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若干思考

2010-04-06

 

 

关于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若干思考

复旦大学中文系    谢金良

 

20058月,复旦大学在大陆高校中率先成立复旦学院,以实施本科生通识教育为目标,开始了崭新教学体制的重要一步。20068月,复旦学院首次推出了50门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引起了校内师生和社会舆论的极大关注。笔者有幸担任了其中一门核心课程“《周易》与中华审美文化”的主讲教师,所以对刚刚接触不久的通识教育也就有了一些体会和思考。在此,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心得发表一些粗浅的想法,以就正于大方之家。

 

一、本科教育必须以通识教育为基础

 

     我国高等院校的本科教育,仍然是以科学基础知识的教育和传播为主。值得追问的是,什么是科学知识呢?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是见仁见智的。按目前国际学术界的惯例,所谓的科学大致可区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是一门人类为改造和征服自然而不断探求新知的学问,具体的学科分布诸如物理、化学、数学等;社会科学则是一门人类为改变和发展自身而不断探研新规的学问,诸如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等;而人文科学则是一门人类为争取和获得精神自由而不断开拓境界的学问,诸如哲学、史学、文学等。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体制问题,中小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主要偏重自然科学知识(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这种偏向并不明显;但在高中阶段,由于文理科的分离,学生接受的内容就有了明显的偏向),导致许多学生日益缺乏人文科学精神的素养。这也是目前本科教育必须开始面向通识教育的主要原因。

     科学知识的教育,归根结底就是要让人们能用科学的头脑武装自己以摆脱愚昧、无知、迷信等落后思想观念的束缚,从而过上更加幸福、自由、快乐的生活。但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中所蕴涵的都是科学的知识与思维,究竟该以何种科学知识来武装我们的头脑呢?笔者认为,不管是对于人类,还是我们自身,这三种科学知识都是不可缺少的。试论之,如果我们缺乏自然科学知识,就无法抵御各种天灾和疾病的侵扰,无法改善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就会更多地受制于自然环境而失去许多高科技时代人人可以共享的“自由”;如果我们缺乏社会科学知识,就无法避免各种人祸和人为的侵害,无法稳定人类的日常生活秩序,也就会更多地受制于人为因素而失去许多和平发展时代人人可分享的“自由”;如果我们缺乏人文科学知识,就无法发现并纠正自身心理和行为的偏差,无法获得自身的幸福快乐生活,也就会更多地受制于个人欲望而失去许多不受外界干扰的独自分享的“自由”。换句话说,自然科学可以帮助我们克制自然而获得享受和超越物质的自由,社会科学可以通过规则制约大众而帮助我们获得计划和开展行动的自由,而人文科学则是可以引导我们如何在不借助或不接受任何外力的情况下获得心灵和精神世界的自由。因此,从现实的意义上说,科学教育就是自由教育。本科教育,也就是自由教育的重要阶段。

     话说回来,所谓的通识教育,亦称为自由教育、公民教育、博雅教育。关于通识教育的历史由来和演变,论者颇多,此不参与讨论。就从通识教育在海外和大陆的不同称呼中,我们可以比较明确地认定通识教育实际上是以人文科学教育为基础的,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人文科学教育。因为,所谓的自由教育,就是要把学生教育成可以自己自由生活或生活自由自在的人;所谓公民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合格的公民;所谓博雅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素养的人。总起来看,尽管名称有别,无非都立足于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对人类有用的人。学会做人,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做人,做一个为人类作贡献的好人,即使拥有再渊博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即使是绝顶的聪明睿智之人,只能给人类带来危害和灾难。明于此,我们就知道大学本科教育必须以人文科学教育为基础,也就是必须以通识教育为基础。这不仅对于人类,而且对于每一个体本身的生存与发展,都是有着现实而深远意义的。

 

 

二、通识教育是培养人文精神的素质教育

 

