将悲凉残酷的现实空间切割得支离破碎,但牛二与牛之间的依恋是一条被不断加深的感情线,也正是因为这些关于爱情的闪回的不断积累,我们才会最终认同于奶牛身上那些被导演所寄予的来自农民牛二的碎梦情缘。影片中,牛二将银手镯戴到了奶牛的鼻子上,此时的奶牛对于牛二而言不再是一头牲畜,而是一个战友,甚至是其恋人九儿。而且到了后半部分,现实空间的叙事会反过来作用于闪回空间,一段注定了在即将到来的炮火中灰飞烟灭的爱情被表现得越美好,其背后的凄凉与无奈便越彻骨。

《斗牛》展现是一场民间抗战,尽管这场抗战是牛二在看到竿上人头后被迫发起的一个人的战斗。其文本表现不再是政府与政府间抗战的宏达叙述,而是集中表现战争是如何落到牛二这些不知名的老百姓身上的。在这场大苦大难中,命途多舛的牛二,幸运而苟延残喘地活着,身上甩也甩不掉的霉运夹杂着黑色幽默,一次次触动我们的心弦。在牛二模仿日本砍头仪式要用铡刀砍下日本士兵的头颅时,士兵拿出了自己的家庭合照,此时两个语言不通的人源于共通的人性神奇地听懂了对方的话语。之后牛二说了一段话:“就恁有亲人,俺们就没有了?二婶还大着肚子,硬是让你们给挑了……”这一段朴实的话,其力量却不会亚于一段反战宣言。在短短两分多钟内,作为观众的我们,从看到牛二搞笑模仿的大笑转到见到日本士兵合照的深思,最后听到牛二宣言的热泪盈眶,心情跌宕起伏,真正体味了一番“笑中流泪”的复杂滋味。

虽然影片陌生化的处理让我很是喜欢,但有些细节的处理我认为并不是陌生化处理的需要,而是导演的失误,是影片硬伤。如牛二被刺后躺在了积雪的岩石上,众所周知,薄雪受到体温的长期影响是会融化的,可牛二第二天醒来时,其身下白花花的雪和周围无异。这是薄雪,又不是盐,岂有经过一晚人体温的加热而不融的道理?即使不融化,也应和周围的雪有些区别。故我认为这是细节处理的不当。但这个小细节无伤大雅,并不影响整个影片的观感。

以上便是学生对《斗牛》这部影片的观感。虽然老师说将课堂展示的讲稿整理一部分即可,但学生认为课堂讲稿是参考了很多文献、经过很多修饰得来的,不如这个观感来得真实。且课堂展示中,我负责的是《风声》的亮点,学生认为这实在是没有什么可说的,且因本人甚是喜欢《斗牛》这部影片,故写作了这篇影评。若有不足之处,敬请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