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学评价  本课程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相比所处的水平
本课程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相比所处的水平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开设了排球课程,但像复旦这样做到排球课程建设、教学管理、教学方法等如此科学化和精细化的还是非常少见。

1、“第二课堂”教学模式。

排球教学团队注重学生课外练习、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主动参与程度。特别与校排球社团合作开展各类排球比赛,如“新生杯”、“院系杯”和“四加二男女混合排球赛”等等,排球比赛在复旦校园中开展的有声有色。同时在这些比赛中还会允许一到两名复旦校队男女排球队员穿插到自己的院系队伍中,使比赛更为激烈。

 

2、本课程有一支良好学术素养的师资队伍。排球教学团队中有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1人、助教1人;50岁以上6人、40-502人、36岁以下1人,老中青搭配,年龄结构合理。5人分别带训校男女排球队参加全国排球甲级联赛,全部教师参与校排球协会及上海市阳光大联赛工作。团队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组全体教师承担着我校排球的教学、训练、科研、竞赛、裁判等任务。

 

3、本课程教师具有很强的工作责任心和凝聚力,具有良好的教学管理制度。

排球教学团队定期举行教学研讨会(每月1次),研究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在各个学校比赛前、中、后有前期筹备会,中间的联系会和最后的总结会,寻找更新的模式,探讨改良方案,目的在于提高学校积极性和更加贴合目前主流形式。

 

4、既有良好的教学理念又要关注教学细节。

排球课程的教学内容遵循健身性、实效性、发展性、科学性、可接受性的原则,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即考虑学习内容难易程度区别,使学生在充分体验排球运动乐趣的同时,较好掌握基本的技战术、临场比赛能力、竞赛规则和裁判执法能力等,使所学内容为学生所用,便于学生根据自身的要求在课外自学、自练。

 

5、教学条件优越,为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977年在复旦大学枫林校区建设排球场地6片;2000年在复旦大学南校区建设排球场地10片;2005年在复旦大学本部建设排球场地9片,张江校区2片;2008年在江湾校区建设排球场。我们建立了内容充分、理念先进的排球课程网站,建立了完备的多媒体教室。

6、一个教学团队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多的成果,这在国内体育课程中是不多见的。

2005年,排球课程成为首批复旦大学校级体育精品课程。我们认为复旦排球课程在师资力量、课程建设成果、教学管理、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在国内同类课程中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版权所有 © 复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