     当代中国教育体制问题,可以说是不断改革变化,又不断引发争议的。这说明中国政府对教育是日益重视的,也说明中国的教育总体上还是处于起步阶段,仍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回顾近十几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目标,虽然教育观念上已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但在教育模式上仍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从某种意义上说,应试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是有利有弊,不但有严格的分数标准可以评估学生的优劣,而且有定期的激烈考试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甚至还可激励学生主动超前接受新知识。当然,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压力大,负担重,竞争激烈;让学生充满功利心,变得自私,变成考试的机器;书呆子,死读书,思维定势而缺乏创新力。而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利益,在我看来恰好可以弥补应试教育的不足。值得思考的是,实施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辅助,还是完全取代应试教育。这里涉及到一个认识上的关键问题。也就是应该如何理解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与联系?如果要把两者严格区分开来,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中就必须作出唯一的选择。如果这种选择只能二选一的话,我想人们无疑会是舍弃应试教育而走向素质教育;而如果这种选择可以三选一的话(即允许两者之间互相兼顾),答案应该是取两者兼顾为佳;但如果这种选择实际上是必须四选一的话(即允许两者之间互为主次兼顾),答案的选择就必须费尽心思了。究竟是以素质教育为主,还是以素质教育为辅呢?抑或是两者兼顾而不分主次轻重?从理想上看,能够不分主次是很好的,但这在教育实践上无疑是行不通的,缺乏可操作性,容易失去教育的重心。至于以何种为主,我以为切不可一概而论,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从全国范围来讲,必须依照具体国情。而在目前,鉴于我国人口多、层次杂、机制乱等问题,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更有利于大部分学生的成才。我以为,已经造就过无数人才的应试教育模式,一旦得到素质教育的辅助,就能弥补许多不足而减少弊端,把学生教育成更全面合格的人才。相反,此时如果取消应试教育,或是转向以素质教育为主,势必会使许多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的动力。这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也是比较明显的,归结到一点就是当下的诱惑太多而受宠的学生也太多!

     实际上,为了避免出现选择不下的困惑,完全可以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形成新的认识——应该是更科学更客观更准确的认识。我以为,应试教育本身也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没有必要把两者划清界限,事实上也不可能把两者完全对立起来。有了如此的认识,就能对素质教育的提倡有更好的认识,就不必唾弃应试教育模式,就能自觉实现当代教育理念的合理转型——全面提倡并实施以应试教育为基本模式的素质教育。否则,我们的教育管理者和工作者们,就会被不同时期提倡的新名词所迷惑,喜新厌旧,混淆是非,无所适从,甚至是盲目割断传统教育的成就与经验,企图超越学校教育的现实与目标。因此,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理解素质教育,使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更加明确,让素质教育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

      当我们还在纠缠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问题时,“通识教育”这一崭新的提法又出现了。也许,我们仍然会去追问一个问题:是素质教育好呢?还是通识教育更好呢?在我看来,这个问题与刚才所谈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问题,基本上是类似的。关键还是在于我们的认识角度和深度。就名称而言,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是没有根本联系的。而实际上,通识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是培养人文精神的素质教育。要理解这个道理,除了对通识教育的理念、目标、意义等有足够的了解外,对素质教育的真实含义更要有全面充分的理解。所谓的素质,具有相当的广泛性和时代性。这决定了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教育——素质教育,不能只局限于某些方面素质的提高,而应该具有一定的全面性和针对性。当下提倡的通识教育,既是针对目前中小学教育存在的弊端提出的,也是针对大学教育如何把学生培养成真正合格的人才提出的。而文理学科的偏废和应试教育的锢蔽所造成当代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就是中小学教育的主要弊端,也是大学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主要难题。明于此,我们就懂得如何对症下药,也就明白提倡通识教育的原因和目的,也就能更加准确地践行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更好地培育当代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探求新知的思维方法。否则,我们仍然会把通识教育误以为是各种知识的全面教育,把通识教育看成是素质教育之外的更高形式的教育。殊不知,通识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而且是以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为主的素质教育。

     进而论之,如果通识教育的确是以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为主的素质教育,那么通识教育的方式、内容、过程、评估等就有了比较具体的指导方向。对此,复旦学院已经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收效良好,可资借鉴。当然,也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和不断完善的。我想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如何理解通识教育的理念。只有在师生都能理解通识教育的前提下,通识教育的未来才有硕果累累的丰收,才有持续前进的希望。至于操作上的细节问题,在现有的基础上都是比较容易迎刃而解的。

 

三、大学教育应该始终推行通识教育模式

 

