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者和殉道者的精神——《张纯如——南京大屠杀》影评
作者:     更新日期: 2013-03-03     访问次数: 150

    电影 《张纯如——南京大屠杀》改编自美籍华人作家张纯如的英文历史著作《南京浩劫》。《南京浩劫》是第一部向美国读者全面揭露南京大屠杀罪恶的英文著作。不满30岁的张纯如以奔波大洋两岸采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家中亲人的亲身经历和深厚的英文写作功底,完成了这部有别于枯燥历史著作的生动纪实文学作品。而影片不仅真实展现张纯如在探索历史黑暗旅程的全部过程和内心感受,而且结合大量珍贵史料与幸存者口述,运用时空交错的拍摄手法,揭开了一幕幕历史真相,见证了那一场惨绝人寰的暴行。

在这部电影中值得观影者关注的,除了运用口述历史的方式为观众展现尽可能贴近历史真实影像的手法,给观众带来的心灵震撼和反思外,还有一点就是张纯如在影片中,或者说是在整个黑暗旅途中的身份。

首先,同哈金、严歌苓等大屠杀题材作品的作者一样,张纯如是一名旅美作家。具有双重文化身份的写作者在异国异域文化旅行过程中的身份定位与文化错位之间的迷惘、作家的自我放逐和被放逐后的失地感、无地感以及新地陌生感会激发出作者内在的离散彷徨。阿多诺将距离与隔阂作为产生批判性真知灼见的前提。既然住所已经消失,那么就只能在写作中寻找归宿。这种身份定位也为张纯如的创造提供了动机和条件。整部电影中,导演所再现的张纯如主要是以一名拯救者的形象示人。无论是不分昼夜的工作、采访幸存者;还是不辞劳苦的奔走演讲、辩论,她的目的都是为了成为那些失语者的声音,完成对他们的拯救,同时也是对自己内心的拯救。在最后张纯如的演讲中,特别提到了个人的力量。这与她在美国长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她相信个人的力量可以改变世界,于是她才会如此努力的想要拯救世界。同时对他者的拯救不仅体现在重述他们的故事,使世界了解历史上,同时也体现在她对幸存者现状的关注上。在影片中,导演特意安排了张纯如对幸存者生存现状的看法的录音,并且她积极为这些人争取权利。表现她作为一名人权斗士的彻底性。

但是还有一个隐性的身份,是张作为一名殉道者的方面。人道主义精神是许多人都具备的,但是能像张纯如一样将这种精神刻入骨髓,融入血肉,贯彻的如此彻底,即使丢弃性命也不能将这种精神抛弃的人的却屈指可数。这正是张纯如作为一名殉道者的体现。

从电影中看,张纯如的丈夫没有出现过一次。虽然书中还少许的提到过他,但电影却没有。在整部影片里,张纯如与小家庭的关系只是若即若离,真要细究起来,她与父母(大家庭)的关系反倒显得更紧密些——有的评论者把这种女儿的身份也直接投射为张对中华民族的儿女这一宏大的身份认同感。也就是说,单从影片文本看来,这完全是一首女性意图拯救女性、但女性拯救者最后又以身殉道的凄美悲歌。

从《张纯如》影片来看,张纯如只是一个近乎疯狂的历史研究者和作家的身份(同时,她的无根漂泊状态意外的反讽了她的中国裔出身),当然她的女性敏感也让观众们对张纯如的不幸有了更多的关怀。在影片的末尾,张纯如身着一袭白色长裙伫立在黄昏沙滩上的场景,展现了她作为一名斗士之外作为女性较为柔弱的一种形象。

从这一角度看,影片似乎也有一层不应该把民族苦难全部压在一个女子身上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