目前我国大陆高校的大学教育是多层次的,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其中,专科教育主要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如教师、警察、建筑等职业的教育;本科教育虽然也涉及了各行各业的人才教育,但主要是以基础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分为硕士博士两个阶段——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比较倾向于专业基础知识的充实和专业研究方法的训练,而博士研究生的教育则更倾向于专业研究能力的提高和专业研究成果的创新。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网络教育、成人教育、函授教育、进修教育等方式,在培养各个不同学历层次的人才。纵观十几年来我国高校办学的多样性,确实更好地满足了更多人渴求新知识、追求高学历的愿望,也使高校的办学模式趋于复杂化。尽管模式复杂,但大体上都与择业和就业分不开。简单地说,如果说我国的中小学教育都以升学率为主导而导致应试教育使大部分学生人文精神缺失,那么我国的大学教育则是都以就业率为主导而引致大学生过分注重专业素质教育而日益功利化。可以说,当前我国大学教育的主要问题,不仅仅是如何提高学生专业竞争力和毕业就业率的难题,而且还要全面考虑学生除专业教育和研究以外的许多问题,诸如思想道德教育、人文主义教育、创新研究教育等。否则,未来大学生的思想将会变得越来越不健全,心理也会越来越不健康,容易沦为职业的工具和金钱的奴隶,难以承担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重任。可见,从长远的眼光看,目前我国大学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势必影响到下一代接班人才的健康成长,自然也就会影响到整个国家未来的健康发展。

大学教育是一项复杂系统的人才工程。大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各种社会的急需人才和后备人才,而更重要的是要不断扩大受教育者的数量,并不断提高教育的质量,从而不断提高全民的素质,为造就更加繁荣、富强、和谐的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一言以蔽之,大学教育就应该是大学生学会自力更生、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服务社会、善待万物等有利于人类进步与发展的教育。于此,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是:在不影响大学生毕业就业率和成才率的前提下,如何把大学教育中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培养成真正优秀的人才?当然,如何培养的问题,关键还在于如何正确理解什么才是真正优秀的人才?所谓“真正优秀的人才”,是难以准确定义的,只能作大致的把握和理解。依我看,对于我国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总体上就是需要专业技术“真”而且思想品德“正”的人才。以往所谓的“又红又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提法,尽管缺乏当前的时代性特征,但仍是优秀人才所应具备的要件之一。明于此,我们就应该加紧改进目前大学教育偏重专业技术教育和科技成果创新的做法,逐步推进以实施通识教育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和手段,造就更多真正优秀的人才。

而从目前大陆大学教育的现状来看,能够意识到通识教育之重要性的高校,为数并不多。目前已开始逐步推行通识教育的高校,据我所知主要是几首备受国人关注的名牌重点大学而已,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其中,复旦大学在实施本科通识教育方面,决心和力度是有目共睹的,应该说是相当大的。但是,仍遇到许多急需解决的难题。在我看来,这些难题的症结并不是在于政府是否支持、社会是否关心、学校是否重视、师生是否拥护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因为这些在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实践中都是得到积极的肯定),而在于通识教育机制是否完善、理念是否合适、模式是否创新、手段是否先进、成效是否显著等内在因素的制约。而从总的来看,如果通识教育的实施只停留在大学本科一年级或二年级阶段,如果通识教育的理念和模式只局限于某些脱胎于综合选修课程的核心课程中,如果通识教育的手段仅凭借于多媒体教学课件和仪器的展示演播中,如果通识教育的成效只满足于大学新生而忽略老生和研究生在进入社会之前的成才教育,那么通识教育就有可能招致许多质疑,逐渐失去面向全国推行的可能性和重要性。果真如此,我们将失去一次改进大学教育的良好机会,我们的大学教育将因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而举步维艰,更可怕的是会给未来社会的稳定发展带来许多意料之外的负面影响。

何以如此?不妨简单谈谈我的看法。如果说通识教育是以培养人文精神为主的素质教育,那么人文精神的培育就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必须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是一门或几门重要的选修课程能解决的,必须是与专业基础课程、学识拓展课程、思想品德课程等有机结合才能逐步达到的;不可能是各种科学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必须是学习与实践结合、言论与行为统一的综合成果;不可能是单纯依靠自学自悟自得,必须是有榜样的教导、明师的引导、良知的发现等;……从这些角度看,大学教育只有始终推行通识教育的模式,才能解决当代乃至未来大学生容易在市场经济社会浪潮中缺失人文精神和理想方向的普遍问题,才能使更多通过发奋读书进入大学门槛的青年能最终成为真正优秀的人才进入社会,造福社会!对于“始终”,可以作多方面的理解:一是从专科开始到博士研究生的整个大学教育都应该提倡通识教育;二是从教育的内容到形式都应该贯穿通识教育的理念;三是从教育的管理者到教师、学生乃至社会各界等都应该明确理解通识教育的意义。要做到“始终”,恐怕是很难的,但惟有如此才是大学教育的根本出路!因此,我热切期待通识教育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和推行,期待通识教育能得到人们的客观认识和实施。

 

 

 

【关闭窗口】